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竹席》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承担)的工作、主要工作过程)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下达2015年林业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文件,《竹席》(项目编号:20153839-T-432)列为国家标准制定计划。
本标准由全国竹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3)归口。
2、标准制修订的意义竹席是我国主要的传统竹制品之一,也是居民度夏之必备产品。
我国的竹席产品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南、江西、福建等省,产业规模约100亿。
其中浙江省是竹席生产和消费大省,产销量约占国内的65%以上,产值达50亿元以上。
为促进竹席行业整体质量和安全水平的提升,正确引导百姓消费,需要对竹席产品的现行标准进行全面的整合梳理,制订适用于行业健康、规范发展的标准。
目前针对竹席的标准有LY/T 1843-2009《竹席》,该标准经多年执行以来,也存在不足或问题,主要是:竹条韧性、含水率指标不能满足现有竹席生产工艺的要求;胶合强度的检测方法、甲醛释放量的指标以及检测方法、染色牢度问题等均亟需完善。
而GB/T 23114-2008《竹编制品》与实际竹席产品的生产工艺存在一定的脱节,特别是甲醛的检测方法极不合理,其参照纺织品检测甲醛含量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难以科学评价竹席的安全性能。
因此,制订适用现阶段竹席产品的质量标准,有利于统一产品性能和技术要求,明确检验规则和判定原则,为进一步提升和规范竹席产品的生产质量控制,统一产品的质量检验依据、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等,可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3、起草小组(协作单位)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浙江省林产品质量检测站、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林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杭州)、浙江省竹产业协会、安吉县竹产业协会等。
起草小组成员由方崇荣、翁甫金、徐漫平、杨伟明、张宏亮、张建、董敦义。
标准起草分工:浙江省林产品质量检测站负责标准的起草、整体协调和组织工作过程的研讨,对竹席的样品进行试验和相关验证,负责收集整理各有关单位的意见;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负责与相关标准的协调,方法合理性、关键指标科学性的确认工作;浙江省竹产业协会、安吉县竹产业协会、有限公司等负责提供验证的竹席样品及生产工艺与达到指标数据的可行性分析;安吉县竹产业协会负责协调、收集安吉县内主要竹席生产产品质量指标和胶黏剂改性对竹席主要质量指标的影响实验研究,负责提供竹席的样品及生产工艺与指标数据的可行性分析;安吉县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协助负责抽取样品、检测分析及验证对比等,评估设定指标与企业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的合理性。
4、主要工作过程[包括查找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技术资料、企业及市场调研、试验(或验证)及会议情况等]该标准由浙江省林产品质检站副站长方崇荣教授级高工和浙江省竹产业协会翁甫金副研究员共同担任组长。
成员单位由浙江省林产品质量检测站、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全国竹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安吉县竹产业协会、安吉县质检中心以及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竹席相关企业组成(拟邀请省内安吉县15家、余杭2家、丽水1家、东阳2家,省外江西1家、福建1家、安徽或湖南1家;考虑企业类别,综合性床上用品企业2-3家参与,相关胶粘剂企业3家)。
2015年3月15日,在浙江省林产品质量检测站召开第一次起草小组工作会议,确定工作范围,明确职责、任务分工及标准关键技术指标的研究任务。
2015年4月15日标准负责单位组织相关单位在安吉县林业局召开了标准启动研讨会,浙江省林科院、浙江省竹产业协会、安吉县林业局、安吉县竹产业协会、安吉县产品质检中心、安吉县席业商会、孝丰竹凉席行业协会、浙江茂林竹木工艺有限公司、安吉居然雅竹家居公司、安吉航进竹木工艺有限公司、安吉千姿居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安吉席丫丫竹木有限公司、安吉县恒盛竹木有限公司、浙江兔宝宝胶粘材料有限公司、浙江衢州博蓝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等单位的35人参加会议。
第一阶段工作——查阅文献,收集相关资料2015年6月至10月,组织人员收集了本项目涉及的国内标准文献和资料,了解相关检验方法和原理,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和比对,确定了该标准项目的基本方向。
该标准涉及竹席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命名、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其中要求和试验方法是该标准的核心内容。
与本标准相关的标准主要是:LY/T 1843-2009《竹席》、GB/T 23114-2008《竹编制品》,并参照GB/T 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GB/T 17657—2013《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GB 18580-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 18584-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GB/T 19367—2009 《人造板的尺寸测定》等相关标准。
第二阶段工作——企业及市场调研2015年4、11月,先后组织人员实地走访了安吉竹席生产企业、竹席市场,对竹席产品进行了市场调研,了解了其竹席的主要类别、生产工艺、质量检验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内容,确定了该标准项目的适用范围、定义、分类和产品质量控制的主要技术指标。
组织当地竹产业协会、竹席商会专题研讨《竹席》国标的框架内容,广泛征求有关竹席企业的意见。
1)第三阶段工作——形成标准征求意见初稿2016年初,竹席起草小组召开了第二次起草小组会议,结合前期调研情况确定了产品质量控制的具体技术指标,重点就甲醛释放量的样品制备、指标值及检测方法等问题进行研讨,并与安吉县质检中心一起共同取样,并采用不同的甲醛释放量检验方法对产品、原辅材料进行检测评估,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第一稿。
2)第四阶段工作——设备采购及验证试验方法与指标设定2016年8月,在安吉县林业局会议室召开凉席质量讨论会,邀请了安吉县质检中心、主要竹席企业代表、质量负责人约30余人参加。
会议听取了安吉竹席企业有关竹席使用的胶种、制胶工艺以及对凉席产品质量的影响情况汇报,探讨采用甲醛含量还是甲醛释放量指标问题,竹篾条的韧性问题,指标值的确定等问题,并对标准意见稿规定的外观质量、规格尺寸及偏差、含水率、浸渍剥离、篾条韧性、甲醛释放量等项目的验证试验情况进行了通报,质量较好的产品能通过验证试验,表明标准意见稿中规定的指标合理。
3)第五阶段工作——分析总结,形成意见第二稿为了能使竹席国家标准的指标科学合理,省林产品质检站结合2015年全省开展的“你点我检”竹席项目基础上,开展了竹席产品质量调研工作,走访了浙江省内及周边的福建、江西、湖南、安徽等省有关企业,实地收集意见;2016年8月,竹席起草小组将送审初稿交由安吉县竹产业协会征求各重点企业的意见。
安吉县竹产业协会经过认真分析讨论,与德清德华集团胶黏剂公司等开展低醛胶粘剂应用试验,安吉县竹协向起草小组出具了关于竹席国家标准关键指标修订建议的报告(安竹协【2016】7号)。
起草小组进行认真分析,并结合2017年竹席专项监督抽查和质量比对工作,重点对甲醛释放量等安全指标进行验证试验,按GB/T 1.1-2009和GB/T 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与国家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要求,在统计、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完善起草标准征求意见第二稿。
2017年8月25日,在安吉县美林度假酒店专门召开竹席产品质量研讨会,期间召开第三次标准起草工作研讨会议,邀请科研机构、质检机构和生产企业的代表对标准进行逐条评审。
会后标准起草小组对与会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认真讨论和分析,并进行进一步的验证试验,结合分析及验证试验情况于2017年10月初完成了送审稿。
4)第六阶段工作——再验证,形成编制说明和征求意见汇总表对安吉竹席集聚区部分企业提出针对强制性标准GB18580-2017的担忧,本标准起草小组决定再次结合2018年专项监督抽查和质量比对工作,实施对甲醛释放量指标的气候箱法验证。
共抽取116批次产品按常温、摸拟高温进行干燥法进行甲醛释放量检测,同时随机抽取30批次竹席采用GB18580-2017规定的1立方气候箱法检测甲醛,与相应的干燥器作比较。
以评估标准指标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合理性。
2018年9月,组织相关科研机构、质检机构和生产企业的代表对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研讨,形成对外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2018年11月,全国竹藤标委会将《征求意见稿》发送至75个单位,收到回函的单位共8家。
起草小组对外部征集到的意见进行了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采纳了条建议(详见附表1),并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形成送审稿。
二、标准的编制原则和标准的主要内容(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标准时的新旧标准主要技术指标的对比及修订的主要内容说明1、标准编制原则按照GB/T 1.1-2009(和GB/T 20000.2-2009-采标时可提及)给出的规则,遵循科学性、先进性、适应性原则编制起草本标准。
1.1科学性原则本标准的编制遵循科学性原则,对竹席生产企业、相关重点产区和市场做了充分的调研,在分析产业产品结构特点的情况下、在充分征询企业、消费者、检测机构、行业协会等多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确立各项技术指标和检验方法,确保了标准制订的科学性。
1.2先进性原则本标准遵循先进性原则。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到GB 18580-2017《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T 17657—2013《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LY/T 1843-2009等标准的关联性和先进性。
针对现阶段竹席产品的特点,制订了浸渍剥离、甲醛释放量、色牢度等指标要求。
尤其是广受社会关注的甲醛释放量,针对性开展了多方法、多维度和加严检测等工作,较好地对竹席的安全性要求作出控制与评价,对提升和确保竹席安全质量先进性有着重要作用。
1.3适应性原则本标准的编制遵循适用性原则。
制订过程充分考虑了竹席质量评价、使用要求,有利于生产企业、检测机构对产品质量的检验评价,又考虑消费使用的核心需求,从更好地服务竹席企业、促进品质提升、推动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确立标准的整体框架。
2、标准制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根据标准编制的不同阶段依次增加即可,不需修改前一阶段内容)①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竹席类产品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用竹条(或竹丝)、竹块等单元编织而成的席子。
也适用于其它背衬材料与席子复合后的产品。
②规范性引用文件包含了5个引用文件:GB/T 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17657-2013 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GB 18580 -2017 室内装饰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 18584-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GB/T 19367.1-2003 人造板板的厚度、宽度及长度的测定③术语和定义3.1竹席bamboo mat,cushion and carpet以竹条(丝)、竹块、竹篾等竹材单元为主要构成单元,通过编织加工而成,背面可贴覆纱布、纤维素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或其他增强材料,四周可用装饰包边布缝制,供人体卧躺用的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