专题十二作文升格之结构精巧【中考凝眸】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无疑就是文章的“骨骼”了――失去了健壮坚实、功能齐全的骨骼,血肉无所依附,灵魂无处寄托。
如果你疏于配齐、锻炼文章的“骨骼”,就会大大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考场作文中,在结构方面的容易问题主要有:一是撇开中心,横生枝节。
常常是围绕一个中心写着写着,中途岔出别的话题。
这样的文章,从内容上看,多数表现为离题;从结构上看,则是文章线索分散,笔力分散;二是恣意妄为,逻辑混乱。
事先没有通盘考虑,写一段想一段,写到哪算到哪,不尊重客观事物固有的逻辑(即它们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导致言之无序,思路缺乏条理性。
阅卷老师说,这样的作文基本上都会被打入四类文、五类文之中去;三是层次不清,分段失当。
表现为层次和层次之间内容杂糅交错,在某一个段里硬将几层意思塞进来,以致破坏了段意的单一性、内容的完整性和容量的适度感。
有心的中考阅卷老师曾做过统计,大约有19.5%的同学分段上都存在段落太长或者过细、内容杂糅等问题。
四是缺乏过渡,忽视照应。
表现为内容转换过程中不会用过渡性语句,前面提到的问题在后面没有着落,后面出现的内容不见前面有铺垫。
这样一来,即使文章内容不错、语言不错,也会因为结构上的不严谨而降入二类文的行列。
五是剪裁不当,头重脚轻。
表现为主次不分,平均使用力量,或者是开头浓墨重彩,后面无尾而止(主要是因为不善于安排答题时间而没有时间写完留下的遗憾)。
由于详略处理不当,文章的结构不美暂且不说,还对主题的表达带来直接的影响:中心不突出,有偏差。
造成结构松散和混乱的原因,或者是作者的思路没有理清;或者是没有做到围绕表达主题的需要,对文章作出通盘的考虑;或者是行文方面着力不准。
【实用技法】下列方法,可用来实现文章结构的快速升级:面对着复杂的事情、繁多的内容,最有效的莫过于用一条线索把有关材料贯穿起来,使之浑然一体。
这个线索,可以是人(如《孔已己》中的“我”,即小伙计),可以是物(如《小橘灯》中的小橘灯),可以是中心事件(如《驿路梨花》中的打听小屋主人是谁),还可以是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等等。
包括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分总等方式,它们的最大好处是总提明确,分述到位,各得其所。
这种结构方法,纲目清晰,中心突出。
欲说其美,先写其不美;欲说其不美,先写其美,这种以进为退的结构方式,叫做抑扬转换。
运用得当,情节因此跌宕起伏,人物因此形象丰满,主题因此深刻突出。
以提问和作答来组成文章的结构,新鲜别致。
其中的“问”,实际是作者的设问,组成文章的纲目;其中的“答”,就是文章的主体。
可以设计成互问互答,也可以设计成自问自答。
除开头结尾之外用三个大的段落作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围绕一个主题将几件事或某件事的几个侧面并列或交错展开,这种横向并列式的结构方法,就是“三江并流法”。
注意:“三水”或者来自同一个源头,或者汇向同一个大流,或者中间交叉相会。
我们熟知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这种方法运用的代表作。
以一个与文章主题表达密切相关的句子作为基本结构素材,然后采用相似句型或段落的不断反复,形成全文结构的主体框架。
这种方法,多用于散文、议论文和诗歌之中(比如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有利于展现事物的层次,加强文章的气势,增强文章的鼓动性和感染力。
写人叙事时有张有弛,有起有伏,一波三折,以吸引读者。
或是悬念设疑法,误会兴波法,或是蓄势陡转法,抑扬生变法,从而激发起读者“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的阅读快感。
开头可以采用欲扬先抑、妙言感悟、直抒胸臆等方法,形成一股气势,把后面的内容带动起来。
结尾可以运用呼应开头、交代结局、陡转立止写景蕴情、启发鼓励等方法。
不论哪种方法,都要力求用得自然、精巧、含蓄、有力,为文章配上一个“豹尾”。
【优秀例文提纲】布局之美:创新结构之一:标题引领例作:复习生活剪影开头(略)睡梦里的钟声清晨,一阵闹钟声惊醒迷蒙的梦幻,我一骨碌坐起来。
揉揉眼睛,翻开第六册英语背起来……考试课上的鼾声数学考试课,同学们埋头做题。
突然,课堂上传来鼾声。
只见李平的头歪在数学卷上,睡的又香又甜……晚自习的掌声晚自习,语文老师神秘地说:“今天晚上,我让你们写毕业赠言,给你们一段自由掌握的时间。
”于是掌声响起……结尾(略)创新结构之二:美句导航例作:我爱我的乐园开头(略)我爱我的乐园,她是我幸福成长的摇篮。
小时候,我和爷爷还有伙伴们常在那儿玩耍,在那儿,我一天天长大……我爱我的乐园,她是我消除疲劳的驿站。
初三了,繁重的课业负担之余,踏进我的乐园,我重又轻装上阵……我爱我的乐园,她是我回避烦忧的港湾。
一次统考,我心情沮丧,来到乐园,我又坚毅地站起来……结尾(略)创新结构之三:妙语作结例作:开头(略)……场景事件(略)妈妈的唠叨,让我懂得: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只有辛勤的劳动才能换来最真诚的回报。
……场景事件(略)妈妈的唠叨,让我懂得: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学会孝顺。
……场景事件(略)妈妈的唠叨,让我懂得:一个人不可以没有诚信,诚信是做人之本。
结尾(略)创新结构之四:首尾呼应例文:带着微笑出发(开头、结尾、首尾呼应)微笑是彩虹,在阳光下折射出七色光芒;微笑是花朵,在绿叶中闪现着美丽;微笑是种子,在土壤中萌发出嫩绿新芽。
带着微笑出发,快乐自己,愉悦自己。
小学的时候,我的语文成绩还算可以,每次也能拿90分以上。
可是,有一次,我的语文竟然考了78分,我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
但这鲜红的分数总是时不时地刺痛我的眼睛,让我不敢睁开眼,甚至怀疑自己的真实水平。
第二次考试来临了,我仍然没有起色,反而只考了75分,我灰心了,失望了,整日闷闷不乐,愁眉不展。
妈妈看见我这个样子,既心疼又着急,她问我:“你这几次考试怎么总是考得这样差啊?什么原因?我闷着头,一声不吃。
妈妈又说:你干嘛对自己失去信心呢?你又不是老是考这么多分数,只是偶尔一二次,难道这样就将你打败了?振作起来,重新找回自信,妈妈相信你是可以的。
”我的眼泪在一滴一滴地往下淌。
我又重新找回自信了,笑容也挂在了我的脸上,我又变得开朗了。
从那次以后,我也不再给自己施加压力了,放松心态,每天都用灿烂的微笑去迎接。
第三次考试来了,我又考回了90分内,我很高兴。
第四、第五……我又保持了原来的水平,我微笑了,笑得很自信。
妈妈看见我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很开心,自豪地对我说:“我就说嘛!”带着微笑出发吧!拔开乌云,可以看见七色的彩虹;拔开绿叶,可以看见美丽的花朵;拔开泥土,可以看见萌芽的种子,我微笑,我自信!创新结构之五:提示段式例文:带着微笑出发(提示段)在家里,每天清晨,我带着母亲的微笑出发。
每天清晨,我去上学,母亲总是用期待的微笑送我出门,直到我消失在村头的拐弯处……夕阳西下,百鸟归巢,我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满载而归。
母亲仍是在家门口微笑着迎接我。
母亲的微笑是最自然、最纯朴的。
母亲的微笑,是理解,是期待。
带着母亲的微笑出发,前进的路上将永远充满温情……在学校,我会带着老师的微笑出发。
一天,老师宣布考试成绩,而我这个一向不怕考试的所谓高手,却只得了68分。
当老师念到我的分数时,我的脸热辣辣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这样的超低水平发挥,令我自尊全无,往日的自信更是跑得无影无踪了。
我感到全班同学都在用异样的眼光盯着我,我把头埋得很低,神情懊丧。
老师走到我身边,我用眼角的余光偷偷地瞟了老师一眼,没想到,他的脸上居然写满了微笑,是老师对学生常有的微笑!老师虽然没有说一句话,可我读懂了他的微笑。
老师的微笑是对我的默默鼓励,是对我心灵的慰藉。
带着老师的微笑出发,求学路上将永远充满希望……在小区,我总能带着邻居的微笑出发。
暑假里,我家对面搬来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
平时,我见她生活起居极不方便,就每隔一天帮她买一次菜,一周帮她做一次大扫除。
每次干完活,老奶奶都对我微笑,我知道,那是老奶奶对我的夸奖。
带着邻居的微笑出发,未来的路上将永远充满温馨……微笑真好!愿生活中时时有微笑,处处有微笑!朋友,请带着微笑出发!创新结构之五:总结段式例文:支点(总结段)生活需要支点,否则,人又如何撬得动背负着的压力?初三的压力,大抵是来自于一次又一次接踵而至的大考小考吧?而对这些压力有些无助。
那次期中考前,已然是深夜,我还在焦头烂额的复习中,在练习本上笔走龙蛇,笔,在昏黄的白炽灯下拉出长长的影子。
忽然,门被轻轻推开,一杯牛奶被摆在小山般高的作业本边。
一只手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脑袋,接着便是拖鞋踩在木地板上的声音远了,直到消失。
不知多久后,停笔。
伸手一摸,那牛奶竟还是温热的。
眼睛里流淌着一分感动。
也许是老爸?也许是老妈?呵呵,不猜了,反正是一份支持。
有父母做我的支点,我还会疲倦吗?那次物理考前,我无所适从,紧张,而且慌乱。
到底该怎么复习?就是静不下来。
自己最喜欢的学科呀,要是又考砸了可怎么办呀!越想越害怕,越想越迷惘。
正当我陷在思想的黑洞中时,手机的屏幕突然亮了。
打开,上面赫然写着发件人的名字。
竟然是我的老师。
“明天就要考试了,准备得怎么样啊?呵呵,压力固然是有的,不要去怕它。
就得给你压力,就得转化为动力!一定要告诉自己:我能行。
其实初三就像天桥,望着奔来的车流,倦了,怕了,迷失方向了,不妨转身看看一件件完成了的事,心里便会清晰,便会踏实。
以你的水平,一定不会有问题,想做到顶尖,需要的是细致。
记住,放轻松去考,不要在基础和技能上减了分。
相信你一定行,老师支持你,加油!”脑海中回荡着一分感动。
迷惘,消失了。
有老师做我的支点,我还会迷失方向吗?那次体育考试前,我和她并肩跑在血红的跑道上。
八百米是我最头痛的项目,不是因为跑得不快,而是因为心理素质太差,每每跑到六百米左右就有一个词在心中起伏——放弃。
又到了六百米,我已经喘着粗气,双腿沉重。
转头看她,她也在看着我。
望着我眼中的痛苦,她认真地说:“你的身体素质,不该被一个小小的八百米所击败。
怕什么?放手去冲!突破自己!一定跟住我,不许轻言放弃!看!大家都支持你呢!”向前看去,伙伴们拉着嗓子为我加油。
“萱,加油!” “萱,别放弃!” “萱,你能行!”……喉咙里哽咽着一分感动。
“放弃”早已被抛在脑后。
终于,和她一起冲过了终点。
伙伴们冲上来和我拥抱,和我击掌。
耳边是她含笑的声音:“好样的!”有朋友们做我的支点,我还会轻言放弃吗?我的生活中,有你们大家做我的支点,还有什么困难,有什么压力,是我所撬不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