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词释义】:柴,读作zhài,同“寨”。
用于防守的栅栏、篱笆
但:只。
返景:夕阳的回光返照。
景,读作yǐng,
同“影”,这里指日光。
复:又。
青苔:深绿色的苔
藓植物,生长在潮湿的地面上。
【古诗意思】:空旷的山中看不见人,只是能听见说话的声音。
夕阳
的光线射入深林,重新照映在青苔之上。
【作者简介】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
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
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
等。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境,飞在青云端。
【注词释义】:朗月行:为乐府古题。
呼:称呼。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古诗意思】: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叫作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
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作者简介】: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号青莲居士,唐朝著名诗人,今存990多首
诗歌,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李白是我国文学
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中国最著
名的诗人之一,有“诗仙”之称。
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词释义】: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县北,山上旧有敬亭。
闲:悠闲。
两不厌:诗人把山拟人化了,觉得自己与敬亭山互相看
不够。
厌,满足,厌倦。
【古诗意思】:成群的鸟儿高飞无踪影,一片云儿独自飘去悠然。
和我终日相对却看不够的,只有闲静的朋友敬亭山。
【作者简介】: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号青莲居士,唐朝著名诗人,今存990多首
诗歌,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李白是我国文学
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中国最著
名的诗人之一,有“诗仙”之称。
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
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注词释义】:秋浦:在今安徽贵池西南,那里有秋浦河。
缘:因为。
个:这样的意思。
秋霜:形容头发像秋霜一样的。
【古诗意思】:白头发已经长到了三千丈长,因为忧愁才有这样长。
不知镜子中的我啊,从哪里来的满头秋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