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说明文阅读分析·散文含义和特点: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种体裁,要求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够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
散文主要有以下特点:①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②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③散文的特点之三是意境深邃,情感真挚。
④散文的特点之四是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散文阅读考题的命题方向: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归纳主题思想,概括文意或感情等。
理解关键语句、中心句在文中的作用;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深刻含义2.五种表达方式的识别及其在文中的作用3.某句、段在结构或内容上的作用。
4.描写的各种类型及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5.表现手法的区分及其作用。
6.自选角度鉴赏文章的艺术技巧:结合相关材料谈感悟说启示;想象补充细节;仿写、续写;读书卡片、推荐语、对联、表格、综合性学习活动、探究等。
·题型一·整体感知内容,概括文章主题·考查类型1.直接概括全文内容。
2.回答某一段落内容或全文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解题钥匙1.尽量利用原文语句。
2.没有原文语句可利用时,要注意概括得全面、准确,不要漏掉答题点。
寒冷的味道黄明山(1)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2)台历上的冬天正一步步深入,而我的身体却迟钝了对季节的反应。
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眼下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3)回忆中的寒冷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味道。
(4)江汉平原的冬天,水面结了厚厚的冰,我在冰上行走。
冷!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烂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血,用棉絮裹着。
我总是想奔跑,疼痛便在后面拼命地拽我。
糟了,好像是哪根筋断了……我几乎要跌倒下去。
(5)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
(6)那时候难得看上一场电影,而且通常要到五里以外的地方去看露天电影。
那天晚上雪刚刚停下,听说要放电影,我来不及吃饭就跑了去。
上身穿的是棉袄,下身穿的是绒裤,脚上穿的是胶鞋。
跑了一路,身上发热。
开始,人不觉得冷,渐渐,寒气逼人。
风一丝不苟....地钻进我的脖子,直到我的胸膛。
看到中间,便招架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冻得打哆嗦。
那真正是饥寒交迫啊!我咬着牙,坚持把电影看完,脚已没有了知觉,就稀里糊涂地往前走。
一路上,我是弹跳着回去的。
我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又一步步变得坚强起来──这点寒冷算什么?(7)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振奋的状态,使我们更能承受人生的风霜雨雪。
(8)现在却不同了,风也刮得没有了规律,雪也下得没有了条理。
瞧,都立春了,雪还不知在哪里开小差...。
冬天,失却了原来的寒冷。
(9)可孩子们却一个劲地喊冷。
冷从何来?上上下下穿得规规矩矩,裹得严严实实,帽子、围巾、耳套、手套,应有尽有。
晚上睡觉,要么铺好电热毯,要么灌上热水袋,条件好的,空调一开,暖气就来。
本来寒冷就那么一丁点,还把它拒之门外,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生活。
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
不知冷,何识暖?如此下去,孩子们生命的潜质何以得到发挥,又何以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景色?(10)不仅仅是孩子们。
(11)我们已经有了太多的安逸,衣、食、住、行,还有我们的思想。
不让汗水流出来,不让寒冷苦心志,把自己装在五彩缤纷的温室里,然后长成一朵朵精美的花,我不知道这样会有什么好结果。
(12)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
(13)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选自《散文选刊》,文章有改动)11.第(3)段中“异乎寻常的味道”体现在哪两个方面?(4分)12.作者认为,现在的孩子们“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会造成什么后果?(3分)13.请任选一句,品味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3分)(1)风一丝不苟....地钻进我的脖子,直到我的胸膛。
(2)瞧,都立春了,雪还不知在哪里开小差...。
分)........答案11.体现在寒冷带来肉体上的疼痛和精神上的振奋坚强两个方面。
评分标准:4分,每一方面2分。
如用文中原句“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和“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振奋的状态,使我们更能承受人生的风霜雨雪”回答也可。
12. 孩子们生命的潜质不能得到发挥,不能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景色(仅照抄原句扣1分)。
评分标准:3分。
如答“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也对。
如用自己的话概括,意对即可。
13.⑴“一丝不苟”本义是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用在这里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风一个劲地往“我”身上吹的情形,表现了天气非常寒冷。
⑵“开小差”本义是比喻思想不集中,用在这里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过了下雪的季节,雪还没下的情形,富有情趣。
评分标准:3分。
写出表达的内容,得2分;写出表达的生动形象性,得1分。
14.寒冷意味着挫折和苦难,它就像盐一样,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评分标准:3分。
写出“寒冷”的含义,得1分;写出“必不可少”得2分。
15.示例: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事,父母只要孩子好好读书,不让孩子吃一点苦,我想这样做是不对的。
如果一个人从小就缺乏锻炼,从未吃过苦,长大后又怎么能承受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呢?其实挫折磨难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评分标准:4分。
能联系生活实际,得2分;能结合文章深刻含义,得2分。
·题型二·品味散文语言,体悟词句作用·考题形式一、品味词语1.解释词语含义。
2.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
·解题钥匙1.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要结合语境。
2.品评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作品的主题思想、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意境、人物性格、特殊的表达效果 (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词语)或在结构上起到独特作用。
二、现代文阅读(共34分)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6-22小题。
(一)(16分)总有一种角色适合我薛崇伟①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②静谧的非洲大草原上,夕阳西下。
这时,一头狮子在沉思,明天当太阳升起,我要奔跑,以追上跑得最快的羚羊;此时,一只羚羊也在沉思,明天当太阳升起,我要奔跑,以逃脱跑得最快的狮子。
③话说这只狮子发现了一只羚羊,追了半天也没追上。
别的动物笑话狮子,狮子说:“我跑不过是为了一顿晚餐,而羚羊跑却是为了一条命,它当然跑得快了。
”④是的,无论你是狮子还是羚羊,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奔跑,尽管有的为晚餐,有的为生命。
因为目的从来是没有过失的,错误与罪恶总是出在手段上,犹如猎手只瞄准而不射击,士兵只呐喊而不冲锋。
⑤也许你奔跑了一生,也没有到搭彼岸;也许你奔跑了一生,也没有登上峰顶,但是抵达终点的不一定是勇士,敢失败的未必不是英雄。
不必太关心奔跑的结局如何,奔跑了,就问心无愧;奔跑了,就是成功的人生。
⑥人生之路,无需苛求。
只要你奔跑,路就会在你脚下延伸,人的生命就会真正创新,智慧就会得以充分发挥。
⑦生活中,那些所谓的成功者总是被善意地夸张着,好像他一生下来就证明了他是一个不平凡的人,而那些曾和你我一样的凡人,却在一遍又一遍地演绎着试图证明自己不是凡人的闹剧。
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之后,凡人终于发现其实自己也不过是一个凡人。
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点,所有的一切事情的得失就似乎都算不了什么了。
一次次相遇的错过,一次次逝去的优越条件,一个个失败……凡人问自己:“这难道就是凡人的悲哀吗?”凡人就是凡人,凡人只有凡心。
于是凡人对自己说:“何必沮丧呢?我干吗要庸人自扰地看着别人的角色而懊丧呢?这个世界一定有一种角色是适合我的。
”⑧凡人渐渐发现,凡人也有成功的时候,一个善意的赞扬、一次深深的感动、一种不菲的收获……都意味着凡人的成功。
“成功”这个字眼儿并不意味着像爱因斯坦那样闻名于世,像爱迪生那样造福人类……凡人终于知道所有的成功并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也并不一定要出人头地,只要你把握自己,好好地活着,别在烦恼中虚度光阴,你就会发现茫茫人海中,你也是不平凡的一个……⑨人能奔多远?这话不是问双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跑多快?这事不是问双脚而是要问素质。
16、作者在文章开头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什么用意?(3分)17、第⑤节中,“奔跑”一词的含义是什么?(3分)18、作者在第⑦节中说:“凡人就是凡人,凡人只有凡心。
”什么是凡人的“凡心”?(3分)19、概括第⑧节所表达的意思。
(3分)20、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悟要和大家分享?(4分)21、(3分)引发议论,使说理更加生动。
(大意答对即可) 16、(3分)奋斗、拼搏、努力、“试图证明自己不是凡人”、“把握自己”。
(大意答对即可)17、(3分)“这个世界一定有一种角色是适合我的。
”(用自己的话作答,意对亦可) 18、(3分)凡人只要把握自己,也可以成为不平凡的人。
(摘录文中的有关句子酌情给1—2分) 19.20、21(略。
(根据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酌情给分)(二)(18分)·题型三·品味句子的深层含义和作用1.从内容上说,常考查散文中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或写作意图的句子。
2.从结构上说,常考查散文中的总领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
3.从表达上说,常考查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解题钥匙解答句子的含义与作用,要注意抓住六种重要句子:①首句。
一个语段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承转的作用。
②中心句和点睛句。
④描写句。
那些刻画人物和环境的句子往往有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
⑤修辞句。
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⑥尾句。
语段的尾句或概括总结全文,或照应开头,或留下思考的余地,或抒发感情。
表达效果上有些句子有升华主题,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乡村的泥土(1)乡村是泥土做的。
泥土是乡村的灵魂,它是上苍送给乡村最好的礼物。
(2)泥土与庄稼,庄稼与人,都是一一安排好了的,谁也离不开谁。
一团泥土,就是一句百读不厌的经文。
曾祖父读过,祖父读过,父亲读过,我和弟妹们也读过,我们的儿孙还要再继续接着读下去。
一个生命,又一个生命,在泥土里摸来摸去的,摸着摸着就摸老了,直到连泥土也摸不动的时候,这个生命就该被泥土抚摸了。
(3)我曾仔细观察过父亲的那双手,粗糙得跟老树的皮没有什么两样,骨节粗大,十指变形,没有一个完整的指甲。
这双手曾在土地上扒挠了八十多年,豆村的每一块土地都曾留下他的手印,甚或每一个土团都曾感受过他的手温。
一次重病使他的右手致残,无法再扶犁耕地,挥镐掘土后,我劝他把家里的那几块地让给别人做,他咬咬牙艰难地作出了决定。
但他执意要留下一小块自己做,说闲着也是闲着,种不动地,哪怕到地里站一站,蹲一蹲,在田埂上坐一坐,弯腰扯几把草,心里也好受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