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紫阳县服务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紫阳县服务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紫阳服务业大有可为——对紫阳县服务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刘杰一、紫阳服务业发展现状近年来,紫阳县服务业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催生等多种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服务业逐步成为拉动紫阳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一)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情况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GDP)达到35363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9492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3443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4280万元。

服务业发展稳中趋快,在全县GDP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2011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35.1%,同比增长16.9%。

(数据来源:紫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提要)2011年紫阳县三次产业结构与全省、全市比较分析单位:% .(数据来源:陕西省统计局网站、安康市统计信息网)从上表可以看出,紫阳县三次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一产高于全省16.98个百分点,高于全市6.33个百分点;二产低于全省15.91个百分点,低于全市1.99个百分点;三产发展低于全省1.08个百分点,低于全市4.36个百分点。

说明紫阳的经济发展虽然明显加快,但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发展空间较大,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二)我县服务业发展特点1. 传统行业仍占主导地位。

通过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建设,餐饮、住宿、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发展较快,正在向经营多元化、服务标准化、档次品牌化方向发展。

餐饮业方面,全县共有餐饮业1166户,注册资本3715万元。

其中县城以源森大酒店、丽水大酒店2家为首共有餐饮业358家,另有茶山风情、何家大院等20户农家乐和渔家乐。

住宿业方面,全县共有各类住宿市场主体123户,注册资本1859万元。

其中县城有住宿业73户,住宿企业7户,1205个床位,基本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入住需要。

批发零售业方面,共有90户企业从事批发业,355户企业、5908户个体户从事零售业。

紫阳县思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依靠- 2 -“万村千乡”和“镇超工程”两个项目企业规模迅速扩张,在全县有48个直营店和418个加盟店,并将商业触角延伸至岚皋县、旬阳县等周边县区,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

文化娱乐业方面,有KTV、酒吧10家,网吧13家,棋牌室21家,台球厅7家。

2. 现代服务业从无到有。

信息服务、广告设计、财会服务、现代物流、物业管理、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从无到有,服务外延不断扩大。

全县共有17户企业从事建筑、生产资料、运输、茶叶生产技术等信息服务。

有万沣、雅荷等23户企业从事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义山广告有限责任公司后来居上,在公交广告、视频广告投入较多,制作团队实力较强。

涉及物业管理经营范围的企业共有11户,实际从事经营的2户。

6户物流企业处于粗放经营阶段。

1户企业提供会计、企业验资方面服务。

20余家从事电子商务的网店交易量均不大。

中介公司共有7家,其中房屋中介1家,劳务派遣及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中介服务公司1家,农产品中介2家,环保咨询服务1家。

3 家律师事务所和1家“148”法律援助中心提供法律服务。

3. 旅游业快速兴起。

随着“双创”工作的深入开展和襄渝铁路二线、包茂高速建成通车,紫阳旅游市场迅速增长。

2011年,全县共接待游客52.6万人次,同比增长42.9%,旅游综合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74.8%,带动了相关“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强劲发展。

旅游业已成为拉动紫阳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

全县涉旅企业7户,其中紫阳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陕西省紫阳县民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均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

4. 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有力。

2011年完成增加值28250万元,同比增长24.0%。

医疗卫生方面,全县共有316个医疗机构988名医护人员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其中县级公立医院4个、民营1个、镇卫生院25个、村卫生室263个、诊所23个;实际床位数523张。

城镇医保参保率达99%,农村合疗参合率97%,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以基本解决。

民政救助方面,全县共有敬老院22所,集中供养率80%以上,五保老人实现老有所养。

无民营养老机构。

城乡低保实现全覆盖。

教育方面,全县共有各类学校163个,创建省级教育强镇5个、市级教育强镇10个,紫阳中学创建为省级标准化高中。

民办教育机构26个,其中民办幼儿园24个,培训机构2个。

文化方面,县文化馆和图书馆免费开放, 21个镇综合文化站和210个“农家书屋”为全县群众提供文化服务。

5. 其他服务业平稳较快发展。

2011年,金融保险业完成增加值6500元,同比增长5.0%,其中康宏小额贷款公司实现我县民营金融机构零的突破;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6500万元,同比增长14.1%。

交通运输邮电业完成增加值31950万元,同比增长9.6%。

二、制约紫阳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一)城镇化进程缓慢。

服务业发展离不开城镇化的进程,紫阳由于地理环境影响,城市规模及发展虽然近年来有了较大- 4 -的进步,但截止2011年底,我县总人口为34.2万人,城镇化率为34%,远远低于全国51%、全省47%的平均水平,从需求方面限制了服务业的发展。

(二)旅游业起步较晚。

我县旅游业呈初级发展阶段,景区散,景点小,可看可玩的东西少,硬件不硬,软件不软,导致紫阳名气在外却吸引不了太多的游客。

据县旅游部门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县接待游客52.6万人次,和周边县区横比,游客总量仍偏少,对相关要素的拉动性不强。

(三)服务业人才短缺。

由于我县对发展服务业重视不够,服务业基本处于自然发展状态,服务业人才短缺,连一般人才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大量的人才输出(2011年,我县劳务输出8.33万人)更是导致行业服务素质、服务水平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的矛盾突出。

(四)企业竞争力不强。

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娱乐、物业管理、信息技术等几乎属于空白地带,服务业内部集聚度不高,布局分散,经营主体各自为阵、各自为战,没有形成规模聚集,划行归市工作任重道远,企业发展后劲、抵御各种市场风险能力有待增强,缺乏大企业、大集团的引领。

三、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对策及建议受国家产业转移和“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加快服务业发展尤其是以知识经济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是我县实现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是增加本地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和谐和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一)加强对服务业的组织领导。

提高对服务业的重视程度,成立紫阳县发展服务业领导小组,由县工商、招商、发改、经贸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健全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协调引导工作。

同时指导成立服务业协会,餐饮、酒店、零售、物流等行业分别成立分会,形成总会+分会的行业协会格局,促进行业内部健康、规范发展。

(二)制定鼓励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按照“法无禁止即许可”的原则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加强对服务业的综合指导协调。

一是用足用好国家给予的政策空间,打破民间资本、民营企业的“天花板”和“玻璃门”,引导部分企业进入垄断行业,如交易活跃的民间借贷可在规范准入、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进入金融保险业,发起设立金融中介机构。

二是认真梳理紫阳的各项现行政策规定,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研究新的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措施,对重点行业如文化旅游、酒店业、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中介服务、家政服务、交通运输、物业管理、社会事业等进行重点扶持。

如对家庭服务业不征收增值税,免收税务发票工本费、税务登记工本费,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不征收营业税;企业注册资本可分期分批出资,开展动产抵押登记、股权质押等进行融资。

三是利用创业小额贴息贷款、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建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

同时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服务业设- 6 -施建设,转移和扩大就业。

四是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直接在中小企业板或创业板上市融资,将企业做大做强,实现整个安康上市公司零的突破。

(三)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

根据《安康市旅游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紫阳将打造成地方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

围绕这一目标,笔者认为,一要加大对文笔山公园、紫阳茶山、北五省会馆、真人宫等旅游景点的建设,改善旅游硬件设施环境。

二要继续加大对餐饮、住宿、零售、客运等行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发展5-10家餐饮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发展1-2家如米浆馍、酥炕炕、油糍馍、浆巴馍、甜浆子等具有紫阳特色的精品小吃连锁店,发展2-5家集“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购农家品”为一体的示范农家乐,引入国内知名大型零售企业、大型餐饮连锁集团和西餐厅参与江南蚂蝗梁新区建设,吸引各种专营店、直销店、连锁店、知名商务会所、休闲养生会馆进驻,着力打造美食一条街、酒吧一条街、休闲一条街、商业步行街。

力争在“十二五”时期发展五星级宾馆1家、三星级宾馆5家,同时大力发展假日酒店、商务酒店、快捷酒店,使客房数突破1000间(套),床位数突破3000张,让游客来了“住得了、住得下、住得好”,提升接待能力。

继续发挥“万村千乡”、“镇超工程”、“新网工程”的项目带动作用,促进零售业的整体升级。

加大对客运市场的规范力度,尽快成立1-2家出租车汽车公司,开启“县城.—茶山”、“紫阳—擂鼓台”等旅游专线。

三是针对县内茶叶企业众多且特色突出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议由县茶叶协会牵头,盘龙、和平、闽秦等茶企参与,在淘宝商城开设紫阳富硒茶旗舰店1家,以此为突破,扩大紫阳富硒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拉动旅游、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业。

四是培育1-5家旅游企业,引进1-2家知名旅行社,开发旅游产品,加大旅游营销力度,吸引更多的游客紫阳旅游,从而推动整个旅游市场良性健康发展。

(四)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一是要认真落实农民进城的相关政策,捆绑各类项目资金,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鼓励农民带资、带劳建设小城镇和进城发展第三产业;二是要按照统一规划,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全面放开小城镇基础设施、公益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努力探索以地换路、以地换楼、以地入股、以地换城等各种加快小城镇建设办法;三是坚持城镇化与保障性住房和避灾移民搬迁工作相结合,扩大集镇规模、增加集镇人口,为服务业拓展发展空间。

(五)加大服务业人才的教育培训和劳动保障力度。

结合县情,一是引导未就业人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破除从事服务业就低人一等的从业观念,引导其从事餐饮服务、酒店服务、家政服务等行业。

二是建议县职教中心根据县情和市场需求,适时开设厨师、酒店服务、导游、家政服务、物业管理等专业,先期培养一定数量的名厨师、酒店服务、本地导游、家政服务、物- 8 -业管理人员,以后根据市场需求逐步增加培训人数,增设相关专业。

三是要求各服务企业分别加强岗位职业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竞争意识、业务水平,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