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联知识及训练(中考必备—教师版)

对联知识及训练(中考必备—教师版)

对联1.对联,也称“楹(yíng)联”“对子”,是一种由字数相同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义完整的文学形式。

它发源于我国古诗的对偶句,始创于五代时期,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对联的形式工整,平仄协调的特点是一字一音,音形义统一的汉字特色的体现,所以,对联是汉语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我国民间,对联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过年时家门上贴春联,商店开业时门上挂对联,以及娱乐时的对对联游戏。

对联的长度不定,短的可以只有一两个字;长的则可达几百个字。

悬挂的时候通常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对联的特点:对联既要用诗一般精练的语言表达完整统一的语义,又要以工整巧妙的形式和优美和谐的韵律来体现。

形式工整和韵律优美是对联最突出的特点。

2.对联的形式上联:第一句,叫出句,也叫出联。

如“春到崤山风送缦” 下联:第二句,叫对句,也叫压联。

如“花开函谷雨飘香”横额:也门横批。

如“福星高照”。

(多分句组成的对联种,每一分句的尾字称为“句脚”,最后一个分句的尾字称为“联脚”。

上下联各有一句的对联,尾字一般称为“联脚”。

)3.对联的写法与贴法。

对联横写时,上联在上,下联在下;对联竖写或悬挂、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对联可以不加标点符号,加标点符号时,如上下联各有一句,则上联通常标逗号,下联通常标句号;多分句时,上联联脚通常标分号,下联联脚通常标句号。

4.对联的几个要素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②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

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如“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各个词语一一对应。

③结构相应,句式一致。

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

如“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均为主谓结构。

④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含意须互相衔接,但不能重复,比较常见的有互补关系,对立关系,承接关系。

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失去,两者不照应、贯通,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

⑤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平仄是指中国诗词格律中用字的声调。

一般讲,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即通常所说“仄起平收”。

其他的字,七言讲究一、三、五字不论,二、四、六字分明(所谓分明,是指上下联平仄相对声,本句平仄相间);其他字数的对联可参照斟酌,但上联结尾不能出现三字连仄,下联结尾不能出现三字连平。

如“漏网之鱼,世间时有;脱天之鸟,宇尚无。

仄仄平平,仄通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

5.对联的分类按使用目的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属于节令联,与节日、时令有关的对联。

“日临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风起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包含了:端午、清明、重阳、大寒、霜降、小雪六个节令名。

)比如:福如东海深寿比南山高术精业亦精,名士名医随客唤;人寿己也寿,仙桃仙逐年载。

(给医生祝寿)比如: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大圆小圆同心圆心心相印,阴电阳电异性电性性互吸。

(数学物理老师结合)1234567 ABCDEFG OK横批通常指为了悼念已经过世的人的对联比如: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鲁迅好友在他死后作的)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未死;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良师。

用于祝贺乔迁之喜用的对联。

比如: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比如:弦中参妙理,曲里寄幽情。

(乐器店,概括里乐器修身养性,传情达意的特点。

)酒香十里,招客举杯邀明月;饭堂一悦,引人挥箸唱春风。

(酒馆,邀明月对唱春风,大手笔)比如: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醉翁亭的对联。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

(荷樵和听琴均未钟子期。

)比如: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按艺术特点分:如: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如: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如:当归方寸地独活世人间如: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分瓜切片,竖八刀横七刀同音异字:童子打桐子,桐子不落,童子不乐麻姑吃蘑菇,蘑菇真鲜,麻姑真仙同字异音: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如: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一马陷足污泥,老畜生怎能出蹄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匹马隐身泥,看畜生怎样出蹄。

(唐国忠和给白出对联,败下阵来。

)如: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秀山轻雨青山秀香柏古风古柏香如: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清代文学家纪晓岚一天去喂养家雀,将砖墙挖一深洞,喂饱家雀后便将它送回洞,堵上砖头,以防飞走。

后来,被石先生(他的私塾老师,是个非常古板的老学究)发现,便把家雀摔死,仍旧送回洞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细羽家禽砖后死。

当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它已经死了。

心里正在疑惑,忽见墙上有一对联,他断定这是石先生所为,于是续写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

石先生见了大为恼火,手执教鞭责问晓岚。

晓岚从容不迫地解释说:“我是按着先生的上联套写的。

有‘细’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有‘砖’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有‘生’。

所以,我便写了‘粗毛野兽石先生’,如您认为不应这样写,那就请先生改一下吧!”石先生捻着胡子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满意的下联,最后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扔下教鞭,拂袖而去。

]练习题————(卷 2014 ):【妙联拾珠】1对联很精妙。

老师将天一阁的一副对联“石潭白鱼出没,草屋老树相因依”隐去一字,请你选择正确的一项,补全上联,使之表现出鱼儿无拘无束的情态。

()(2分)bA、相B、自C、急D、少2(2013年·省市)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任选一题3分)(1)上联:为人要勤,勤能筑起通天路;下联:。

答案:做事戒懒,懒会关闭成功门(2)小明去旅游,恰逢旅游局征集各景区的宣传对联。

其中,一句“黄花岗前看黄花,花开报秋至”的上联引起了小明的兴趣,但他一时并没有想出合适的下联。

次日清晨,小明来到了白云观游玩,他望着白色的云雾渐渐散去,太阳徐徐升起,立刻对出了下联:白云观里望白云,雾散见日升。

2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

(4分)古典名著的回目多对仗工整、容丰富,且不同名著之间也可对仗。

如:以《西游记》中的“黄狮精虚设钉钯宴”为上联,可用《红楼梦》中的“白玉钏亲尝莲叶羹”作下联。

现有一个上联:猛飞智取瓦口隘。

说的是飞饮酒,假作贪杯轻敌,引郃来战,又暗派兵将断郃后路,并反劫三寨的故事。

请你从下列词语中选择相关容,对出下联。

并简述其故事情节。

花和尚唐三藏野猪林火焰山路阻败走大闹下联:故事情节示例1:花和尚大闹野猪林故事情节:林冲被高俅陷害,发配,途经野猪林。

两位押解差役受高俅指示,欲害林冲性命。

鲁智深一路暗中保护林冲至野猪林,在关键时刻救下林冲。

示例2:唐三藏路阻火焰山故事情节:唐僧师徒西去取经,来到火焰山前,酷热难当,无法前行。

悟空借来芭蕉扇,扇灭大火,才得顺利西行。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对《西游记》和《水浒传》两部名著的考查,考查不太浅显,也算是较为深入.如果没有真正读过或是看到过(听说过)就很难对出下联。

因为是对联类题目,相对而言,增加了一些难度。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

4阅读下列对联故事,你能把最后一副对联写出来吗?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

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

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

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

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富豪气得目瞪口呆。

最后一副对联是: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5.选一选——梨花院落溶溶月( c )A带水芙蓉点点雨 B榆英临窗片片雪 C柳絮池塘淡淡风 D丁香初绽悠悠云6.改一改——冬去春来千条柳迎风绿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前(将“前”改为“香”)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野马易放难收(将“野”改为“走”)7.填一填——灵渎走双龙岸直疑银汉落低望江水绕晴川向那东海仙踪杳孤鹤隔江但有白云白云送黄鹤对着晴川飞来说明:对联的下联不是唯一,用词也是一样,只要符合规则都算对(夹来流去仰观)8.读一读悟一悟愈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东坡说: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板桥说: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林则徐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说: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蒲松龄说: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祖国语言博大精深。

请参加“走进对联”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小组合作,搜集资料,介绍对联。

下面是王芳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请你选择可用资料,写一段介绍对联的文字,不少于80字。

(4分)资料:①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

②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非常严格。

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

③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

④对联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⑤关汉卿、马致远、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⑥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

⑦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

律诗既讲究平仄、押韵,又讲对仗。

活动二:同学们收集了不少对联,要在校刊上刊载,请你把下列对联按春联、婚联、挽联、行业联的顺序排列。

(2分)①红莲开并蒂彩凤喜双飞婚②白雪抚人片片醉红梅舒枝点点春春③百草回春争鹤寿千方着意续松年行业④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挽正确的顺序是:活动三:交流发言。

写出自己最欣赏的一副对联(试卷上的除外,写律诗中的颔联或颈联也可),并做赏析。

(4分)对联:赏析:活动一:(4分)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它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

它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

活动二:(2分)②①④③活动三:(4分)所选必须是对联(写律诗中的颔联与颈联也可)。

要能赏析出所选对联的特点。

(对联1分,分析3分)示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赏析: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

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

对仗工整,叠词运用巧妙。

10.班级语文课外学习小组举行“走进对联”主题活动,请你参与:(1)以下是一家青少年图书馆大门前悬挂的一副对联,请你把它补充完整:上联:萃古今之著作下联:(答案:聚中外之华章)(集中外之篇章)(2)王芳同学搜集到了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莲子心中苦”,下联是“梨儿腹酸”,这副对联表面是写食物的味道,实际上还暗含之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