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硅酸盐水泥耐久性

硅酸盐水泥耐久性

第11页/共32页
4、抗冻性表示方法
▪ 以试块能经受-15℃和20℃的循环冻融而抗压强 度损失率小于25%时的最高冻融循环次数表示。 次数越多,抗冻性越好。
第12页/共32页
5、影响抗冻性的因素
▪ 1)矿物组成 增加C3S含量,适当增加水泥中石膏掺入量,可 以改善抗冻性。(实际上水泥组成与抗冻性关系 较少)
▪ 对水泥耐久性有害的环境介质 1 )淡水 2 )酸和酸性水 3 )硫酸盐溶液和碱溶液
(浆体组分的溶解和浸析;离子交换反映;形成膨胀性产物)
第15页/共32页
一、浆体组分的溶解和浸析
侵蚀机理
▪ 雨水、雪水、冰川水(软水) ▪ 水泥石中Ca(OH)2溶出; ▪ 水量不多——溶液饱和——溶解作用停止; ▪ 流动的水—— Ca(OH)2不断溶出并带走——水化硅酸盐、
dt
L
dq/dt—渗水速率;A—试件横截面积;Δh—作用于试件两侧的压力差; L—试件厚度;K—渗透系数
K C r 2
ε—总孔隙率;r—孔的水力半径;η—流体粘度;C—常数
第3页/共32页
▪ 抗渗性的大小以渗透系数K 表示抗渗性的高低,K值越 小越好。 (1)孔隙大小: K ∝ r2 (2)空隙率: K ∝ ε
4CaO Al2O3 19H 2O 3(CaSO 4 2H 2O) 8H 2O 3CaO Al2O3 3CaSO 4 32H 2O Ca(OH) 2
硫酸镁腐蚀-双重腐蚀
MgSO4+Ca(OH)2——CaSO4.2H2O+Mg(OH)2 Mg2+还会进入水化硅酸钙凝胶,使其胶结性能变差。
第5页/共32页
第6页/共32页
3、提高抗渗性的措施
▪ 1)适当降低水灰比 ▪ 2)细化骨料过渡区 ▪ 3)施工中加强振捣,采用适宜的养护制度。 ▪ 4)外加剂(减水剂,引气剂)
第7页/共32页
第二节 抗冻性
▪ 1、定义 硬化水泥浆体抵抗冻融循环的能力。
▪ 2、危害 冻融循环是寒冷地区混凝土,尤其是港口混凝土破 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3CaO 2SiO 2 aq 3MgSO 4 nH2O 3(CaSO 4 2H 2O) 3Mg(OH) 2 2SiO 2 aq
第18页/共32页
三、形成膨胀性产物
1、硫酸盐侵蚀
Ca(OH)2+Na2SO4·10H2O→CaSO4·2H2O+2NaOH+8H2O 析晶,体积增大124%,(石膏侵蚀)。如果不析晶,发生如 下反应(硫铝酸盐侵蚀),体积膨胀94%。
水化硫酸盐分解形成低碱性水化产物——转化为无胶结能 力的硅胶、铝胶等。 ▪ 对抗渗性较好的水泥石溶出侵蚀很慢,可忽略。
第16页/共32页
二、离子交换反应
▪ 1、形成可溶性钙盐
▪ 盐酸、硫酸、硝酸、醋酸、蚁酸、乳酸、氯化铵和硫酸 铵等与氢氧化钙反应,形成可溶性钙盐,侵蚀性较强。
▪ 碳酸
Ca(OH)2+CO2+H2O——CaCO3+2H2O CaCO3+CO2+H2O→Ca(HCO3)2 ▪ 结合的碳酸、平衡的碳酸、侵蚀的碳酸 ▪ 水的暂时硬度越大,平衡碳酸较多,侵蚀性小;暂时硬 度大水中所含Ca(HCO3)2会同Ca(OH)2反应形成碳酸钙堵 塞毛细孔。
▪ 2)水泥强度
其他条件相同时,水泥的强度越高,浆体抵抗结 冰时膨胀应力的能力就越强,其抗冻性越好。
第13页/共32页
▪ 3)水灰比 水灰比越小,硬化水泥浆体中毛细孔率越小,孔 径尺寸越小,抗冻性越好。
▪ 4)防止过早受冻 ▪ 5)外加剂
引气剂,减水剂、防冻剂
第14页/共32页
第三节 环境介质的侵蚀
第19页/共32页
▪ 2、盐类结晶膨胀
▪ 水泥石孔中盐类结晶 ▪ 强碱侵蚀(同时结晶膨胀)
2CaO SiO 2 nH2O 2NaOH 2Ca(OH) 2 NaSiO 3 (n -1)H 2O
3C 2 Na 2O Al2O3 4H 2O
▪ 小于1微米的孔隙、凝胶孔 对抗渗透性几乎没有影响
▪ 渗透系数主要决定于毛细 孔率的大小,尤其是大毛 细孔。
第4页/共32页
2、影响因素
▪ 1)水灰比 水灰比越大,孔隙率越大,毛细孔尺寸越大,而 且基本联通,渗透系数越大。
▪ 2)水泥水化程度 龄期越长,水化产物增多,毛细管变得细小,互 不连通,渗透系数越小。
第17页/共32页
▪ 2、形成不溶性钙盐
草酸、酒石酸、氢氟酸及磷酸等于氢氧化钙反应 形成不溶又不膨胀的钙盐,危害不大。
▪ 3、镁盐侵蚀
氯化镁、硫酸镁或碳酸氢镁与氢氧化钙反应形成 可溶性钙盐。水化硅酸钙不断析出Ca(OH)2。
MgSO4 Ca(OH)2 2H2O CaSO4 2H2O Mg(OH)2 MgCl2 Ca(OH)2 CaCl2 Mg(OH)2
➢耐久性:硬化水泥浆体结构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长 期保持稳定质量和使用功能的性质。 ➢影响耐久性的因素
抗渗性 抗冻性 抗蚀性 碱集料反应
第1页/共32页
第一节 抗渗性
▪ 1、定义 硬化水泥石或混凝土抵抗各种有害介质渗透的能 力。
▪ 有害介质 流动水、溶液、气体等
孔隙和裂缝(连通)
第2页/共32页
dq KA h
第8页/共32页
▪ 3、原理 材料有孔且孔隙含水 水→冰体积膨胀9%,结冰压力高达100MPa,当 结冰压力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时,材料开裂。裂 缝的增加进一步增加了材料的饱水程度,饱水程 度的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冻融破坏。反复冻融循环 最终材料崩溃
第9页/共32页
化合水不结冰
吸附水
凝胶水 毛细水
自由水
生成胶结力弱易为碱溶液析出的产物,同时产生结晶膨胀
第20页/共32页
第四节 碱集料反应
▪ 碱集料反应是指当水泥碱含量高时,在有水存在 的条件下,水泥中的碱与集料中的某些活性物质 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水泥石产生膨胀开裂而 破坏的现象。
-78℃才结冰 结冰,影响抗冻性
硬化水泥浆体中水的冰点受水成分和孔径大小的 影响,孔径越小,冰点越低。
第10页/共32页
▪ 结晶压力理论 ▪ 净水压理论
水结冰体积增加,未冻水被迫流动产生静水压。 气孔存在可缓解。
▪ 渗透压理论
毛细孔中水部分结冰,未冻水溶液浓度增大,胶 凝孔中水溶液浓度不变;浓度差引起渗透压,造 成膨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