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盖板工作标准
1.包覆前的准备工作:
1.1 盖板铁骨校修
1.1.1 擦洗盖板铁骨将盖板铁骨大平面和蹱趾面上的油污及锈斑擦洗干净。
1.1.2 校直铁骨将盖板铁骨放在磨盖板机的测针高平台上,测量铁骨大平面左中右的相对高度,并用粉笔作好记录;
1.1.3 校直方法:将盖板铁骨放在校直台上,依据盖板弯曲程度,施加适当压力,同时可用小榔头在弯曲处轻轻敲击,使其平直。
1.1.4 校正铁骨扭曲
1.1.4.1 检查方法:将盖板铁骨放在自动磨盖板机测针高台上,轻轻摇动盖板,检查两端接触面上有无悬空现象。
1.1.4.2 应用校正扭曲工具进行校正,注意用力要适当,不可过猛。
2. 盖板针布的检验工作
2.1 拆开盖板针布箱,首先检查盖板针布是否受潮生锈或发霉。
2.2 将盖板针布箱移放于包盖板室内,并严格掌握室内温湿度,为使针布底部胶质软化,松解,室内温湿度应分别保持在20~25℃和55%~60%的范围内,放置24小时后,即可包覆。
在包覆时,若出现高温高湿情况或冬季室内温度低于20℃,若无
适当措施,应停止包覆工作。
2.3 我们采用的盖板针布型号主要有MCC36P和MCH42P。
2.3.1 MCC36P盖板总高为8mm,工作角为72°,齿密为360 N/平方英寸,此针布适用于纺中支棉纱。
2.3.2 MCH42P盖板总高为8mm,工作角为72°,齿密为420 N/,此针布适用于纺中高支棉纱。
2.4 盖板针布的主要技术参数
2.4.1 针高A:①按照材料力学理论计算表明,钢针截面形状、尺寸相同,减少针高,悬臂梁最大挠度降低,钢针刚性提高,可以增加盖板针布钢针承受更大的瞬时脉冲梳理力;②随着锡林针高减小,锡林齿面的纤维负荷相应减轻,这就为盖板针布缩短针高,减少针隙容量创造条件。
2.4.2 工作角:棉纤维∝=71°--75°,它与锡林针布合理配置,使梳针能牢固地握持纤维于针尖上,既不滑脱又不下沉。
2.4.3 GPT型盖板针布主要技术参数:钢针截面形状为双凸面形,植针形式为曲线排列,植针宽度22,植针角为73°,工作角为72°,针高为8、7.5,针布尺寸:长1017*宽32.7,底部组织为六层橡皮面。
3. 包覆工作标准
3.1 检查铁骨、针布的底部及槽铁的规格是否符合配合的要求。
3.2 将针布针根刮平,再均匀的涂上黑铅粉。
如有倒针或是针布两端的保护卡子歪斜,应当扶直。
3.3 将盖板针布套装与盖板铁骨上,注意切勿套反(针尖应指向蹱趾)。
针布与铁骨两端的位置要正确,切勿出现歪斜情况,因为这时针布两侧边铁所受的力将很不一致。
3.4 用木制工具往复下压针布,促使底部紧贴盖板铁骨平面,防止在套针布时引起钢针下沉,而产生不平现象。
3.5 将包盖板机先开通气源,是该机的气压保证在0.6~0.8MPa之间工作;打开控制面板上的电源开关QA由OFF→ON,电源指示灯H1亮;将滑座结合件上的各油点进行加油,使其润滑,并擦干净工作导轨上的灰尘。
3.6 把带针布的盖板放置在工作台的夹,并使一侧与夹板靠平。
3.7 把加压臂转向工作位置,使活塞杆上的压头对准盖板条。
3.8 扳动机器面板上的顶压手动转阀,将手柄由0→夹紧位置,是活塞杆降下,在盖板顶部加压。
3.9 再操作机器面板上的侧压手动转阀,将手柄由0→夹紧位置,气缸动作,移板移动后在横向夹住盖板两侧。
3.10 操作面板上的顶压手动转阀,将手柄由夹紧位置,使活塞释压。
3.11把加压臂转动到退出工作台为止。
3.12 按启动按钮SB3,电机转动,滑座结合件等移动,盖板包好后,机器自动回复到起始位置。
3.13 操作机器面板上的侧压手动转阀,将手柄由夹紧位置→放松位置,是两侧的横向压力释去。
3.14 取出盖板,完成盖板包覆操作过程。
4.包覆质量要求与标准
4.1针布底布与铁皮应紧密整齐地包覆在铁骨上,铁皮要平整,无裂纹损伤,无毛刺,两端用0.05㎜塞尺检查,以塞不进为好。
4.2 钢针与底布,底布与铁骨平面,不允许有松动现象。
4.3 针布向铁骨一端偏移,不得超过1~2㎜.
4.4 单根盖板横向5点针高差异,不能超过0.13㎜;各根盖板件针高差异不得超过0.08㎜;消除低磅盖板。
4.5 每台盖板针高差异累计,截切型盖板不超过6.35㎜(英制为250英丝),压磨型盖板不超过
5.08㎜(英制为200英丝)。
4.6 盖板针布的任何部位不得有损伤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