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NPC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石化公司企业标准Q/CNPC旋风分离器2009-XX-XX 发布2009-XX-XX 实施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工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2)1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制造通则 (3)4技术要求 (3)5检测规则 (4)6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5)7•附录:质量控制检验卡 (6)、八—前言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机械厂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技术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机械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旋风分离器技术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催化裂化装置用旋风分离器的制造、安装、验收和运输等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炼油催化装置用各种旋风分离器(多管式第三级旋风分离单管除外)。
根据反应再生系统设备中两大器大型化均势,旋风分离器设备且一般由同一个施工单位进行分片预制、现场组装的实际,标准中有关分片现场组对的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中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SH3531-2003 隔热耐磨衬里技术规范SH3504-2000 催化裂化装置反应再生系统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JB4708-2000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T4709-2000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GB985.1-2008 气焊、焊条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GB/T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JB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3 制造通则3.1 除执行本标准外,旋风分离器应符合《钢制压力容器》GB150 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有关规定。
3.2 旋风分离器除本标准要求外,当设计文件有特殊要求时,还应按设计文件执行。
3.3 制造厂对设计文件的任何修改与变更,必须事先经设计单位的书面同意。
3.4 旋风分离器衬里锚固件的施工及验收应符合《隔热耐磨衬里技术规范》SH3531 的有关规定。
3.5 旋风分离器的材料应符合设计图样要求,并具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其检验项目及技术指标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进口材料应符合订货合同规定。
4 技术要求4.1 一般规定4.1.1 旋风分离器本体的所有曲面均应光滑连续、外形规整,没有明显凹凸不平。
4.1.2 对接焊缝均应采用GB985 中双面焊的全焊透结构形式,在不能进行双面焊的地方,必须采用全焊透工艺,且其内壁不得形成焊瘤。
4.1.3 焊缝成形后,应按图纸和本标准的要求作无损检测,凡超过标准所允许的焊缝缺陷,应按要求铲除并重新进行焊接,同一部位焊缝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
4.1.4 对无衬里的旋风分离器,内壁必须光滑,凸出母材内壁的焊缝应磨去,所有缝与母材均应圆滑过渡。
4.1.5 带单层耐磨衬里的旋风分离器,因内壁需敷设龟甲网,焊缝余高要求小于0.5mm。
4.2 旋风分离器本体制造、衬里和防护4.2.1 锥段上纵焊缝不得多于两条,如钢板尺寸有限可将锥体分两段制造。
4.2.2 衬里后直径小于或等于500mm 的部件宜设计成分段,分段长度宜为1000mm, 各段端应采用承插结构。
龟甲网双层衬里应设置挡板与承插衬套,无龟甲网单层衬里应设备承插衬套,接口处衬里最大间隙宜为6mm。
4.2.3 各部件组对焊接后,在接口焊缝处敷设龟甲网,龟甲网带宽大于150mm ,并与各部件中的龟甲网焊牢。
4.3 旋风分离器与外部附件的焊接4.3.1 固定在旋风分离器上的外部附件须在衬里施工前焊接完毕。
4.3.2 顶部和进出口处的加强筋板,宜采用连续焊焊于旋风分离器壳体上,但焊缝不得相交,若相交应将筋板割成豁口,以躲开焊缝。
4.3.3 旋风分离器承重支耳必须采用全焊透结构,焊前支耳的位置必须仔细核对。
4.4 旋风分离器制造及安装公差4.4.1 旋风分离器任意截面的圆度公差值不得大于2mm 。
4.4.2 矩形出入口对应边的平行度公差值及相邻边的垂直度公差均不得大于2mm。
443旋风分离器组装后,气体出口管与筒体直段的同轴度公差值不大于①3mm,且与筒体锥段、灰斗直段的同轴度公差值均不得①4mm大于。
4.4.4旋风分离器总长的极限偏差为土8mm,同一装置中同一级任意两个旋风分离器总长之差不得超过6mm。
4.4.5 一、二级旋风分离器接口处端面与接口管轴线垂直,其垂直度公差不大于 1.5mm。
4.4.6 各级旋风分离器在装入反应(沉降)器、再生器内组装前,应在平台上放样预组装, 并做好标记,预组装时的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a. 与基准面平行的同一平面上一、二级旋风分离器的圆心距离的极限偏差为土2mm。
b•—、二级旋风分离器在平台上放样的圆心与平台放样中心距离的极限偏差为土3mm。
4.4.7旋风分离器在设备内安装找正后,与安装基准面的垂直度公差不大于①5mm,一级旋风分离器入口标高的极限偏差为± 5mm。
4.4.8 旋风分离器吊耳中心到旋风分离器本体主轴线距离的极限偏差为±3mm。
4.4.9 旋风分离器的其余尺寸公差应符合GB/T1804-2000 中V 级规定。
旋风分离器蜗壳包的极限偏差为±5°。
立管式三级旋风分离器上下隔板安装时方位允许偏差为5mm(沿周向测量)。
上下隔板间对应管孔应同心,同轴度允许偏差为① 2mm。
卧管式三级旋风分离器分离单管的定位点应在同一水平面内,水平度允许偏差为5mm,相邻分离单管夹角允许偏差为0.25°,分离单管与水平面的倾角允许偏差为0.25°。
分离单安装时,根据其压降试验值,相邻单管的压降应接近,对于立管式三旋,应将压降较大的分离单管布置在内圈, 压降较小的分离单管布置在外圈;对于卧管式三旋, 应将压降较大的分离单管布置在上层,压降较小的分离单管布置在下层。
5 检验规则5.1 内置旋风分离龟甲网安装前,应按JB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规定对设备壳体对接焊缝作20%勺射线检测,合格级别川级。
同时所有对接焊缝和角焊缝进行煤油试漏检查。
5.2承受内压的的外置旋风分离器,在衬里施工前应按JB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规定对设备壳体对接焊缝作100%射线检测,合格级别II 级。
所有角焊缝应进行炼油试漏检查。
5.3 已衬里后供货的旋风分离器尚应检查衬里的质量, 衬里质量应符合《隔热耐磨衬里技术规范》SH3531的有关要求。
5.4 制造厂质量控制检验a. 每台旋风分离器必须有一份完整质控检验卡,质量检验项目见附录。
b. 每台旋风分离器应由制造厂质控检验员进行100%目测检查,并将结果记入检验卡。
c. 制造厂在制造旋风分离器的过程中,应对材料准备、成形、组装、焊接、无损检测、龟甲网的安装和试漏等环节进行严格检查,并对每项作出详细记录。
d. 每台旋风分离器的几何尺寸按附录表1 或表2 所列内容进行逐项检查。
e. 每台旋风分离器的龟甲网和衬里按附录表4 所列内容进行逐项检查。
5.5 气密性试验5.6.1 旋风分离器安装后应随系统一起,对其进行气密性试验,并作详细记录。
试验时,应借助 C 型卡、管卡、楔形卡或其它措施,用盖板或垫片将各开口进行密封。
562通过调整供风系统压力,保持旋风分离器内压力0.02MPa(表),保压时间至少30min ,有肥皂水检查各焊口和连接处,如有泄漏,必须进行修理,并重新进行试验,直到不漏为止。
6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6.1 旋风分离器出厂应填写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和旋风分离器说明书(设计温度、设计压力、入口面积、入口流速、介质、容器类别等)。
6.2 根据旋风分离器的种类,对其做标志,若为压力容器,还需设置铭牌。
6.3 经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验收剑合格后,带隔热耐磨衬里的外旋风分离器外壳需涂防油漆。
6.4 需经海运的旋风分离器应涂防护油,并用防水布包严,以防海水浸蚀。
6.5 制造厂发货前应采取保证设备在运输途中稳固牢靠的包装措施。
6.6 设备在安装前存放应保证干燥通风,防止受潮。
建设单位附录1 质量控制检验卡制造丿图号零件标记表1 一级旋风分离器质量控制检验卡II 尺寸I 工序检查明细表合格不合格 返修组 装焊 接无损检测清 洗油漆打标记装运准备图纸 实际 合格 不合格 返修ABCDEFGHIJKLMNPQ合格 不合格 日期授权检验员签名 制造厂 一级旋风分离器质量控制检验卡表2二、四级旋风分离器质量控制检验卡制造丿-图―号^零件标记检查明细表合格 不合格 返修组 装焊接无损检测清 洗油漆打标记装运准备I 工序T、四级旋风分离器合格 不合格 日期图纸 实际 合格 不合格 返修ABCDEFGHIJII 尺寸授权检验员签名制造厂 建设单位制造厂图号零件标记授权检验员签名合格不合格 日期制造厂建设单位旋风分离器支耳工序检查明细表合格 不合格 返修组 装焊 接无损检测清 洗油漆打标记装运准备II 尺寸图纸 实际 合格 不合格 返修ABCD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