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锂矿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锂矿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锂矿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锂矿项目总论第二章锂矿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第三章锂矿报告编写说明第四章锂矿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第五章锂矿项目节能分析第六章锂矿环境保护第七章锂矿项目进度规划第八章锂矿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九章锂矿经济效益分析第十章锂矿项目评价第一章项目总论一、项目提出理由“十二五”期间,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和风险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据介绍,两年以来,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形成了以《中国制造2025》为引领,11个专项规划为骨干,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工业“四基”发展目录等绿皮书为补充,各地落实文件为支撑,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各方面协同的政策体系。

同时,创新体系建设深入推进。

还成立了首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动力电池创新中心。

培育建立了19家省级创新中心。

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不断深化,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创新载体不断涌现。

此外,质量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

产品实物质量不断提升,原材料、重大装备等领域部分产品质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企业和产业集群品牌培育成效显著。

城市试点示范开局良好,批复同意宁波等12个城市和4个城市群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

二、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名称锂矿投资项目(二)项目选址xxx经济示范区资阳市,四川省辖地级市,古代文豪苌弘、董钧、王褒并称“资阳三贤”,乐至是开国元勋陈毅元帅的家乡。

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南与内江相邻,北与成都、德阳接壤,东与重庆、遂宁毗邻,西与眉山相连,是四川省唯一一座同时连接成渝“双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资阳公元前135年西汉时期置县,后设州、郡,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建制史。

35000年前,古老的“资阳人”开启了四川人类文明史。

1998年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资阳地区,2000年6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资阳地区设立地级资阳市。

现总辖雁江区、安岳县、乐至县,总面积约5757平方公里,市人民政府驻雁江区广场路。

资阳的城市名片是:“中国西部车城” 、“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中国节能之都” 、“绿色资阳” 、“三贤故里”、“中国长寿之乡“ 。

(三)项目承办单位xxx投资公司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

2015-2017年主要财务指标一览表三、项目建设方案(一)项目产品该项目产品为锂矿。

锂为稀碱元素之一,在自然界分布比较广泛,在地壳中平均含量为20×10-6(泰勒,1964),在主要类型岩浆岩和主要类型沉积岩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其中在花岗岩中含量较高,平均含量达40×10-6(维诺格拉多夫,1962)。

在自然界中目前已发现锂矿物和含锂矿有150多种,其中锂的独立矿物有30多种,大部分是硅酸盐(占67%)及磷酸盐(占21.2%),其他则很少。

作为制取锂的矿物原料主要是锂辉石(含Li2O5.8%~8.1%)、锂云母(含Li2O3.2%~6.45%)、磷锂铝石(含Li2O7.1%~10.1%)、透锂长石(含Li2O2.9%~4.8%)及铁锂云母(含Li2O1.1%~5%),其中前3个矿物最为重要。

2014年我国锂精矿消费量约39.9万吨,从锂资源价格情况来看,近年来,锂资源及锂盐产品价格整体呈上涨趋势,2015年锂精矿(含量6%)价格在2900元/t(不含税)左右。

随着下游需求的释放、增长,锂资源价格长期看涨。

(二)项目建设原则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技术基础是生产制造快速成型、新材料复合化和纳米化、生产系统数字化和智能化,相应的制造范式是个性化的数字制造和智能制造。

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带来生产方式的转变,从大规模生产转向大规模定制、从刚性生产系统转向可重构制造系统、从工厂生产转向社会化生产。

第三次工业革命也会带来产业组织方式的变化和产业竞争优势的重构。

这次工业革命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会带来一定的冲击,比如,要素成本低的优势可能被加速削弱、新的经济增长点接续不上、部分行业的国际投资回溯、新兴产业竞争压力增大等。

从竞争绩效视角观察,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冲击,不只是可能极大地削弱成本优势,还在于一些国外制造业企业可能通过利用先进制造技术在维持“可接受成本”的基础上,向市场提供更多的具有替代性、性价比更高的“蓝海产品”,比如,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供相比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产品而言种类更丰富、功能更齐全、性能更稳定、使用更人性化、环境更友好的产品。

第三次工业革命可能对中国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形成抑制。

发达工业国家不仅可以通过发展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柔性制造系统等现代装备制造业控制新型装备制造业这一新的产业竞争战略制高点,同时,还可以通过现代制造系统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强化发达国家在高端服务业形成的领先优势。

加快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首先要突破人才瓶颈。

进一步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引进力度,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定向培养机制,鼓励高校与重点企业共建人才实训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合作。

开辟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不断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在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给予便利。

(三)项目建设方案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56993.62平方米(折合约85.49亩),代征公共用地面积2336.74平方米,净用地面积54656.88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81.98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锂矿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锂矿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要求。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1.31%,建筑容积率1.02,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86,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4.8%,固定资产投资强度4255.93万元/公顷,建设场区土地综合利用率100%;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

本期工程项目净用地面积54656.88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8975.8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5810.14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42457.45平方米,仓储设施面积7269.37平方米(其中:原辅材料仓储设施4263.24平方米,成品贮存设施3006.13平方米),办公用房3279.42平方米,职工宿舍1257.11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1546.79平方米(含部分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不计容建筑面积0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55810.14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3749.46平方米,场区停车场和道路及场地硬化占地面积10355.85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54656.88平方米。

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四、投资计划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总投资42379.3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3260.0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4.89%;流动资金19119.3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5.11%。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建设投资22984.4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4.23%;其中:建筑工程投资7591.6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91%;设备购置费12046.0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42%;安装工程费361.3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5%;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645.6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24%(其中:土地使用权费2216.7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23%);预备费339.6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

建设期固定资产借款利息275.6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65%。

xxx投资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33415.4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85%;申请银行借款总额8963.9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15%(项目建设期申请银行固定资产借款8963.9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15%。

该项目建设期约为20个月,计划分两期进行建设。

第一期:建设周期10个月,计划投资25427.631000万元;第二期:建设周期10个月,计划投资16951.75万元。

五、经济效益分析项目建成投入正常运营后主要生产锂矿类产品,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预期达纲年营业收入130954.19万元,总成本费用113514.33万元,税金及附加566.42万元,利润总额16873.44万元,利税总额22776.11万元,税后净利润12655.08万元,达纲年纳税总额10121.03万元;达纲年投资利润率39.82%,投资利税率53.74%,投资回报率29.86%,项目盈亏平衡点55.74%,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26.18%,财务净现值27200.715.895.89年,总投资收益率40.77%,资本金净利润率50.5%;提供就业职位1310个,达纲年综合节能量22.9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19.97%,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节能效益。

六、节能分析“锂矿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对生产工艺、电气设备、建筑等方面采取有效节能措施,年用电量732759.53千瓦•时,年总用水量19776.2立方米,年消耗天然气10标准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91.76吨标准煤/年;工业产值综合能耗0.7千克标准煤/万元,单位现价增加值综合能耗3.39千克标准煤/万元,单位营业收入电耗5.6千瓦•时/万元,低于2017年xxx、xxx单位GDP能耗和单位现价增加值能耗。

根据测算,与其他备选生产工艺技术相比,达纲年综合节能量22.9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19.97%,因此,该项目属于能源利用效果较好的项目。

七、环保和清洁生产进入21世纪,大规模开发利用化石能源导致的能源危机、环境危机日益凸显,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上的传统工业文明陷入困境。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以资源消耗和需求拉动为支撑的经济增长模式受到了巨大冲击。

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工业部门在财富形成和积累中的重要作用,相继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旨在以创新激发制造业活力,重振实体经济。

同时,在全球经济艰难复苏和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实施“绿色新政”,意图通过发展新兴绿色产业和绿色技术,发掘新的绿色增长点,将全球工业带入绿色化发展的新路径,为重塑全球产业链、推动消费者行为变革提供持续动力,进而在实体经济领域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八、项目综合评价本期工程项目总投资42379.3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2984.43万元,建设期固定资产借款利息275.64万元,流动资金19119.31万元;经测算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达纲年营业收入130954.19万元,总成本费用113514.33万元,年利税总额22776.11万元,其中:税后净利润12655.08万元;纳税总额10121.03万元,其中:增值税5336.25万元,税金及附加566.42万元,年缴纳企业所得税4218.36万元;年利润总额16873.44万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6.18%,全部投资回收期5.89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3.23年,本期工程项目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