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二战及冷战
(3)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格局又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在这一变化中,中国的国际地位如何? 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中国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 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之一。 (4)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什么? 和平与发展
过关检测
美苏两极格局
自主复习(8下第15课)
社 会 主 义 阵 营
冷战
资 本 主 义 阵 营
苏联
美国
自主复习
时间: 二战后 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等 双方: 社会主义国家 含义 手段: 除武装进攻之外 目的(本质): 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开始的标志: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政治方面: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
6. 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 ) A.马歇尔计划的推行、苏联解体 B.北约组织的建立、华约组织的建立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解体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C
二、填空补缺:
1.(2013年· 泰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际反法 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是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2.(2013年· 济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 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3.(2013年· 江苏泰州)当前,国际上一些反华势 力频频提出“中国威胁论”,这实际上是典型的 冷战思维。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第二 70年 阶段 代
苏攻美守
尼克松
勃列日 涅夫 戈尔巴 乔夫
第三 双方有所 80年代 缓和 阶段
结束
里根
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随之结束。
总结提升
战争带给人类的启迪
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2、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是推动 世界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3、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得 基 础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 种挑战; 4、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 5、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 共同发展等。
全面爆发 扩大 进一步扩大
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二战扩大(到东 欧)。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二战规模进 一步扩大(到太平洋地区)。 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二 战
标志性事件:(开始、扩大、转折、结束) 经过 重要战役: (战役名称、时间、影响)
(会议名称、时间、与会国、成立的 重要会议: 国际组织、内容) 结果:以法西斯国家的失败而告终 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彻底改 积极影响: 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进程。 影响 消极影响: 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 性质: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战争 一战 二战 根本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原因 起止 1914年7月—1918年11月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时间 同盟国、协约国 轴心国、反法西斯联盟 双方 结果
德国投降,同盟国战败 凡尔登战役 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日本投降,轴心国战败 莫斯科保卫战、珍珠港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专题复习:世界史中的战争
一战、二战及冷战
中考考点
8上
第23课:大战的爆发;空前的灾难
8下
第7课:慕尼黑阴谋;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第8课: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最后的胜利
第15课:冷战政策;美苏争霸
复习线索
根本原因
爆发的原因 直接原因(导火线) 双方
战 经过 重要的战役和会议 争
结束的时间及标志
开始的时间及标志
一 战
结果: 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积极影响: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新式武器的 发明和使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影响 消极影响: 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性质: 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中考链接
1.(2013年· 黑龙江齐齐哈尔)一位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 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 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这里的“火药桶”和“火星”是指 ( ) A.巴尔干——萨拉热窝事件 B.意大利——萨拉热窝事件 C.德国——慕尼黑 D.苏台德区——慕尼黑
4.二战初期,罗伯特· 奥本海默曾说:“我们或可 以预料一下这样的情形,两个大国都可以毁灭对 方的文明和生机,虽然自身也处于危境。”这里 的“两个大国”指的是( ) A.英国和德国 B.美国和苏联 C.德国和日本 D.英国和法国
C
B
5.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 ) ①德军突袭波兰 ②苏军保卫斯大林格勒 ③盟军诺曼底登陆 ④日军偷袭珍珠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军 受到东西夹击,败局已定。
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二战中的重要会议 (反法西斯国家在政治上的联合)
会议 时间 名称
成立的 与会国 国际组织
国际反法 西斯联盟
内容
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 家作战,联合起来, 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1.军事占领德国,清除 法西斯主义; 2.决定成立“联合国”; 3.德国投降后3个月内, 苏联对日作战
一、单项选择题: 1.20世纪,挑起两次世界大战的国家是( A.英国 B.意大利 C.德国
C)
D.日本
2.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标志是(
B)
A.德军突袭波兰 C.苏德战争爆发
B.慕尼黑阴谋 D.太平洋战争爆发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 A.莫斯科战役 B.珍珠港事件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阿拉曼战役
重要 战役
性质 影 响 消
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 积 (新式武器的发明与使用)来,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 极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中考链接
刚刚过去的20世纪,人类经历了很多的苦难,世 界格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回顾一下上个世纪的历史, 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1)两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仅仅相隔几年? 25年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 了一个怎样的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成了什么样的格局?
绥靖政策:慕尼黑会议(慕尼黑阴谋)
时间
1938年9月 德国慕尼黑 英(张伯伦)、法(达拉第) 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 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 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地点
操纵国
内容 影响
促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日益膨胀,极大削 弱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二战中的标志性事件(经过)
学以致用
古往今来战争不断。在古代,战争充满着强与 弱以及不同文明间的矛盾与碰撞。在近代,战争充 满着血雨腥风,对人民来说是一场无穷的灾难。经 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到今天,地区性战争的星火仍 然没有停息。战争是当前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大事 之一,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世界人民共同 的心声。请你就如何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谈 谈你的看法。 要求:题目自拟,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语言 流畅,富有历史特色和时代气息,字数不少于200 字。
华盛顿 1942年 美英苏中 会议 1月1日 等26国
雅尔塔 会议
1945年 2月
美英苏
联合国
二战的性质演变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2)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 (3)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坚强不屈和英 勇奋战。 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 (4)苏联和美国参战增强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力量 等。
三、材料解析: (2013· 吉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 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 它们是现代战争的祸根。” 材料二: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指出“战时,要 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 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 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摘自《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联盟体系” 指的是一战中哪两大军事集团? 同盟国 协约国 萨拉热窝事件
转折点
欧洲战争结束 二战结束
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二战中的重要战役
战役名称
莫斯科保卫战
时间
1941年6月 1941年12月
影响
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美军太平洋舰队受到重创, 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珍珠港战役
1942年7月—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3年2月 折点 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
表现
冷 战 政 策
经济方面: 推行马歇尔计划 军事方面: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影响: 苏联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形成
结束的标志: 1991年,苏联解体
美苏 争霸
时间
特点
美攻苏守
主要 事件
古巴导弹 危机 苏联出兵 占领阿富 汗 苏联从 阿富汗撤兵
美国 领导人
肯尼迪
苏联 领导人
赫鲁 晓夫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 五六十 阶段 年代
A
2.( 2013年· 泰安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 战役是( ) A.莫斯科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葛底斯堡战役 D.索姆河战役
B
自主复习(8下第7、8课)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爆发的原因
受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 直接原因: 击,欧亚战争的策源地形成以及 英法等国推行的绥靖政策 双方: 法西斯国家(轴心国)和反法西斯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