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浅谈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如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姓名:学号:班级:手机:如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明确确立的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改革开放,使我们能更多地接触到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观念的更新和开放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的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促进了人民群众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另一方面,各种错误思潮纷至沓来,人们的思想状况也正经受着不同程度的冲击,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对象、内容、任务等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

知识经济和网络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针对这些情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是需要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们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更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项现实任务。

一、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上存在的问题、误区和难点分析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也是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经验总结,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中也起到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在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又存在着与时俱进的要求。

正确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

一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有淡化现象。

党的每一代领导人,都从不同角度论述过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问题。

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建设等其他各项工作,二者只能是水涨船高、相辅相承的关系,而不应该是此消彼长,你强我弱。

但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总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时紧时松”,“春”“冬”反复的现象。

一些领导干部甚至是负责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干部也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过时”、“无用”,认为大环境难改变、新情况以难适应,政绩难显现,群众难认同等,从而淡化思想政治工作。

二是思想政治工作普遍存在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缺乏对新形势、新问题、新热点的深入思考,缺乏对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思想实际的准确把握和了解,思想政治工作拘泥于传统的方式方法,凭经验办事,时代性不强、创造性不足,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把握不准,与实际结合和机制方法创新上研究不足,从而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或者针对性不强。

三是理论学习缺乏与实践的对接。

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例如,国企改革中出现的困难状况,下岗职工就业难,企业经营的不稳定,使一些群众精神苦闷、压抑;住房、教育、医疗等改革的深入,使职工个人义务和责任加大,一些群众在思想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产生困惑等等。

面对这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增加理论学习的深入性、针对性和现实性,以解决人们思想上存在的问题。

四是思想政治工作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走过场搞形式主义现象。

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是人,着眼点是人的思想意识,看不见,摸不着,没有硬性指标的规定。

因此,一些人做思想政治工作只做表面文章,不考虑实际效果,不善于分析和总结,看不到问题的复杂性、任务的长期性,看不到事物发展的趋势和走向,更不能通过细致有效的工作解决人们头脑中的疑惑。

而因形式主义造成的不良影响,又使部分群众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反感和厌倦,解决问题根本无从谈起。

五是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完善的运行机制。

与经济工作等其它相比,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可操作的工作标准,没有定性定量的衡量标准,没有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更没有足够的投入,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不可避免会产生随意性,可有可无,可多可少,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着工作的良好运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也就更为迫切和必要。

二、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客观要求1、只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才能对症下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如果思想政治工作不加强针对性,凭主观臆断想当然地开展工作,或者采取“唯上、唯书”而不“唯实”的态度和方法去开展工作,势必使思想政治工作流于形式,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从而影响或淡化思想政治工作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给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了不应有的危害,给企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也就不能使“加强两个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指导思想得到真正有效的贯彻落实,也就不可能实现“两手抓,两手丰”。

2、只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才能防微杜渐,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和预防性。

思想政治工作没有针对性,就没有一个明确的工作目标,就不能有效地解决现存的实际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和预防性就无从谈起,就成了一句停留在口号层面上的空话套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就大打折扣,就不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把事故消灭在初始环节,并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失。

3、只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才能收到实效性。

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万金油”,不是抽象空洞的说教,也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其主要作用是“坚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舆论保证”。

要真正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实处,收到实效,帮助职工群众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必须针对人们的思想实际,针对社会上存在的社会心理和思想潮流,针对改革中出现的人们普遍关心和关注的热点问题等实际,把握新的历史时期人们思想上的新特点,新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避免方向不明、思路不清的被动局面,避免经验型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和套路,避免事务主义倾向,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从经验走向科学。

三、关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考1、一定要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革时期,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不仅许多职工群众,就连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积极变化的同时,也出现种种思想问题:个别党员干部动摇了自己的理想,有的政治意识、党性观念、奉献精神淡化;有的滋生了极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有的以权谋私,行贿受贿,腐化堕落。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进行理想教育,最重要的是加强理论学习。

应该说我们对理论学习是比较重视的,但也存在一些同志对理论学习的认识不足。

有人说:“我们一不管大政方针,二不管拍板决策,能完成任务就行了,不需要学习理论。

”也有的说:“基层干部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整天忙得不亦乐乎,没有时间坐下来学。

”这种看似“客观”的理由已成为理论学习的重要障碍。

还有一些领导干部“经验主义”思想严重,认为邓小平理论学了多年,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已经掌握了,凭老本也能干得差不多。

还有一些同志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把理论学习看得“一无是处”:“现在都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理论学习是空的,思想教育是虚的,我们现在就是要砍掉空的,挤掉虚的,抓硬的玩实的。

”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2、一定要坚持把着力点放在基层。

基层是基础,方针政策、工作任务的落实最终靠基层。

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了,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有了最广泛最坚实的群众基础,就经得起任何风险的考验。

一是要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

基层干部长期工作在基层,生活在群众中,和群众有比较深厚的感情,对基层发生和发展变化着的各种情况比较熟悉,对群众的愿望、群众的利益、群众的疾苦比较了解。

发挥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形成一支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使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车间、班组,深入到千家万户。

二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职工群众心坎上。

我们做思想工作,往往有这样一种情况,既在教化的层面上用的都是理想化的方式方法,用理想的道德追求一种理想的效果,而在生活的层面上用的是道德的基本标准,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和我们预想的问题有一定的出入,从而使工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思想工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群众,善于从群众最关心、与群众联系最密切的问题入手,替群众打算,为群众着想,多办好事,多办实事,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同解决群众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团结、动员、教育群众和服务群众结合起来,使思想教育工作成为发自群众内心的需要,成为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营养,成为群众自觉自愿的行动。

3、一定要注意克服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负效应。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付出一定劳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结果并不都是正值,它有正效应,有零效应,也有负效应。

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产生负效应,有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的因素,也有外界的影响。

就主体的行为来看,其产生负效果的原因,一是方法简单,欲速不达。

采取简单方法,不做全面分析,不讲道理一味指责,居高临下发号施令,三言两语简单了事,使客体不易接受,结果把事情闹僵。

二是态度不诚,引起反感。

应付差事,打埋伏,设圈套,左右周旋,虚与委蛇,客体带着被欺骗、被玩弄的感觉,结果只能是弄巧成拙。

三是文不对题。

不看工作对象的具体情况而漠然置之,不关心其痛痒,信口开河,不着边际,答非所问,结果使对方怀疑你工作的诚意,不信任乃至厌恶。

四是压而不疏,激化矛盾。

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疏导,如果背离了它,以势压人,盛气凌人,对方一时想不通,就上纲上线,抓辩子、打棍子,结果必然是压而不服,矛盾激化,不光原有的思想问题解决不了,反而会产生新的思想问题。

五是格调低下,负面影响。

一味地迁就,无原则地退让,对对方不正确的思想不批评、不制止、听之任之,甚至怂勇包庇、助纣为虐,客观上默认或支持了对方的错误东西,使原有思想问题膨胀发展。

六是弃而不顾,任其发展。

对于已经存在的思想问题,不闻不问,置若罔闻,任其发展,必然会使事情由小到大、由一般到严重。

防止和消除思想政治工作的负效应,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一要注意了解客体,因人施教。

在思想政治工作开始之前,要有一个准备阶段,即了解工作对象的情况,本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因人施教,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二要注意端正态度,与人为善。

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以诚相待,与人为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再大的问题也会解决,再困难的思想疙瘩也能解开。

三要注意掌握火候,适时推进。

对方沉闷时予以鼓励,过激时劝其冷静,悲观时坚定其信心,顺利时引导其谨慎,迷惘时指方向,保守时激励进取,有了成绩劝谦虚,犯了错误找教训。

掌握火候,因势利导,针对变化,适时推进。

既不操之过急,也不墨守成规,就会使思想政治工作产生积极的效果。

四要注意抓住症结,对症处理。

是实际问题的就探讨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是思想问题就想法解开思想扣子,是涉及人与人关系的问题就要想法调解疏通人际关系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