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景观雕塑小品该怎样和周围环境融合

园林景观雕塑小品该怎样和周围环境融合

园林景观雕塑小品该怎样和周围环境融合、搭配园林艺术小品作为一种形式早已渗入了园林规划设计之中,并且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它不仅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优美的外部环境,而且对提高园林的艺术气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园林小品是指园林中体量小巧、功能简单、造型别致、富有情趣、选址恰当的精美构筑物。

例如一樘通透的花窗,一组精美的隔断,一块新颖的展览牌,一盏灵巧的园灯,一座构思独特的雕塑以至小憩的座椅,湖边的汀步等,这些小品一般都具有简单的实用功能,又具有装饰性的造型艺术特点。

由于其体量小巧,一般不具有可供游人入内的内部空间。

它们既有技术上的要求,又含有造型艺术和空间组合上的美感要求。

因此,在园林中其造型取意均需经过一番艺术加工、精心琢磨并能与园林整体环境协调一致。

1.园林小品在园林环境中的作用园林小品虽属园林中的小型艺术装饰品,但其影响之深,作用之大,感受之浓的确胜过其它景物。

一个个设计精巧、造型优美的园林小品,犹如点缀在大地中的颗颗明珠,光彩照人,对提高游人的生活情趣和美化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广大游人所喜闻乐见的点睛之笔。

例如上海东风公园门洞,隐现出后面姿态优美的吹笛女雕塑,为游览者提供了一副动人的立体画,强烈地吸引着人们的视线,自然地把游人疏导至园内。

无论是扇面景窗或景墙门洞、天棚园孔,它们虽然都是园林小品,但在造园艺术意境上却是举足轻重的;可以说园林小品的地位,如同一个人的肢体与五官,它能使园林这个躯干表现出无穹的活力、个性与美感。

总结起来,园林小品在园林中的作用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1组景园林小品在园林空间中,除具有自身的使用功能外,更重要的作用就是把外界的景色组织起来,在园林空间中形成无形的纽带,引导人们由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空间,起着导向和组织空间画面的构图作用;能在各个不同角度都构成完美的景色,具有诗情画意。

园林小品还起着分隔空间与联系空间的作用,使步移景异的空间增添了变化和明确的标志。

例如上海烈士陵园正门入口组雕使游人视线受阻,从而分隔和组织空间,使游人入园达到“柳暗花明”的艺术境界。

哈尔滨斯大林公园之框景上海烈士公园的组雕障1.2观赏园林小品作为艺术品,它本身具有审美价值,由于其色彩、质感、肌理、尺度、造型的特点,加之成功的布置,本身就是园林环境中的一景。

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就是以传统的水庭石灯的小品形式“漂浮”与水面,每当夜晚,月明如洗,在湖面上出现了灯月争辉的绮丽景象。

运用园林小品进行空间形式美的加工,是提高园林艺术价值的一个重要手段。

北京大观园庭院中人工山水池中放置的一组人物雕塑,使庭园艺术趣味焕然一新。

西湖三潭印月景观北京大观园人物雕塑小品由此可见,运用小品的装饰性能够提高其它园林要素的观赏价值,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和美感。

1.3渲染气氛园林小品除具有组景,观赏作用外,还把桌凳、地坪、踏步、标示牌、灯具等功能作用比较明显的小品予以艺术化、景致化。

一组休息的坐凳或一块标示牌,如果设计新颖,处理得宜,做成富有一定艺术情趣的形式,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园林环境更具感染力。

如图示水边的两组坐凳,左图的石制天然坐凳恬静、祥和与环境构成一副中国天然山水画;右边凳面上刻有艺术图案的坐凳独特新颖,别具情趣,迎水而坐令人视野开阔、心旷神怡。

因此,构思独特的园林小品与环境结合,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使环境宜人而更具感染力。

平湖秋月景点内石桌凳岸边特色坐凳2.园林小品的类型基于艺术家创作思路的无穷无尽,现代园林小品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各书分类有所不同,现将园林小品按功能、造型分为以下三类:2.1园林建筑类小品园林建筑类小品是指在园林中起到供休息、照明、展示、导游、装饰、服务及管理等作用的小型建筑设施。

一般包括:园椅、栏杆、园林展览牌、园林景墙及窗门洞、园灯、瓶饰、垃圾箱、饮水池、洗手钵、日规、鸟浴等。

2.2园林雕塑小品雕塑泛指带有塑造、雕凿的物体形象,并具有一定的三度空间和可观性。

从类型上分为圆雕和浮雕两大类。

园林雕塑小品主要是指带观赏性的户外小品雕塑。

雕塑是一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造型艺术,园林小品雕塑来源于生活,往往却予人以比生活本身更完美的欣赏和玩味,它美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赋予园林鲜明而生动的主题、独特的精神内涵和艺术魅力。

历来在造园艺术中,不论中外几乎都成功地融合了雕塑艺术的成就。

在我国传统园林中,尽管那些石鱼、石龟、铜牛、铜鹤的配置会受到迷信色彩的渲染,但大多具有鉴赏价值,有助于提高园林环境的艺术趣味。

在国外的古典园林中几乎无一不有雕塑,尽管配置得比较庄重、严谨,但其园林艺术情调却是十分浓郁。

中国古典园林雕塑小品国外园林雕塑小品在现代园林中利用雕塑艺术手段以充实造园意境日益为造园家所采用。

雕塑小品的题材不拘一格,形体可大可小,刻画的形象可自然可抽象,表达主题可严肃可浪漫,根据园林造景的性质、环境和条件而定。

常见的园林雕塑有以下四类:2.2.1人物雕塑人物雕塑一般是以一些纪念性人物和情趣性人物为题材。

人物雕塑一般都具有历史意义或生动的形象,它既使环境有鲜明的主题又为环境增添了活力。

咸阳中华广场“千古雄风”雕塑倒挂金钩2.2.2动物雕塑人与动物始终都存在着多方面的情感,艺术家由此创作出许多动物形象。

如象征纯洁爱情的白天鹅,善良可爱的梅花鹿,聪明活泼的海狮都是人们喜爱的塑造题材。

由此可见动物雕塑使环境更祥和、自然、生动,丰富了园林的艺术趣味性。

2.2.3抽象性雕塑抽象性雕塑含意深奥、费解,游人乐于边欣赏边玩味,而标题性可以循题追思不无逸趣。

至于非标题性的雕塑,能做到“什么都不象”才是抽象的真谛。

2.2.4冰雕雪塑由于其材料的特殊性,冰雕雪塑受地域性和环境性的限制。

在东北、新疆一带已成为冬季园林的一大特色。

一座座晶莹剔透的冰雪雕塑如碧似玉,巧夺天工。

2.3园林孤赏石小品我国园林历来将石作为一种重要的造景材料,其造型千姿百态,寓意隽永,令人叹为观止。

中国人欣赏“石”,非一般之石,不但要怪,还要丑。

如刘熙在《艺概》中说:“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丑字中丘壑未尽言”。

所谓石之丑,非内容之恶,而是突破形式美的规律,真实朴素自然,真所谓丑中见雅,丑中见秀,丑中见雄,脱俗方见不凡,这就是大丑中见大美的辨证关系。

中国人欣赏石,比西方人欣赏抽象雕塑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不在石的形似而在神似,欣赏它们千姿百态的意趣美。

所谓“园可无山,不可无石”,因此在园林环境中,石的艺术地位是显而易见,不可估量的。

由此可见园林小品在园林环境中以其装饰性和趣味性很强的造型来表达其生命的活力、青春的美妙、爱的高尚等,它强烈的生活气息激发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3.园林环境中小品设计和环境的关系园林小品是构成园林环境许多形体单元的一部分,园林环境又是园林小品广阔的背景空间。

优秀的园林小品可以烘托出优美的园林空间。

任何一个极小的园林小品都会影响到整个园林环境的总体效果。

因此,园林小品设计与环境的关系是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

在此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谈论园林小品设计与环境的关系。

3.1构思与布局所谓“意在笔先”,这是古人从书法绘画艺术创作中总结出来的一句名言,我想它对园林小品设计创作也是完全适用的。

组景没有立意,构图将是空洞的形式堆砌。

构思要有较高的思想境界,而且要有新意不落俗套,任何简单的模仿都会削弱它的感染力。

在艺术意境的创作上达到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才是园林小品的最高境界。

有了立意,园林小品的布局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无论是用于点景还是组景在空间布局上都要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在位置上要彼此呼应顾盼、距离避免均等。

园林小品的摆设、背景的选择都要与地形、建筑、植物、水体协调一致,另外人流的走向,空间的开阔封闭都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例如图中所表现的空灵、恬静、祥和的气氛,与中国园林所追求的“诗情画意”是非常协调的;而“展翅高翔的天鹅”所表现的欢快、乐观、向上的气氛,同北京植物园供大量游人活动的欢跃场景是十分合拍的。

传统中国园林中的人物雕塑北京植物园天鹅雕塑用云片石镶嵌在墙上,如同天上浮云。

在石上再种上植物,更增添生机,此种手法胜浮雕一筹,真可谓匠心别具。

园林小品的设置如果不看条件,不区别对象,同环境不协调,其艺术的感染力是难以发挥的。

如右图色彩华丽的垃圾桶与自然山石疏林的环境是不统一的,犹如画蛇添足,影响了整体艺术效果。

3.2比例与尺度英国美学家夏夫兹博里说:“凡是美的都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

简言之,美的东西就是要“恰到好处”。

功能、审美和环境特点是决定园林小品尺度的依据,正确的尺度应该和功能、审美的要求相一致,并和环境相协调。

园林小品是供人休息、照明、游乐、观赏的所在,一般应该具备轻松活泼、富于情趣和使人不尽回味的艺术气氛,所以尺度必须亲切宜人。

如北京王府井大街的骆驼祥子雕塑,比例合度,置于街旁亲切而具趣味性。

水上的人物雕塑形象生动,比例合度,塑造出一副江南水乡的画面,引人注目。

园林小品的尺度是否正确,很难定出绝对的标准,不同的艺术意境要求有不同的尺度感。

园林小品是否美观与其本身的造型比例,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是紧密相关的,同时受人们主观审美要求的影响。

在园林中究竟取何比例为宜则决定于与环境配合上的需要。

例如左图是一副电脑渲染图,其中座椅比例失调,画的太宽,相比之下,中心花园就显得小了。

而右图以天空为背景的雕塑,由于其背景简洁,形象更为突出而越显其庄严伟大或恬静美丽。

因此,在小品设计中不必模仿抄袭普通小品的比例和式样,而应有所创新,如能创造出具有适当内涵和韵味的比例,取得神似的效果,也会别开生面。

3.3色彩与质感色彩与质感的处理与园林空间的艺术感染力有密切的关系。

色彩有冷暖、浓淡的差别,色的感想和联想、及其象征的作用可予人以各种不同的感受。

质感表现在景物外形的纹理和质地两个方面。

纹理有直曲、宽窄、深浅之分;质地有粗细、刚柔、隐现之别。

质感虽不如色彩能给人多种情感上的联想、象征,但质感可以加强某些情调上的气氛,古朴、活泼、柔媚、轻盈等的获取与质感处理关系很大。

总之,色彩和质感是园林小品材料表现上的双重属性,两者相辅共存,只要善于去发现各种材料在色彩、质感上的特点,并利用它去组织节奏、韵律、对比、均衡等构图变化,就有可能产生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提高其艺术感染力。

果皮箱采用木质褐色和灰色与环境协调雕塑的色彩构图与背景建筑一致,富有乡土特色。

色彩质感统一而协调,别有一番风味。

木质洗手钵小品雕塑《宇宙空间》3.4多样与统一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提出了美在“关系”的著名论点。

多样与统一规律是一切艺术领域中处理构图的最概括、最本质的原则,园林构图亦莫能外。

园林小品设计要统一于总体艺术风格,统一而不单调,丰富而不零乱。

也就是说,最伟大的艺术是把最繁杂的变化变成最高度的统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