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例2、例3)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例2、例3)
1 3
+
3 8
=((83))+
1 3
指名回答,把想法说清楚。
1+ 4 27
+3 7
=
1 2
+(
4 7
+○
3) 7
7+3 12 5
+
5 12
=( (35))+(((172))+○((152)))
2. 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51 7 1
1 2 1 2 17
6 12 12 2
3 7 5 3 35
学生在本上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汇报时说清简算的依据。
三、巩固运用,实践创新
1. 一杯纯牛奶,乐乐喝了半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了热水。 又喝了半杯,觉得还是有些凉,就又兑满了热水。又喝了半 杯,就出去玩了。他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多少杯水?
学生独立完成,可以借助画图法,和推理法思考。
一共喝的纯牛奶: 1 + 1 + 1 = 7(杯)
2
4
8
8
一共喝的水:1 + 3 = 5 (杯)
一杯纯牛奶,乐乐喝了半杯后,觉得有些凉,
就兑满了热水。又 喝了半杯,就出去玩了。他
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多少杯水?
2. 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预设1:乐乐一共喝了两次牛奶,第一次喝了 1 杯,第二次喝
了兑水后的 1 杯。
2
2 预设2:第二次喝的纯牛奶比第一次少。
预设3:第二次喝的纯牛奶可能是 1 杯。 4
有一半的纯奶和一半的水,所以剩下的纯奶是
1
2 杯,所以喝
了 3 杯纯牛奶是正确的。)
4
4
2. 解决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
(预设:每次喝的半杯中都是剩下纯牛奶的一半,第一次喝的是 整杯纯牛奶的一半,第二次喝的是剩下半杯纯牛奶的一半。)
3. 关键步骤利用了什么知识? (预设:分数的意义、分数加减法、画图法等知识。)
4. 验证规律。 (学生动手计算验证,然后汇报结果相等的结论。教师随即 在○中板书出“=”)
二、猜想验证,探索规律
5. 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也可以在分 数中使用.)
6. 小结: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利用运算定律 可以使一些分数计算变得简便。
二1. 、出示合例作3。交流,探究新知
1 4
1
5
3
12
1
1
1
6
2
12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98页“做一做”,第2题; 第100页练习二十五,第5题; 第101页练习二十五,第7题。
预设4:问题是:乐乐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可以用第一次
加上第二次来解答。)
3. 到底第二次喝了多少纯牛奶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二)分析与解答
1. 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给每人提供一张长方形的纸来表示这杯纯牛奶,让学生动手 画一画,分一分。)
2. 学生组内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搜集学生资源,为下一环节的集体研讨做准备。)
4
8
8
2. 一杯纯牛奶,乐乐喝了 1 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了热
5
水。又喝了半杯,就出去玩了。他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
多少杯水?
一共喝的纯牛奶: 1 + 2 = 3 (杯)
5
5
5
一共喝的水: 1 (杯)
10
三、应用规律,巩固深化
1. 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 +○ 2 = 2 + 1 4 55 4
1 把 4奶份是,2 1平其杯均中,分的水成1份2是份就1,是杯就14。是。把第“二1次 1 = 3 (杯)。 24 4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三)回顾与反思
1. 我们利用画图法得出的结论到底对不对呢?可以怎样检验?
(预设:可以从剩下的半杯兑过水的奶考虑:剩下的 1 杯中
3. 修一条5千米的水渠,第一天修了1 1 千米,第二天修了1 3 千米,
还剩多少千米没有修?
4
4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汇报时说清简算的依据。
三、应用规律,巩固深化
5. 思维训练 请将 1 、 1 、1 、 1 、 5 和 1 填在圆圈中,使每条线 12 6 4 3 12 2 上的三个数的和都相等。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二)分析与解答
3. 组织研讨。
第一次喝完后, 剩 1 杯纯牛奶。
2 喝了 (1- 1 )杯。
2
加满水,纯
牛奶还是只 有原来的 1
2 杯。
又喝了加满水后的 1 ,也
就是把
1
2 杯的纯牛奶再平
2
均分成2份,喝的纯牛奶就
是其中的1份了。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二)分析与解答
水 奶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例2)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简算的依据。
53+36+47 1.5+3.8+6.2
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出加法运算定律的字母表示形式。) 3. 教师板书:
加法交换律:a+b=b+a 4. 追问加:式法中结的字合母可律以:表示(什a么+数?b)+c=a+(b+c)
(预设:整数、小数、分数) 5. 揭示课题:我们知道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适用于整数和小数,
是否也适用于分数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板书课题)
二、猜想验证,探索规律
32 23
21 3 2 13
75 57
34 4 3 44
2. 大胆猜想一下○里应该填什么符号? (预设:等号)
3. 说说你这样填的理由。 (预设:第一个算式左右两边的数都一样,就是交换了位置, 很像整数中的加法交换律;第二个算式只是改变了加的顺序, 很像加法结合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