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电大专科《健康评估》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393)

大学电大专科《健康评估》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393)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健康评估》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
卷号:2393)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健康评估》简答题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简答题1.简述异常肠鸣音的类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答:异常肠鸣音包括:①肠鸣音活跃:肠鸣音每分钟超过10次,音调不特别高亢,见于急性肠炎、服泻药后或胃肠道大出血等。

②肠鸣音亢进:肠鸣音次数多且呈响亮、高亢的金属音,见于机械性肠梗阻。

③肠鸣音减弱:肠鸣音次数明显少于正常,甚至数分钟才能听到1次,见于便秘、低钾血症及胃肠动力低下等。

④肠鸣音消失:持续听诊3~5分钟未听到肠鸣音,且用手叩拍或搔弹腹部仍无肠鸣音,见于急性腹膜炎、腹部大手术后或麻痹性肠梗阻。

2.简述急性左心衰竭时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

答:急性左心衰竭时常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多在夜间熟睡中突感胸闷、憋气,呼吸困难惊恐不安,被迫坐起,伴有咳嗽,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症状逐渐减轻、缓解I重者高度气喘、面色青紫、大汗伴哮鸣音,甚至咯粉红色泡沫样痰或浆液性血性痰,两肺底有较多湿性哕音,心率增快,有奔马律。

此种呼吸困难又称“心源性哮喘”。

3.简述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点。

答:(1) QRS波群提早出现,其前无P波;
(2) 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间>0. 12s,T波方向常与QRS 主波方向相反;
(3)代偿间歇完全。

4.简述不同部位消化道出血的血便特点。

答:(1)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粪便可为血液与粪便完全混合或全为血液;
(3分)(2)结肠出血,粪便与血液粪可为部分混合或完全混合;
(3)直肠、肛门或肛管出血,血色鲜红附于粪便表面,或为便后有鲜血滴出。

5.简述有效应对的判断标准及影响因素。

答:(1)有效应对的判断标准①压力所造成的反应维持在可控制的限度内;
②希望和勇气被激发;
③自我价值感得到维持;
④与亲人的关系改善;
⑤人际、社会、经济处境改善;
⑥生理功能康复得以促进。

(2)影响有效应对的因素:①压力源的数量②压力源的强度与持续时间③压力应对经验④可利用的家庭、社会和经济资源⑤人格特征。

6.简述麦氏点、胆囊点和脊肋角的位置,以及这些点有压痛或
叩击痛的临床意义。

答:麦氏点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

胆囊点位于右肋缘与腹直肌外缘交界处。

脊肋角为背部两侧第12肋与脊柱的交角。

麦氏点压痛为阑尾病变的标志。

胆囊点压痛见于胆囊炎。

脊肋角叩击痛见于肾炎、肾盂肾炎、肾结石、肾结核及肾周围炎等。

7.列举心脏听诊的顺序及其听诊的内容。

答:心脏听诊的顺序通常按逆时针方向自二尖瓣听诊区开始,依次为肺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和三尖瓣听诊区。

听诊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及心包摩擦音。

8.简述大咯血窒息的产生原因和临床表现。

答:大咯血窒息常发生于急性大咯血、极度衰竭无力咳嗽、应用镇静或镇咳药及精神极度紧张者。

表现为大咯血过程中咯血突然减少或中止,继之气促、胸闷、烦躁不安或紧张、惊恐、大汗淋漓、颜面青紫,重者意识障碍。

9.简述咳嗽与咳痰的问诊要点。

答:(1)有无与咳嗽、咳痰相关的疾病病史或诱发因素。

(2)咳嗽的性质、持续时间、节律、音色及其与体位、睡眠的关系。

(3)痰的性质、颜色、痰量、气味、粘稠度及与体位的关系。

(4)能否有效咳嗽和咳痰。

(5)咳嗽对患者的影响。

(6)诊断、治疗与护理经过。

10.简述瞳孔检查的内容及正常瞳孔的表现。

答:检查瞳孔时注意瞳孔的形状、大小、双侧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存在。

正常表现为:瞳孔呈圆形,直径2-5mm,双侧等大、等圆,受到光线刺激后双侧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源后迅速复原。

11.简述良好的家庭角色结构的特征。

答:①每个家庭成员都能认同和适应自己的角色范围;
②家庭成员对某一角色的期望一致;
并符合社会规范;
③角色期待能满足家庭成员的心理需要,符合自我发展的规律;
④家庭角色有一定的弹性,能适应角色的变化。

12.请阐述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点。

答: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征:①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不一颤动波,频率350—600次/min;②心室律绝对不规则; (2分)③QRS波群形态和时限正常。

13.影响个体对疼痛反应的因素有哪些?表现如何?答:个体对疼痛的反应受其年龄、意志力、疼痛经历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1)儿童对疼痛较敏感,易产生恐惧心理,较小的儿童因不能准确表达疼痛的感受常表现为哭闹不安。

随年龄增长,疼痛经验增加,个体对疼痛的认识与理解力增强,可准确描述疼
痛的部位、性质及程度,并能采取措施减轻或缓解疼痛。

(2)老年人对疼痛刺激不敏感,反应迟缓,易掩盖病情的严重性。

(3)不同个体对疼痛的耐受力及表达方式亦不同。

疼痛时,有人哭闹、喊叫,有人愤怒或暗自忍受,有的人轻微疼痛即向人诉说,有的人即使疼痛难忍也不轻易表现出来。

14.简述湿性哕音的产生机制和临床意义。

答:形成机制:由于吸气时气流通过气道内稀薄分泌物形成水泡,随之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又称水泡音,如渗出液、痰液、血液和脓液等,或由于小支气管壁因分泌物黏着而陷闭,当吸气时突然张开重新充气所产生的爆裂音。

临床意义:局限性湿哕音,提示有局部病变,如肺炎、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张等。

两肺底部湿哕音,提示双侧支气管肺炎或心功能衰竭所致肺淤血等。

两肺满布湿哕音,多为急性肺水肿。

15.举例说明导致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

答:营养不良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摄食不足,或消耗增多,多见于长期或严重的疾病。

(3分)如消化道疾病所致摄食障碍或消化吸收不良,神经系统、肝、肾病变引起的严重恶心呕吐,活动性结核、肿瘤、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所致的热量、蛋白质、脂肪消耗过多。

16.什么是便秘?对机体有哪些影响?答:(1)便秘是自然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少,粪便干硬,难以排出,或粪便并不干硬,也难以排出。

可伴有腹胀、下腹部疼痛或排便不尽感。

粪便过于坚
硬,排便时可引起肛门疼痛或肛裂。

长期用力排便造成直肠、肛门过度充血,久之可发生痔疮。

(2)长时间未排便还可引起头痛、头晕、食欲减退、失眠、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减退。

原有冠心病或高血压者,过度用力排便可诱发生心绞痛和脑血管意外。

长期严重便秘患者可出现排便紧张、焦虑。

17.简述病人角色适应不良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答:(1)病人角色适应不良常见的类型有:病人角色冲突、病人角色缺如、病人角色强化、病人角色消退:(2)病人角色适应的影响因素:年龄、性别、经济状况、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其他如环境、人际关系、病室气氛等。

18.阐述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点。

答;
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征:
(1)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不一颤动波,频率350—600次/min;(2)心室律绝对不规则;
(3) QRS波群形态和时限正常。

19.简述不同水平胃肠道梗阻的呕吐特点。

答:(1)高位肠梗阻呕吐物常含较多胆汁,且呕吐频繁,量多;
(3分)(2)低位肠梗阻可有粪臭味;
(3)幽门梗阻多为宿食,有酸臭味,且常于数餐后或夜间发生。

20.如何鉴别心源性水肿与肾源性水肿?答:
(1)心源性水肿主要见于右心衰竭。

水肿的特点为首先出现于身体下垂部位,伴颈静脉怒张、肝大等体循环淤血表现,重者可发生全身水肿合并胸水、腹水。

(2)肾源性水肿见于各型肾炎和肾病。

水肿的特点是初为晨起眼睑与颜面部水肿,以后可发展为全身水肿。

肾病综合征患者水肿显著,可伴有胸水和腹水。

21.如何判断颈动脉搏动有无异常?列举颈动脉搏动的临床意义。

答:正常人安静状态下不易看到颈动脉搏动,静息状态下出现明显的颈动脉搏动为颈动脉搏动异常。

临床意义:多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严重贫血者。

22.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可在肺部闻及何种类型的哕音,解释其形成的机制。

答: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可在肺部闻及弥漫性高调的干哕音,类似于鸟鸣、飞箭或哨笛音,又称哮鸣音。

其发生是由于支气管痉挛,气流通过狭窄或部分阻塞的气道发生湍流而产生。

23.当闻及心脏杂音的时候,如何区别其是病理性或生理性杂音?答:1)生理性杂音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

部位多在肺动脉区和或心尖区,性质柔和、吹风样,持续时间短促,强度一般在3/6级以下,不伴有震颤,较局限或传导不远。

2)病理性杂音则年龄和部位不定,性质粗糙,持续时间较长,常为全收缩期,强度多在3/6级以上常
伴有震颤,沿血流方向传导较远而广泛。

24.何谓反跳痛?列举其临床意义。

答:检查者的手指在腹部触诊压痛处稍停片刻,待压痛感觉趋于稳定后,迅速抬起手指,若患者感觉疼痛骤然加重,并伴有痛苦表情或呻吟,称为反跳痛。

反跳痛是腹膜壁层受炎症累及的征象,见于急、慢性腹膜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