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9题;共34分)1. (2分)(2017·杭州模拟) 下列语段中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016年的5月,被钱钟书先生称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的杨绛先生离开了我们,但我们将永远记得她说的,“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发财,而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得情趣会思考的人”;我们将永远记得她写的,“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我们将永远记得她思的,“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A . pín zuòlán mànB . pín zhuòlán wànC . píng zuòlán manD . píng zhuòlǎn màn2. (5分)(2017·苏州) 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3. (2分)(2017·黑龙江模拟)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清秀旖旎的西湖风光令国内外游人流连忘返。
B . 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新颖的航空模型。
C . 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D . 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4. (2分)(2020·青白江模拟)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书写水平大幅提高。
B . 前不久,Facebook和Twitter还删除了近千个支持香港警察、反对暴力的中国账户给封了。
C . “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感谢你们在武汉人民遭遇疫情的困难时刻,迎难而上、冲锋在前,以命搏命、舍命相助,用大爱温暖了整座城。
D . “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全市中小学生中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
5. (2分)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②但是互联网时代,汉字却陷入有声无形的窘境③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④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⑤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A . ③⑥①⑤④②B . ③⑤④②⑥①C . ⑥①②③④⑤D . ⑥②①④③⑤6. (3分) (2017七下·罗定期末) 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中华之美,美在武术,刀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9分) (2018七下·揭西期末) 多读多背经典诗文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请工整、规范地默写古诗文名句。
(1)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3) ________,________。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________,________。
(赵师秀《约客》)(5)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表达豪情满怀、壮志凌云,似觉天地万物都可尽收眼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8. (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 《西游记》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吴承恩。
他字汝忠,别号射阳山人。
B .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
他是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代表作品如《使至塞上》。
C . 《家》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写于一九三一年,是《激流三部曲》之一。
D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出自德国诗人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9. (7分) (2020九上·鄞州期末) 现代文阅读关于“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的主题阅读(材料一)2019年6月24日上午,宁波交警发布了新的《宁波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此条例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后,宁波公安交警部门将对驾乘电动自行车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驾驶拼装、改装的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电动滑板车、独轮车、自平衡车等器械在社会车辆通行的道路上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査处。
驾乘电动自行车不戴安全头盔的驾乘人将收到处罚的短信,若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不处理罚款,将会影响个人征信,进而影响小孩上学、出国、住房贷款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次修订最大的影响在于加强了对各类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尤其是对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的管理和处罚。
根据《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和《条例》第三十六条的规定,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
同时,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首次和第二次违法的,处20元罚款;第三次及以上违法的,处50元罚款;处罚款或者警告后,交警将责令当事人改正。
(摘自“央广网”)(材料二)近年来,电动自行车自燃事故频发,严重危害驾乘者的人身安全。
导致电动自行车自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其一自身原因:1、线路老化,电动车使用时间久了,车里的连接路线很容易老化、短路。
据专业人士介绍,电动车内的连接线一般能承受20安培左右的强电流,如果车内的导线发生短路,加上外部温度过高的话,就很容易发生燃烧。
所以一般夏季在烈日下给电动车充电,充电器短路自燃的概率会比较高;2、电池短路。
一般电动车电池使用年限长了,内部线路容易短路,引起自燃。
另一个原因是电池安装不规范,很多经销商在安装电池时,由于电池盒安装得太紧,连接线之间交叉甚至是压迫,在长期使用摩擦后会导致短路发热引发电池燃烧。
其二外部原因:1、过多充电。
一般情况下,电动车充八小时左右的电就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然而实际操作中,很多用户为了省事都是直接让电动车充电过夜,这样反而降低了电池的性能;2、电压不稳,不少电动车用户是城市打工族,住在狭小的出租房内,一层楼就有八九户人住着,大家都有电动车,晚上都要充电,当多辆电动车同时充电时,就会导致电压不稳,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整理自“全球电动车网”)(材料三)冬天到了,大风来了,连续的降温让外出的市民裹上了厚厚的冬衣,也让穿行在大街小巷的电动车包上了五花八门的“棉护甲”。
有了这身装备,虽然暖和了身体,却埋下了安全隐患。
那么,穿戴这些棉护甲到底安全不安全,执法者该不该管,却引发了不同的声音。
记者在走访时,不少驾乘者如是说:“不穿护甲肯定灵活很多。
可这样暖和呀!大不了刮大风天慢点骑呗!”“见到红绿灯提前减速,也别扎堆儿,要不客易刮着人!”然而就在11月13日,苏州某女子骑着披着防护甲的电动车行驶时与前车相撞,异致人倒车翻,门牙都被磕掉了俩儿。
11月20日,舟山某路段上,一辆披着防护甲的电动车行驶途中,交然冲向一辆重型水泥车。
经调查,两起车祸都是因电动车穿上护甲,致使车主操作辆失控引发的。
目前在舟山、上海等地,电动车加装棉护甲已被认定为违法行为,在公安交警执法中凡是发现非法加装棉护甲、一体式手套的,一律予以现场拆除收缴,并现场训导。
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硏究院副研究员朱涛认为,给电动车加装棉护甲目前还是一项被普遍默认的社会现象,处于法理与情理之间的灰色地带,往往出事后才能追究责任,十分被动。
然而尽管很多东西都难以在情和法之间找到一个固定的答案,管与不管模棱两可,不过有一条准绳不能模棱两可,那就是安全。
(摘自《北京日报》)某班两位同学阅读了本文后有如下讨论,请阅读他们的对话,补全相关内容。
小萤:如今由电动自行车所引发的各类安全问题屡见报端,因此我设计了如下这份宣传单,好让大家利用假期向身边驾乘电动自行车的亲友普及相关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
小舟:你的做法很有意义,不过________处(选择下面表格的A或B)关于处罚的表述不太准确,应当是________,普及法律法规时必须做到表述准确以免产生误导。
小萤:多谢你的提醒,我立马改过来!小舟:看了文章后,我觉得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仅在于驾乘者安全意识淡薄,还在于他们相关知识的缺乏和不良的使用习惯。
小萤:巧了,咱俩的想法不谋而合,所以我特别设计了介绍不良使用习惯诱发安全事故的栏目,如避免烈日下充电是因为________;避免长时间充电是因为________;避免多辆电瓶车同时充电是因为________。
小舟:嗯!不如我们在宣传单的第一行补上一条简洁有力的宣传语吧,唤醒广大驾乘者,让他们对安全问题有足够的重视。
小萤:好主意,那么就写“________”。
小舟:看了这份宣传单,我发觉运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宣传具有________的优势呢。
二、阅读理解 (共5题;共83分)10. (2分) (2020七下·新洲期中) 阅读下面古诗。
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
B . 诗人一方面有对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C . 首句“逢”字点出了题目,写出了诗人在赶赴京城的途中,遇到作为使者的故人,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担忧的家人的典型场面。
D,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
11. (18分)(2011·葫芦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
臣之妾私臣,臣之姜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景公①饮酒,七日七夜不止。
弦章谏曰:“君饮酒七日七夜,章愿君废酒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