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化学12月月考试题可能用到有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K-39 Ca-40 Mn-55 Fe-56 Cu-64 Ba-137一、选择题7.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氨气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B. 二氧化硫是一种常见的漂白剂,常用于加工食品使食品增白C. 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发电装置,其能量转化率可达100%D. 常温下,铁与浓硫酸不反应,常用铁质容器盛放浓硫酸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不可能存在同分异构现象B. 乙烯能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其反应原理不相同C. 福尔马林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可用浸制动物标本D. 分子式为C4H10O的有机物与金属Na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9.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工业上N2与H2合成NH3,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B. 向1.50mol/L的硝酸铵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至中性,水的电离程度减小C. 密闭容器中2molCO与1molH2O(g)充分反应达平衡后,增大压强CO的反应速率加快D.SO2与O2催化氧化成SO3是一个放热过程,450℃左右的温度比室温更有利于SO3生成10.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是()ZX;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Y、G的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可作水消毒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元素M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G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弱B. 化合物Z2M、MY2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C. ZX与水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 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X<Y<Z<M<G12.室温时,向100ml0.1mol/LNH4HSO4溶液中逐滴滴加0.1mol/LNaOH溶液,得到溶液PH与NaOH 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假设溶液的体积有加和性)。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ab段和bc段发生的离子反应一定不同B. 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c点C. 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C(Na+)>C(NH4+)>C(SO42-)>C(H+)=C(OH-)D. NH4+的水解平衡常数K h的数量级为10-1013.一种新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可用于污水净化、海水淡化,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为电池的正极B. 海水淡化的原理是:电池工作时,Na+ 移向左室,Cl-移向右室C. 处理NO3-的电极反应为:2NO3-+6H2O+10e-=N2↑+12OH-D. 若用C6H12O6表示有机物废水中有机物,每消耗1molC6H12O6转移6mole-26.(15分)高锰酸钾是一种典型的强氧化剂,热分解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完成下列填空:I . 已知:①MnO2(s)=Mn(s)+O2(g) ΔH=+520kJ/mol②S(s)+O2(g)=SO2(g) ΔH=-297kJ/mol③Mn(s)+2O2(g)+S(s)=MnSO4(s) ΔH=-1065kJ/mol(1)固体MnO2和二氧化硫气体反应生成MnSO4固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II .草酸钠滴定法测定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涉及到的反应:C2O42-+2H+→H2C2O4(草酸)5H2C2O4+2MnO4-+6H+→2Mn2++10CO2↑+8H2O(2)上述反应在75~80℃进行比较合适,当加热温度大于90℃时,会导致草酸钠消耗增多,其原因是。
(3)将一定量高锰酸钾溶液与酸化的草酸钠溶液混合,测得反应溶液中Mn2+的浓度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Mn2+浓度变化由缓慢增大后迅速增大的原因是。
III .KMnO4是一种常用消毒剂。
(4)KMnO4消毒机理与下列物质相似的是(填序号)。
A. 双氧水B.消毒酒精(75%)C.肥皂水D. 84消毒液(NaClO溶液)(5)KMnO4消毒效率(用单位质量转移的电子数表示)是NaClO的倍(保留两位小数)。
(6)测定KMnO4产品的纯度可用标准Na2SO3溶液滴定。
①配制250ml0.1000mol/L标准Na2SO3溶液,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量筒、玻璃棒和。
②取某KMnO4产品0.7000g溶于水,并加入进行酸化。
A. 稀盐酸B.稀硫酸C.硝酸D. 次氯酸③将②所得溶液用0.1000mol/L标准Na2SO3溶液进行滴定,滴定至终点记录实验消耗Na2SO3溶液的体积。
重复步骤②、③,三次平行实验数据如表:4342计算该KMnO4产品的纯度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7.(14分)为了测定含氰废水中CN-的含量,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关闭活塞a,将100ml含氰废水与过量NaClO溶液置于装置B的圆底烧瓶中充分反应,打开活塞b,滴入稀硫酸,然后关闭活塞b。
(1)B中盛装稀硫酸的仪器的名称是。
(2)装置D的作用是,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
(3)待装置B中反应结束后,打开活塞a,经过A装置缓慢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①若测得装置C中生成59.1mg沉淀,则废水中CN-的含量为mg·L-1。
②若撤去装置A,直接向装置B中缓慢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则测得含氰废水中CN-的含量(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4)向B中滴入稀硫酸后会发生某个副反应而生成一种有毒的黄绿色气体单质,该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除去废水中CN-的一种方法是在碱性条件下,用H2O2将CN-氧化生成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8.(14分)为回收利用废镍催化剂(主要成分为NiO,另含Fe2O3、CaO、CuO、BaO等),科研人员研制了一种回收镍的新工艺。
工艺流程如图:(1)加快酸浸速率的常用措施有(任写一条)。
(2)写出酸浸时Fe2O3和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浸出渣主要成分为CaSO4·2H2O和两种物质。
(4)操作B的过程是先在40~50℃加入H2O2,其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再调节PH至3.7~7.7,操作B可除去溶液中的元素(填元素名称)。
(5)操作C可除去溶液中的Ca2+,若控制溶液中F-浓度为3×10-3mol/L,则溶液中c(Ca2+):c(F -) = 。
(6)在碱性条件下,电解产生2NiOOH·H2O的原理分两步:① Cl-在阳极被氧化为ClO-,则阳极的电极反应为。
② Ni2+ 被ClO-氧化产生2NiOOH·H2O沉淀,则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实验中要用叶绿体色素提取液来测定叶绿素的含量,在制备提取液的过程中要加入以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这两种叶绿素吸收光谱峰值点所对应的波长(填“相同”或“不同”)。
(2)研究小组要获得白菜幼苗总光合速率,请写出实验思路和计算方法:。
(3)若总光合作用速率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则可根据检测指标中的变化得出C、D两组光合速率的显著降低,并不是气孔导度显著降低引起的。
进一步分析C、D两组总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从光反应角度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答一点)。
30、(8分)钙离子通道在神经调节和肌肉收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钙离子通过离子通道内流,会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回答下列问题:(2)已知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4)“肉毒毒素美容”已成为时下流行的面部除皱方式。
肉毒毒素是肉毒杆菌分泌的一种神经毒素,能特异地与突触前膜上钙离子通道结合。
分析其美容的原31.(10分)回答下列有关生长素的问题。
(1)植物发生顶端优势时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到相邻侧(2)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下图为实验示意图。
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α)。
或“不一定”)相同。
或“纵切”)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两侧细胞平均长度,作出比较。
(3)下图是根、茎对生长素作用的反应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侧(4)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有关。
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做了这样的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人少量蔗糖作为能源。
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照组。
32、(11分)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Dd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的d基因数多于D基因时,D基因不能表达,且A基因对B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如图1.某黄色突变体细胞基因型与其可能的染色体组成如图2所示(其他染色体与基因均正常,产生的各种配子正常存活).(2)基因型为AAbbdd的白花植株和纯合黄花植株杂交,F1自交,F2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4)为了确定aaBbDdd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一种突变体,设计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与纯合橙红植株个体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
结果预测:Ⅲ若子代中黄色:橙红色=1:1,则其为突变体丙。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 [物理——选修3-3](15分)(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温度是描述热运动的物理量,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达到热平衡时,两系统的温度一定相等B.在围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自由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C.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布朗运动就越明显D.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算出该气体分子的体积E.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可能存在分子势能相等的两个位置(2)(10分)如图所示,一个高为H=30 cm,横截面积S=8 cm2的圆柱形竖直放置的导热汽缸,开始活塞在汽缸最上方,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汽缸内,现在活塞上轻放一个质量为2 kg的重物,待整个系统稳定后,测得活塞与汽缸底部距离变为h。
已知外界大气压强始终为p0=1×l05 Pa,不计活塞质量、厚度及其与汽缸之间的摩擦,取g=10 m/s2。
求:①在此过程中被封闭气体与外界交换的热量;②若开始环境温度为27℃,现将汽缸开口朝上整体竖直放在87℃的热水系统中,则稳定后活塞与汽缸底部距离变为多少?34. [物理——选修3-4](15分)(1)(5分)下列五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