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厦门大学进化生物学期末试卷B

厦门大学进化生物学期末试卷B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45分)1、生物进化2、神创论3、耗散结构4、古细菌5、五界说6、性选择7、适合度8、生殖隔离(广义的生殖隔离)9、姐妹种 10、生态演替 11、基因家族 12、分子钟 13、趋同进化 14、简化式进化 15、宏观进化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生物体新陈代谢自我完成的动力在于____。

A 种内斗争B 遗传与变异的对立统一C 同化与异化作用的对立统一D 生物与环境的统一2、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自我复制、自我调控、自我更新和 。

A 自我抑制 B 自我繁殖 C 自我突变 D 自我利用3、真核细胞起源的途径包括内共生说和__。

A 突变说 B 选择说 C 渐进说(经典说) D 适应说4、根据__化石可以断定当时地球的沉积环境。

A 指相化石B 微化石C 标准化石D 大化石5、行为进化的基本环节包括__A 趋性 反射B 本能行为,学习行为C 悟性行为D 趋性,反射,本能行为,学习行为,悟性行为6、蛔虫的进化属于A 、复式进化B 、特化式进化C 、简化式进化D 、以上都不对厦门大学《进化生物学》课程试卷_生命_学院 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系_2014_年级____专业学年学期:16-17学年第2学期_主考教师:___A 卷()B 卷(√)7、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A、变异,突变,隔离B、变异,重组,选择C、变异,选择,隔离D、选择,重组,隔离8、特化式进化分为几种类型,下面哪个不是A、渐变B、分歧C、趋同D、平行9、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基因组大小呈现出趋势A、增大B、不变C、减小D、不定10、人类的祖先可能是A、腊玛古猿B、森林古猿C、女娲捏的泥人D、始祖南猿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简述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2、为什么说化石好像一部生物历史书?3、举例说明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请从进化过程中新构造的起源、形态结构进化的两方向及进化的总趋势三个方面论述生物形态结构的进化。

2、论述并举例说明什么是宏观进化及宏观进化的主要类型。

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45分)1、生物进化: 生物进化就是生物在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遗传系统随时间而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改变,并导致相应的表型改变,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改变导致生物总体对其生存环境的相对适应。

2、神创论: (物种不变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上帝按照一定计划和一定目的,一下子创造出来的。

并且当初创造后物种没有实质性的变化,物种数也无增减,各种之间也无亲缘关系。

在18世纪的欧洲占统治地位3、耗散结构:是指开放系统远离平衡态时出现的有序结构。

4、古细菌:又名原细菌,是与人类生活无直接关系的元和生物,能存在高温高压货高盐或极为低温,干旱的环境,属化能自养极端嗜热的细菌。

5、五界说:将生物界分为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和原核生物界。

6、性选择:指与性别相联系的动物的形态结构与行为特征等方面的进化压力来自异性之间的相互选择。

7、适合度:也称适应值,是指某一基因型个体与其他基因型个体相比能够存活并把它的基因传给下一代的能力。

8、生殖隔离(广义的生殖隔离):是指在自然界中生物间彼此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正常可育后代的现象。

生殖隔离机制是指生物防止杂交的生物学上的特性和机理。

9、姐妹种:种与种之间在外部形态上极为相似,但相互间又有完善的生殖隔离,这样的物种关系叫做姐妹种。

10、生态演替:是生态系统在中等时间尺度上的变化,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生态系统类型(或阶段)被另一种生态系统类型(或阶段)替代的顺序过程。

11、基因家族:在基因组进化中,一个基因通过基因重复产生了两个或更多的拷贝,这些基因拷贝就组成了一个基因家族。

12、分子钟:是利用已知的分子系统学数据和古生物数据建立的表示分子进化变化量与进化时间之间关系的通用曲线。

13、趋同进化:不同的生物,甚至在进化上相距甚远的生物,如果生活在条件相同的环境中,在同样选择压的作用下,有可能产生功能相同或十分相似的形态结构,以适应相同的条件。

14、简化式进化:生物复杂的结构转变为简单结构的进化方式,又称为退化;如寄生、固着生活等。

15、宏观进化:宏观进化研究的是种以上的高级分类群在长时间(地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过程。

物种是宏观进化的基本单位。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生物体新陈代谢自我完成的动力在于____。

A种内斗争B遗传与变异的对立统一C同化与异化作用的对立统一D生物与环境的统一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自我复制、自我调控、自我更新和。

A自我抑制B自我繁殖C自我突变D自我利用3、真核细胞起源的途径包括内共生说和__。

A突变说B选择说C渐进说(经典说)D适应说4、根据__化石可以断定当时地球的沉积环境。

A指相化石B微化石C标准化石D大化石5、行为进化的基本环节包括__A趋性反射B本能行为,学习行为C.悟性行为D趋性,反射,本能行为,学习行为,悟性行为6、蛔虫的进化属于A、复式进化B、特化式进化C、简化式进化D、以上都不对7、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A、变异,突变,隔离B、变异,重组,选择C、变异,选择,隔离D、选择,重组,隔离8、特化式进化分为几种类型,下面哪个不是A、渐变B、分歧C、趋同D、平行9、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基因组大小呈现出趋势A、增大B、不变C、减小D、不定10、人类的祖先可能是A、腊玛古猿B、森林古猿C、女娲捏的泥人D、始祖南猿答:1、C,2、C,3、C,4、A,5、D,6、C 7、C 8、A 9、A 10、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简述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答:1)生物体中已发现的元素近60种,主要有C、H、O、N、P、S,其次是Ca、Mg、Na和Cl 等元素,这些元素都普遍存在于无机自然办,可见生命中不存在特有的元素。

2)从分子成分看,各种生物除含有70%的水和我种无机化合物外,还含有多种有机分子,如核酸、蛋白质、糖类、脂质和维生素等。

其中葡萄糖、A TP等在各种生物中都是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而蛋白质和核酸竺生物大分子,虽然在各种不同的生物体中有不同的组成,但构成它们的单体却是一致的。

如蛋白质单体包括20种氨基酸,并且者是L型氨基酸,构成各种生物核酸的单体也仅仅是8种核苷酸。

说明各种生物在化学万分上存在着高度的同一性。

2、为什么说化石好像一部生物历史书?答:化石是经过自然办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生活的遗迹。

从时间上看,必须是从全新世之前的地层中挖掘出的才可称之为化石。

根据地层形成的规律,埋藏越深的化石,生物出现的年代越早,因而也就越古老。

由此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物进化过程的时间表,好像一部生物历史书,记载了生物界的系统发展概况,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

3、举例说明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答:物种的形成一般是通过隔离实现的,因为只有隔离才能导致遗传物质交流中断,防止因基因交流而将彼此间的差异淹没,保证群体向各自方向发展,使歧化不断加深,直至新种形成。

另一方面,生物学上差异造成的隔离,也是随着物种的形成而获得的。

以美洲棉尾兔分布为例,在美国东部棉尾兔有8个种,而在西部多山地区则有23个种,说明在多山地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又如蚊子中至少有6个物种之间的隔离属于生态隔离,一些种生活在盐水中,另一些生活在活水中,还有一些生活在静水中。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请从进化过程中新构造的起源、形态结构进化的两方向及进化的总趋势三个方面论述生物形态结构的进化。

答:1)新构造的起源及其在进化中的意义:多功能性是器官发育变异的基础,基因的多效性是新构造、新器官形成的基础。

基因多效性指一个基因控制若干个性状的特征。

在若干个性状中,如果某一性状的影响能够提高选择价值,则这一性状就会得到加强和保留,而其他性状的影响对生存可以没有什么意义,至少不增强适应,但随着环境的改变,原先没有多大适应意义的特征可能对新环境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因而会得到保存和加强。

2)复杂化和简化是形态结构进化的两个主要方向。

复杂化是指形态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方向。

进化的结果使形态结构越来越复杂、精密,功能也越来越完善,完成特定功能的效率越来越高。

如……。

形态结构的另一进化方向是简化,或叫退化。

它是由结构复杂化向简单化的一种演变过程。

如寄生生物……。

3)纵观生物进化的历史,不难看出生物个体形态结构进化的总趋势是复杂性的提高和多样性的增长。

如………。

2、论述并举例说明什么是宏观进化及宏观进化的主要类型。

特化式进化指由于生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从而出现的多方向的分化,表现在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没有质的提高和改变,其进化水平属于同一等级。

可进一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1)分歧(divergence , 趋异)由一个祖先物种适应于不同的环境,向着两个或两个以上方向发展的进化过程。

北极熊是从棕熊发展而来的。

2)辐射(radiation)由一个祖先物种进化产生各种各样不同的新物种,以适应不同环境或生态位,从而形成一个同源的辐射状进化系统。

哺乳类在历史上发生的三次适应辐射,最后一次发生在新生代,从原始的食虫类分化出包括灵长类在内的胎盘哺乳类。

3)趋同(convergence) 指亲缘关系较远的生物在条件相同的环境中,在同样的选择压力下,有可能产生功能相同或十分相似的形态结构,以适应相同的环境条件,这种现象称为趋同。

化石爬行类中的翼龙很像哺乳类的蝙蝠,这就是生物进化中的趋同作用。

1)4)平行(parallelism) 指源于一个共同祖先,但后来适应不同条件产生分歧,之后又遇到了相同的条件,产生了对相似环境的相同适应。

澳大利亚的鹅袋类与大陆的真兽类在形态和生活习性等方面是非常相似的,从一个共同祖先为了适应各种不同条件中,进行了平行进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