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对从业人员有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 章制度给予处分的处罚。无论任何人,造 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 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三十八种违法行为
《安全生产法》明确了政府、生产经营 单位、从业人员和中介机构可能的38种违 法行为(具体见《安全生产法》第六章)。
从业人员八项权利、三项义务
八项权利: ①知情权,即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职业卫生技术标准有: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90;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1985; 《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 《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1997);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等。
安全技术标准可分为:职业卫生技术标准和安全技术 标准两类。
安全技术标准有: 《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GB11652-89; 《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50161-92;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1-93;
◆安全生产管理法规 ◆安全生产技术法规 ◆职业卫生技术法规
按安全生产內容划分
法规、标准体系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
地方法规 地方规章
技术标准












1、专门的安全生产法律
《安全生产法》 《矿山安全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 《职业病防治法》
2、其他法律中有关安全生产条文
《刑法》 中有关安全生产条文 《劳动法》中有关安全生产条文 《消防法》中有关安全生产条文 《民法通则》中有关安全生产条文 《乡镇企业法》、《工业企业法》、《工会法》、《电力法 》、 《建筑法》等许多法律中有关安全生产条文。
4、安全生产 执法原则
1)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的原则
2)合法、公正、公开原则 3)惩戒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联合执法的原则 5)依据事实、尊重科学原则
二、安全生产法规的组成
按层次划分
◆宪法中有关安全生产内容 ◆有关安全生产专门法律 ◆国务院颁布有关安全生产行政法规 ◆国家部、委、办、局颁布有关安全生产行政规章 ◆地方人大、政府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法规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四、安全生产法规主要内容
数字解读《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共七章九 十七条,于2002年的11月1日正式实施,是我 国安全生产领域第一部综合性法律。
三大目标
《安全生产法》的第一条,开宗明 义地确立了通过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实现 如下三大基本目标:保障人民生命安 全和健康,保护国家财产安全,促进 社会经济发展。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5、国家安监总局的行政规章,主要有:
7)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8)《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2006年12月22日第11号令 9)《〈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
2007年7月3日第13号令 10)《安全生产行政复议规定》 2007年9月25日 (第14号令) 11)《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国家安监局15号令) 12)《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局16号令)
3
、 经
国际劳工组织在历届劳工大会上通

过的公约有185个。经我国人大批准的
国 政 府
仅有23个,如《建筑业安全健康公约》 (第16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

公约》(第170号)《职业安全和卫生及
准 的
工作环境公约》(155号)《预防重大事

故公约》(第174号)《矿山安全与卫生
际 公
公约》(176号)等
四个责任对象
《安全生产法》明确了对我国安 全生产现有责任的各方,包括以下四 个方面:政府责任方,即各级政府和 对安全生产有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 生产经营单位责任方;从业人员责任 方;中介机构责任方。
安监部门三大职权
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安全监 督检查人有以下三项职权:第一是现场调 查取证权,即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可以 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现场调查,单位不 得拒绝。第二是现场处理权,即对安全生 产违法作业当场纠正权;对现场检查出的 隐患,责令限期改正、停产停业或停止使 用的职权。
安全技术标准有:
《炼铁安全规程》AQ2002-2004; 《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04;
《涂装工程安全设施验收规范》 AQ5201-2007;
《机械压力机 安全使用要求》AQ7001-2007等。
9002—2006等。
常用安全标准: 基础标准
耐油手套 AQ6101-2007( LD34.1-1992 ); 耐酸(碱)手套 AQ6102-2007 (LD34.2-1992); 焊工防护手套 AQ6103-2007 (LD34.3-1992); 防X线手套 AQ6104-2007 (LD34.5-1992); 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 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 安全验收评价导则AQ8003-2007。

4、国务院颁 布的行政法规
1)《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2001年302号令)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年591号令) 3)《使用有毒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2001年352号令) 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年549号令) 5)《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年397号令) 6)《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第三是查封、扣押行政强制措施权,其对象 是安全设施、设备、器材、仪表等;依据是 不符合国家或行业安全标准;条件是必须按 程序办事、有足够证据、经部门负责人批准、 通知被查单位负责人到场、登记记录等,须 在15天日内作出决定。

二十三种处罚方式
《安全生产法》明确了对相应违法行为 的处罚方式:
对政府监督管理人员有降级、撤职的 行政处罚;
6、浙江省人大和政府颁布法规主要有:
1)《浙江省查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规定》 2)《浙江省实施矿山法办法》 3)《浙江省实施消防法办法》 4)《浙江省道路客运安全管理办法》 5)《浙江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6)《浙江省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 7)《浙江省关于切实加強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8)《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
七项基本法律制度
《安全生产法》确定了我国安全生产的 七项基本法律制度: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 度;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制度;从业 人员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制度;生产经营单 位负责人安全责任制度;安全中介服务制 度;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事故应急救 援和处理制度。
四种监督方式
《安全生产法》是明确规定了我国安 全生产的四种监督方式:第一是工会民 主监督;第二是社会舆论监督;第三是 公众举报监督;第四是社区报告监督。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一、法规的基本概念
1、安全生产法规的定义
是指国家为了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的安 全和健康,以及保障生产安全所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法律规范。
2、安全生产立法意义
(一)是在安全生产领域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 (二)是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需要 (三)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需要 (四)是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行为的需要 (五)是预防和减少事故的需要 (六)是制裁安全生产违法犯罪的需要
安全技术标准有:
《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2-93;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4053.3-93; 《固定式工业钢平台安全技术条件》GB4053.4-93; 《机械安全 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和制造的
一般要求》(GB/T8196-2003);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 6222-2005; 《炼钢安全规程》AQ 2001-2004;
(AQ3013-2008)
《棉纺织企业安全生产规程》AQ7003-2007等。
常用安全标准:
基础标准 主要有:《安全标志》GB2894-96;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16179-1996); 《安全色》GB2893-2001; 《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志》
GB7231-2003; 《用电安全导则》GB/T 13869-1992;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91;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3、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它不安全因素 时,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 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企业负责人六项责任
《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的 安全生产责任作了专门的规定: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 规程; 3、保证安全生产投入;
3、安全生产法规的性质
一定的強制性。一切有关的企业、机关和人员都必须 严格遵守,认真执行。
一定的规范性。规范政府部门、企业、相关人员在生 产劳动过程中禁止怎样行为、应该怎样行为、必须怎样 行为的行为规则。
一定的科学性。 一定的稳定性。安全生产法规所规定的条文是规范化、 法律化、定型化的不能随意更改,更不能朝令夕改。
三、安全生产标准
1、根据《标准化法》的规定分为:
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安全与环保标准极大多数为强制性标准
2、根据标准颁布的机关不同可分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