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主题班会教学设计主题班会教学设计主题班会教学设计时间:2019. 11 地点:教室班会主题:先甜后苦还是先苦后甜教学背景:90 后的高中生由于普遍家庭条件较好,生活条件优越,父母长辈不论是在生活的衣食住行还是在学习上都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使他们习惯了在顺境中生活,在面对挫折时缺乏坚韧的毅力。
现在的高中生沉浸在甜蜜的生活中或者对今后踏入社会以后要面对的苦难浑然不觉,或者在面临逆境时消极应对,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达到以下教育效果。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知道先甜后苦和先苦后甜的字面含义;2. 熟悉一些古今中外关于先甜后苦和先苦后甜的名言警句和事例;3. 辩证地理解先甜后苦和先苦后甜的深层次意义和关联。
德育目标:1. 体会先苦后甜的生活哲理;2. 认同经历逆境、坚强的信仰会使人向成功迈进;3. 形成顺境不惰、逆境不馁积极心态。
1 / 18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形成敢于挑战逆境的勇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2. 敢于面对顺境与逆境,让自己人生更加丰盛。
教学准备:1. 小型辩论会准备,主题先甜后苦还是先苦后甜2. 相关名言警句、古今中外的事例收集、整理。
教学流程:心理小测试:有一句很励志的话是这样的:不吃苦中苦,怎能人上人。
这也是许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经常教导子女的名言。
只是,时代在变迁,每个人努力的方向也不一定从开始就对了,也许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之后,确实会有一番成绩,也许心力憔悴之后,却什么也得不到。
究竟你是属于哪一种呢?你又能先苦后甜吗?一起来做个测试,答案马上知道。
如果给你们每人一条黄瓜,必须完全吃掉,黄瓜的根部是苦的,你会怎么吃?主旨:测试你是一个喜欢先甜后苦还是先苦后甜的人?估计学生的答案会有以下可能:(1)先从苦的那头开始吃,越吃越好吃。
先苦后甜,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即使面临困难也对未来充满---------------------------------------------------------------最新资料推荐------------------------------------------------------ 希望。
(2)先从甜的那头开始吃,越吃越苦。
先甜后苦,面对将要出现的困难消极逃避,眼前舒服一时且一时。
(3)先从甜的那头开始吃,把最后苦的部分扔掉。
苦的黄瓜可以轻易扔掉,但是生活中的苦难却不容逃避,要勇敢直面困难,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4)苦的和甜的两头交替着吃,用甜味综合苦味。
有灵活的思路和乐观的心态,既然必须面对生活中的苦,何不苦中作乐,积极应对。
素材 1 妈妈给了单纯跟幸福每人一条黄瓜,规定必须完全吃掉。
黄瓜根部是苦的。
单纯拿起黄瓜就吃,黄瓜的味道很不错,甜甜的脆脆的。
可是越吃越没味,遵照妈妈的规定,单纯必须把瓜吃完。
他吃呀吃呀,最后竟然是苦的,苦得他的脸都变了形,伸出舌头来直滴答苦水。
幸福的吃法就不一样了,他先吃那细细的根部,一口咬下去,很苦,他仔细地咀嚼,在苦中竟然体会到了一丝甜味。
他就这样吃着,越吃越甜,原来黄瓜这么好吃。
通过心理测试,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对待甜和苦的态3 / 18度。
1. 微型辩论会:主题你愿意先甜后苦还是先苦后甜?形式:正方和反方各四人,事先抽签决定立场。
其他学生可在辩论过程中自愿选择支持哪一方,并在自由辩论环节发言。
观点中立的学生作为评审团,进行点评和评出最佳辩手。
通过正方和反方的辩论,激发学生自己对先甜后苦还是先苦后甜辩证的认识。
辩论可用的素材 1. 苏秦是洛阳人。
洛阳是当时周天子的都城。
他很想有所作为,曾求见周天子,却没有引见之路,一气之下,变卖了家产到别的国家找出路去了。
但是他东奔西跑了好几年,也没做成官。
后来钱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
家里人看到他趿拉着草鞋,挑副破担子,一付狼狈样。
他父母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妻子坐在织机上织帛,连看也没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给他做饭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开了。
苏秦受了很大刺激,决心争一口气。
从此以后,他发愤读书,钻研兵法,天天到深夜。
有时候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虽然很疼,有时候都刺出血了,但是这样精神却来了,他就接着---------------------------------------------------------------最新资料推荐------------------------------------------------------ 读下去。
就这样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识比以前丰富多了。
2. 孙敬是汉朝信都(今冀州市) 人。
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视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
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
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
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
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
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拴在房粱上,下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
这样,每当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时,只要头一低,绳子就会猛地拽一下他的头发,一疼就会惊醒而赶走睡意。
从这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愤苦读。
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在当时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不远千里的学子,负笈担书来向他求学解疑、讨论学问。
3. 孙康自幼聪敏好学,但是家中一贫如洗,既没有上学就读的机会,甚至连在家里挤点时间学习都不可能。
5 / 18因为他白天要帮家里干活,从早晨一直到太阳落山,都没有空闲时间。
孙康并不甘心就这样服服贴贴当时间的奴隶,他觉得自己年纪轻,精力旺盛,只要有了学习的决心,总会挤出时间来的,于是,他开始利用夜间读书,可是晚上读书必须得点油灯,往往读一个晚上的书,就要用去一灯油,而家里那样困难的经济条件,一个月怎能买得起这么多灯油呢?孙康完全懂得这种困难,每当灯油烧干以后,他便静静躺在床上,在床上背书和默记书中的要领。
一年冬天,天气格外寒冷,三天两头下一场大雪。
冬夜,孙康盖着薄被正蜷缩在床上,面对着北风呼啸的窗口又在背书。
背着背着,突然发现窗口越来越明亮起来,他甚至怀疑是到了快要出太阳的时候了,等他披衣出门一看,原来是下了大雪,是白雪把窗口映亮了。
孙康心里想:既然白雪能映亮窗口,那一定也可以用积雪照着读书吧。
想到这里,他便捧起书跑到门外,一个人蹲在雪地里,借着积雪映出的微弱亮光来读。
孙康蹲在雪地里读书,虽然身上衣衫单薄,但由于他专心致志,注意力完全进入书里面去了,对于刺骨的寒风他全然不觉得,一直到了深更半夜,还在聚精会神地读着。
从这以后,只要有积雪,他就天天夜间去映雪读书。
---------------------------------------------------------------最新资料推荐------------------------------------------------------ 虽然说:穷人怕过三九天,可是孙康却盼望每年的冬天早点到来,盼望下大雪。
4.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主人, 我想读遍你家所有的书。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
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5. 名言警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6. 先甜后苦与先苦后甜有何不同指只有先经历苦难然后才能过上幸福的日子,用于鼓励人们克服困难,艰苦奋斗。
7 / 18先苦后甜包含着道家思想,苦和甜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味道,然而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相传这个词是古人从茶道中悟出来的,刚开始泡的新茶较浓,味苦,后来反复冲泡后慢慢变甜。
其中包含的哲理往往用来鼓励人们不要在意现在的艰苦而要保持乐观的态度,看到前途的光明。
反之就是先甜后苦。
3. 先苦后甜的生活哲理《白族三道茶》在云南大理生活着白族人民,他们有一套独特的待客之道,客人来时,他们将由白族最漂亮的姑娘献上三道茶,第一道:苦茶;第二道:甜茶;第三道:回味茶。
问一下同学们,白族姑娘所献的茶,为什么不是一种口味呢?这三道茶的次序,能不能在献茶时颠倒或打乱?白族为什么要将这三道茶作为迎宾的一种重要的礼仪呢?我们无意去考证一个民族的风俗,但我们能感到三道茶中无穷的哲理,在生活中,在事业上,在人生的旅途,要想获得良好的结局,有谁不是先尝到苦,然后才会获得甜?生活中的很多人,他们喜欢吃甜食,他们喜欢在舒适的环境里忘情地享乐,喜欢把属于后半生的享受提前到前半生。
而面对一点点苦楚便唉声叹气、怨天尤人。
---------------------------------------------------------------最新资料推荐------------------------------------------------------ 试想想,如果不经历先苦后甜的的过程,人生,又那来绵延不绝的回味可以去品尝!如果一个人只是贪吃甜食,而不愿尝一下苦味,到头来,虽不一定在无边的苦海中挣扎,但至少无法去真正回味人生的奋斗与成功的欢欣!同学们,我要真心诚意地为你们献上我心中的三道茶,特别对于那些朝阳似的年华,却早以暮气沉沉的同学,特别对于那些年纪轻轻,就整天牢骚满腹、叫苦连天的同学。
我要问一下,战场上的英雄,哪一个不是满身的伤痕。
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确实比较苦,但要知道,苦学犹如苦茶,饮过之后,甜茶就在后边,到时候,你才能回味无穷。
4. 先甜后苦的名人事例居里夫人女儿就是从小受到她的特殊教育,才走上了科学的道路,并获得了诺贝尔奖。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更是赞颂出生在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和熏陶而成为北宋著名词人的苏轼三父子。
顺境固然可喜,但如若贪图享受、乐在其中,易生惰性,骄奢淫逸,或会乐极生悲。
当我们身处顺境时,要时刻把握机遇、努力奋斗,并应加快步伐,向成功的彼岸迈进。
真正的智者能够在顺境中不矜不骄,且善于在顺境中累积资本,居安思危,把握时机。
人生不可能都一帆风顺,有时荆棘丛生、变幻莫测。
9 / 18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侉少伟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