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苔丝读后感

苔丝读后感

《苔丝》读后感
《苔丝》只要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一个被误认为武士后裔的贫苦农民家的姑娘苔丝,被邀请去贵族德伯家当佣人,帮他们管理鸡舍,后德伯家不学无术的少爷亚雷将苔丝诱奸。

苔丝不能忍受,返回了家,去一个农场当挤牛奶的工人,在农场里苔丝与教士儿子安琪儿相爱。

在安琪儿与苔丝结婚的前一天晚上,苔丝把失身于安亚雷的事告诉了安琪儿,安琪儿不能忍受,出国去了西班牙。

苔丝从农场颓丧地回了家,没有得到安琪儿的一点消息,在这期间,亚雷不断想办法来帮助苔丝,亚雷骗苔丝安琪儿再也不回来了。

过了八年,安琪儿原谅了苔丝,他回来找苔丝,而而苔丝已经和亚雷同居,两人生活在一起了。

苔丝终于鼓足勇气,拿枪杀死了亚雷,跟着安琪儿走,而等待苔丝不久的,是阴森森的监狱。

《苔丝》里的环境是那么的优美,哈代描写的农场,教堂,农村的舞场……像一幅幅秀丽明净的画面,带着浓郁的田园风光,风俗味也极浓,逼真生动,让人感觉像在19世纪末的英国乡间旅游了一遭。

苔丝是一个纯洁美丽,善良能干,淳朴端庄的农家姑娘,故事要从苔丝不小心导致家里的那匹马死亡开始。

马的死亡使原本贫穷的家里雪上加霜,而被认为是武士世家认识本家,成了悲剧发生的契机。

苔丝被父母命令去亚雷家当佣人,而苔丝当时,心里极不愿意,而苔丝当时没有表示出反抗,也许是因为当时家里情况所迫,苔丝顾家,而苔丝甚至连一句不愿意去的话也没对她父母说,可见苔丝当时的思想是不成熟,反抗性极低的,是任意听从安排的。

苔丝到了亚雷家,本想在这里好好工作,好好管理鸡舍,也为家里解决一些负担,而被不学无术的贵族少爷亚雷看上。

亚雷是个吃喝嫖宿无恶不作的坏人。

在一次出游,在浓雾迷漫的树林里,亚雷终于如愿所偿,他诱奸了苔丝。

这是罪恶开始的根源,苔丝受到严重打击,怀着辛酸,失落颓丧地回了家。

苔丝终于又找到一份工作,在一个农场当挤牛奶工人。

在这优美秀丽的田园里,苔丝勤劳热情的工作和生活,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她遇上自己的真爱。

安琪儿是个教士的儿子,他英俊潇洒,精明能干,精通音乐,是管理农场的一把手,深得大家的信赖和赞赏。

在相似的人格魅力和精神追求下,在无忧无虑的的田园生活里,两人开始甜蜜的热恋。

经过一段时间,终于,安琪儿向苔丝求婚。

苔丝心里既兴奋又有些失落,她不知该不该把自己失身于亚雷德的事告诉安琪儿。

徘徊啊徘徊,她尝试写信告诉安琪儿这件事,而安琪儿没有注意到那封信。

在结婚的前一天晚上,苔丝终于把这件事告诉了安琪儿,而安琪儿不能接受。

他失望又彷徨,梦游,矛盾又痛苦。

最后安琪儿选择离开,他出国去了西班牙。

如果说亚雷使苔丝失身给她带来身心上的沉重打击,那么,安琪儿的离开不仅是悲剧的再次上演,是残酷的撕开苔丝刚刚治愈好的伤口。

苔丝忍受着这么大的打击,再次返回了家里。

而正在这时候,苔丝家里的房屋被政府收回,他们一家原本很贫困,现在又变得无家可归。

在这最困难的时候,亚雷出现了。

亚雷不断地去找苔丝,帮助她,要苔丝一家暂住他家的房子,苔丝拒绝了。

后亚雷一直暗中注视着苔丝,偷跟着苔丝到他们租房的地方。

亚雷是否转变了呢?亚雷是否变好了呢?我想是的,一个不学无术,整日吃喝嫖
赌的坏蛋,却能一直暗中默默观察帮助着苔丝,与苔丝同居直到安琪儿回来时,他应该是转变了。

而作者安排的亚雷,是贵族阶级的代表,这个改变,始终改变不了贵族的本质特性,虽然在苔丝最艰难的时期,亚雷给予苔丝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也体现了亚雷在一定程度上负责任的道义感。

而苔丝,在最苦难时亚雷的不断帮助下,却接受了亚雷,与他生活在一起。

我想,苔丝接受亚雷,是没有选择的选择,结合当时苔丝一家贫苦的境况,又被政府收回房屋,苔丝又是一个善良顾家的姑娘,亚雷又不断骗苔丝安琪儿不再回来了,苔丝接受亚雷这也是可能的事情。

然而,爱情,是世间一种伟大的感情,苔丝能因为这些而放弃自己的真爱吗?苔丝实际爱的人是安琪儿,亚雷是苔丝厌恶伤害过她的人。

这样看,又看到苔丝对爱情的摇摆,不坚定,不成熟,反抗力的弱小,而这一切都不是她能够主宰的。

相对于亚雷,作为教士阶级的代表安琪儿,他在将要与苔丝结婚最关键的时候,却放弃了苔丝。

苔丝一心一意对安琪儿,与安琪儿有过那么长时间美好真挚的一段感情,安琪儿却这样对待苔丝。

在安琪儿出国在西班牙的八年,他没有与苔丝联系过一次,更没有给予苔丝丝毫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他把自己的世界当做没有存在过苔丝这个人。

从这个意义上讲,安琪儿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

我想这除了与安琪儿自身性格缺陷有关,还与他有一名教士的父亲有关,安琪儿应深受到父亲的影响,也深受当时宗教思想、传统伦理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影响。

也就是说,当时的社会传统伦理观念、道德观念、宗教思想,扼杀了安琪儿和苔丝的爱情。

安琪儿出国八年后,他后悔与苔丝分手终于返回来找苔丝。

哪知道,苔丝已经与亚雷生活在一起。

在这时,也就是在小说的结尾处,作者给了一个出乎意料而又情理之中的结局。

苔丝终于鼓起勇气,奋起反抗,她拿手枪,枪毙了亚雷。

苔丝拉着安琪儿的手,与安琪儿逃离,她忘记世间,忘记空间,忘记一切地与安琪儿在一起,像他们在农场时那样。

两人逃到太阳神庙处,一个晚上过去了,在太阳光照耀在苔丝脸上的时候,在她睫毛上还挂着闪烁的露珠的时候,在苔丝身心疲惫近乎精神错乱,她偎依在安琪儿的怀里,喃喃的说,天亮了吗。

这时,逮捕苔丝的士兵慢慢地向他们走来。

全书看到结尾处,真的感动。

感觉苔丝先前在爱情里的徘徊挣扎,苔丝被命运摆布,苔丝的软弱,不能自主自己的命运,苔丝的矛盾行为,彷徨无助,一下子有了一个依靠。

苔丝终于从不自觉的软弱,走向勇敢,走向成熟,毅然反抗。

感觉小说前面所有所写全为结尾做铺垫,只有结尾处苔丝所作所为才最正确,最符合人的本心。

在结尾,小说主题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我想小说结尾处蕴含着多重象征意义,苔丝和安琪儿逃到太阳神殿被抓走,这与《巴黎圣母院》里艾斯美拉达逃到圣母院而当时国家规定官兵不能进入,于是艾丝美拉达暂时得救形成鲜明对比。

作者想要告诉的也许是:上帝已死,能拯救自己的只有人类自己。

这里凸显了人的难能可贵,人的精神,歌颂了伟大的人性,伟大的人文主义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