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丘历史名人

商丘历史名人

商丘的历史名人
炎帝即是传说中的神农氏,又名朱襄氏,为伏羲之后裔,三皇之一。

据史料记载,炎帝登上王位,以陈为都(古陈之朱襄氏邑即今商丘市柘城的县)。

炎帝发明了五弦琴和农耕,教人种植谷物;制定了历法,以太阳在中天时为集市;教人辨加水泉的甘苦,尝百草作医书等等。

炎帝在位140年,逝后被迁回作为其祖居地和建都地的商丘安葬,现柘城县东十里的朱襄陵,即为炎帝之墓,世代祭祀。

帝喾自幼聪慧过人,15岁便参与治理天下,后建都于亳(今商丘),领部落8个,执政后游察四方,向百姓普施恩德,并以仁德、信义和勤劳施教人民,各部落以和睦友好为上,使各部落互相亲善。

帝喾在位70年,寿105岁。

帝喾陵在商丘古城南高辛镇西北。

阏伯为帝喾之子,相传为帝喾次妃简狄吞燕卵而生。

史载,阏伯与其弟实沈不和,常动干戈。

帝喾无可奈何,只好将两兄弟分开。

将阏伯封于商丘为“火正”,封号曰“商”,差实沈到大夏,使兄弟终不得见。

阏伯死后被称为商星,实沈死后被称为参星。

在星宿中二星一个落下的时候,另一个才升起。

唐朝大诗人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一诗中写道:“人生不相见,动如参和商”,其典故就源于此。

阏伯在他的封地——“商”做火正,忠心耿耿,呕心沥血,深受人民爱戴,人民感念他的功德,尊他为“火神”。

阏伯在管火的同时曾筑台观察星辰,以此为依据测定一年的自然变化和年成的好坏,为我国古老的天文学作出了贡献。

他死后葬于封地。

由于阏伯封号为“商”,他的墓冢也被称为“商丘”。

今天“商丘”之地名亦由此而来。

王亥为阏伯的第六世孙。

他训服了牛,并发明了牛车,使畜牧业和生产力得到发展。

商部落很快富裕起来。

物口有了剩余。

王亥便带领商部落的人去其他部族以物易物交换物品,于是,商部落的人便被其他部族的人称为“商人”,所以换的物品亦被称为“商品”。

“失民心者失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

”据说,这句今天在许多为官之人耳边警钟长鸣的话就出自商汤伐夏的故事。

商汤,又称成汤,原为商部落首领,居商。

夏朝时,商是夏统治下的小国。

商汤处处对人民施仁政,很快有40多个小国归顺于他。

而夏桀只顾奢侈荒淫,致使众叛亲离。

后商汤经过十一次出征,在公元前十六世纪,致使众叛亲离。

后商汤经过十一次出征,在公元前十六世纪,伐桀灭夏。

夏朝灭亡后,商汤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

墨子(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76),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家学派的始人。

《史记·孟荀列传》记载:墨翟,宋人(今商丘人)。

墨子是当时的小生产者、小私有者阶层的代言人,主张“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提出认识客观事物应以“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作为判断是非取舍的标准。

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

今商丘市民权县人。

庄子年轻时狂放不羁,宁可靠打草鞋和犯错误鱼为生也不肯为官。

他潜心研究学问,放教于民。

如今,在庄周故居前有一片空场,据说就是他当年讲学的地方。

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自本自根”、“自生自化”。

庄子著书十余万言,文风如天马行空,对后世影响很大。

《汉书》记《庄子》52篇,存世有33篇。

“江郎才尽”是我国尽人皆知的成语典知。

江郎、名为江淹(公元444年——505年),今商丘民权县江集村人。

据现存的《江氏族谱》记载,江淹少时家贫,父亲早逝,与母相依为命,艰难度日,打柴成了他生活和赡养母亲的依靠。

因家穷上不起学,江淹常在打柴之余向村里读书的孩子学字。

因其勤奋好学,才思敏捷,努时便能诗。

江淹努力学习古人作品不入人俗流,不坠绮之风,写出了不少在清丽中带有峭拔苍劝之气的诗作,成为当时著名诗人。

所谓“江郎之尽”之说其实源于在《五色笔》的典故:”传说梁江淹善诗,夜梦一男,自称郭璞,对江淹说:‘我有一支笔在你这里已有多年,该还给我了。

'江淹即从怀中取五色笔交还郭璞。

此后作诗,遂无佳句。

时人谓之才尽。

”“江郎才尽”源此,但非史实。

花木兰,本姓魏,隋代毫之谯(今商丘市虞城县营廓镇)人。

时突厥侵犯边境,朝迁全国募兵。

木兰父年迈,弟尚幼,于是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披坚执锐,跃马疆十二年,屡建奇功,流芒百世。

唐代追封木半为“孝烈将军”,在其故里营廓镇为其建祠塑像。

每逢农历四月初八木兰生日,民众前往致祭,蔚为大观。

沈鲤(1531——1615年,归德(今商丘)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万历十二年(1584年)拜礼部尚书。

又加少保、改文渊阁。

一生方正刚介。

首辅张居正病,满朝官员为讨好张居正,争相为之设坛祈祷,而沈鲤独不往。

万历帝喜爱珍宝,曾为买一颗宝珠花银2000万两。

朝臣纷纷为万历捐俸,并自以为得意。

沈鲤却说:“我只知养谦,不知逢君之欲。

”闻者无不惭愧。

有人上奏,光山产麒麟,万历闻奏大喜,欲取而观之。

沈鲤奏道:“圣上喜欢什么是小事,而传播出去就成了大事。

此物一进,天下千奇百怪的东西纷纷进献,劳民伤财,怨声载道,岂不有损盛德。

”万历只好作罢。

此外,秦王请封其弟为将军,郑妃为父请恤,万历钦封郑氏为皇贵妃等,均遭沈鲤据理抵制。

当时,黄河中下游多次决口泛滥,民不聊生。

沈鲤为民请命,奉旨修筑两道大堤。

一道长400余公里,一道长90余公里,河南州县免冲决。

沈鲤在商丘病逝后,万历帝非常悲伤,祭文中称赞他“乾坤正气,伊洛真儒。


清朝初年的著名戏剧家孔尚任创作的名剧《桃花园》中的男主人公侯方域为商丘人。

侯方域字朝宗,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

侯方域博学强记,因应试中抨击时政,名落孙山。

在流落南京时,结识秦淮名妓李香君。

两人一见钟情,遂成佳偶。

后为躲避阉党余孽追杀,与李香君分手。

在有人逼香君再嫁之时,香君怀抱与侯方域定情时侯赠的一把扇子欲寻自尽,鲜血溅到扇上。

著名画家杨龙友为香君的真情所动,在扇上就其血点画出折枝桃花,成了流芳后世的“鸫花扇”。

侯方域在历经颠沛流离之后,返回家中,建“壮悔堂”,取其“壮年知悔”之意。

从此在其间潜心于诗文创作,成就了《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

李香君后来到侯方域身边,死后亦葬在商丘,商丘古城南有“香君墓”。

商丘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这里诞生的还有许多历史文化名人。

如:宋国大司马、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原宪,战国时期的信陵君魏无忌,西汉丞相平当,刚正端方的尚书令、三国时“二乔”之父桥玄,宋代文坛巨擘石延年,吏部尚书宋纁,刑部尚书、苏轼和苏辙之师张方平,史弟双状元宋庠与宋祁,元代吏部尚书、正义大夫陈思济,明太常寺卿侯执蒲等等。

此外,千百年来还吸引众多的文化名人来此创作会友、教学,为中国的历史文化留下千古佳话。

司马相如在商丘客居,李白、杜甫、高适、岑参、韦应物、李贺、范仲淹、晏殊、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文天祥等名家都在商丘留下活动的足迹并留下了大量传世佳作,为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增添了绚丽的篇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