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6知识讲解 圆周运动(提高)

26知识讲解 圆周运动(提高)

物理总复习:圆周运动【考纲要求】1、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的定义及相关物理量;2、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的动力学特征;3、会正确分析向心力的来源;4、知道向心力的公式;5、理解圆周运动的临界条件;6、掌握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问题。

【知识网络】角速度2vt T rθπω===线速度2s rv r t Tπω===向心加速度22224v ra r vr Tπωω====运行周期22r Tvππω==向心力22224vF ma m m r mrr Tπω====【考点梳理】考点一、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1、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主要有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转速、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等。

2、匀速圆周运动特点:线速度的大小恒定,角速度、周期和频率都是恒定不变的,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的大小也都是恒定不变的。

要点诠释:1、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而速度方向时刻在变的变速曲线运动,并且是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变化的变加速曲线运动。

2、只存在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就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3、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1)物体具有初速度;(2)物体受到的合外力F的方向与速度v的方向始终垂直。

(匀速圆周运动)考点二、向心力的性质和来源要点诠释:向心力是按力的效果命名的,它可以是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某一个力或是几个力的合力或是某一个力的分力,要视具体问题而定。

在匀速圆周运动中,由于物体运动的速率不变,动能不变,故物体所受合外力与速度时刻垂直、不做功,其方向指向圆心,充当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产生向心加速度。

考点三、传动装置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分析传动装置中各物理量的关系时,一定要明确哪个量是相等的,哪个量是不等的。

1、角速度相等:同轴转动的物体上的各点角速度相等。

2、线速度大小相等:(要求:在不打滑的条件下)(1)皮带传动的两轮在皮带不打滑的条件下,皮带上及两轮边缘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2)齿轮传动;(3)链条传动;(4)摩擦轮传动;(5)交通工具的前后轮(自行车、摩托车、拖拉机、汽车、火车等等)考点四、圆周运动实例分析 1、火车转弯在转弯处,若向心力完全由重力G 和支持力N F 的合力F 合来提供,则铁轨不受轮缘的挤压,此时行车最安全。

R 为转弯半径,θ为斜面的倾角, 2=tan v F F mg mRθ==临向合, 所以=tan v gR θ临。

(1)当v v >临时,即2tan v m mg Rθ>,重力与支持力N F 的合力不 足以提供向心力,则外轨对轮缘有侧向压力。

(2)当v v <临时,即2tan v m mg R θ<,重力与支持力N F 的合力大于所需向心力,则内轨对轮缘有侧向压力。

(3)当v v =临时,2tan v m mg Rθ=,火车转弯时不受内、外轨对轮缘的侧向压力,火车行驶最安全。

2、汽车过拱桥如汽车过拱桥桥顶时向心力完全由重力提供(支持力为零),则据向心力公式2=v F mg m R=向得:v gR =R 为圆周半径),故汽车是否受拱桥桥顶作用力的临界条件为:v gR =临顶无作用力。

3、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航天员在航天器中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航天员只受地球引力,座舱对航天员的支持力为零,航天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引力提供了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4、离心运动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当提供的向心力等于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时,沿圆周运动。

当提供的向心力小于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时,物体沿切线与圆周之间的一条曲线运动。

当产生向心力的合外力消失,F=0,物体便沿所在位置的切线方向飞出去。

【典型例题】类型一、传动装置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高清课堂:圆周运动例1】例1、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左边是主动轮,右边是一个轮轴,R A :R C =1:2,R A :R B =2:3。

假设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皮带轮边缘上的A 、B 、C 三点的角速度之比是__________;线速度之比是_________; 向心加速度之比是_________。

【答案】3:2:3 1:1:2 3:2:6【解析】A 、C 角速度相等,写着1: :1, A 、B 线速度相等,v r ω=,可知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3:2A B B A R R ωω==, 代入上面的空格,即得三点的角速度之比是3:2:3。

求线速度之比,写着1:1: ,就是要求A 、C 的线速度之比,而A 、C 的角速度相等,同理,由v r ω=可知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即:1:2A C v v =,所以,线速度之比是1:1:2。

求向心加速度之比,a v ω=(2a r r v ωωωω==⋅=⋅)将已求出的角速度之比、线速度之比代入,可知向心加速度之比3:2:6。

【总结升华】这类问题必须首先抓住是线速度相等还是角速度相等,再根据公式按比例计算。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中,A 、B 为啮合传动的两齿轮,2A B R R =,则A 、B 两轮边缘上两点的( ) A .角速度之比为2:1 B .周期之比为1:2 C .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2 D .转速之比为2:1【答案】C【解析】本题是齿轮传动问题,A 、B 两轮边缘上两点线速度相等由公式v r ω=有::1:2A B B A R R ωω==:,A 项错;由公式2rv Tπ=有 ::2:1A B A B T T R R ==,B 项错;由公式2v a r=有:::1:2A B B A a a R R ==,C 项正确;由公式2v rn π=有:::1:2A B B A n n R R ==,D 项错。

类型二、向心力来源分析向心力不是和重力、弹力、摩擦力相并列的一种性质力,而是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

在分析做圆周运动的质点受力情况时,切不可在物体所受的作用力(重力、弹力、摩擦力、万有引力等)以外再添加一个向心力。

向心力可能是物体受到的某一个力,也可能是物体受到的几个力的合力或某一个力的分力。

例2、圆锥摆如图所示,小球质量为m ,绳长为l ,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求小球在水平面内转动的周期。

【答案】cos 2l T gθπ= 【解析】 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拉力与重力的合力F 提供向心力 tan Fmgθ=即 tan F mg θ= (也可以这样分析:轻绳竖直方向的分力与重力平衡,轻绳水平方向的分力提供向心力。

cos T mg θ= sin T ma F θ== 解得 tan F mg θ=) 所需要的向心力为 22m r T π⎛⎫⎪⎝⎭sin r l θ=(r 为做圆周运动的半径)提供的向心力=所需要的向心力 224tan sin mg m l Tπθθ=解得cos 2l T g θπ=【总结升华】只有当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力才是物体所受所有力的合力。

当物体做变速圆周运动时不能认为向心力一定是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

要分析清楚提供的向心力、所需要的向心力,再将未知量用已知量表示出来。

举一反三【变式1】杂技演员在表演“水流星”的节目时(如图),盛水的杯子经过最高点杯口向下时,水也不洒出来。

对于杯子经过最高点时水的受力情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水处于失重状态,不受重力的作用B.水受平衡力的作用,合力为零C.由于水做圆周运动,因此必然受到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D.杯底对水的作用力可能为零【答案】D【解析】当杯子在最高点时,有向下的加速度,因此处于失重状态,但仍受重力作用,故A错。

又因圆周运动是曲线运动,其合外力必不为零。

因此杯子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故B项错误。

由于向心力并非独立于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等之外的另一种力。

因此杯子不能同时受重力和向心力两个力作用,而是重力是向心力的一部分,还有可能受杯底对水的作用力,故C错、D正确。

【变式2】(2014·安徽卷)如图所示,一倾斜的匀质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固定对称轴以恒定角速度ω转动,盘面上离转轴距离2.5 m处有一小物体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物体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盘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g取10 m/s2.则ω的最大值是( )A. 5rad/sB. 3rad/sC.1.0 rad/s D.0.5 rad/s【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受力分析、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分析解决匀速圆周运动问题的能力.物体在最低点最可能出现相对滑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 cosθ–mg sinθ=mω2r,解得ω=1.0 rad/s,选项C正确。

类型三、圆周运动的连接体问题例3、如图所示是用以说明向心力和质量、半径之间关系的仪器,球p和q可以在光滑水平杆上无摩擦地滑动,两球之间用一条轻绳连接,m p=2m q,当整个装置绕中心轴以角速度ω匀速旋转时,两球离转轴的距离保持不变,则此时( )A.两球均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三个力的作用B.p球受到的向心力大于q球受到的向心力C.rp一定等于2qrD.当ω增大时,p球将向外运动【答案】C【解析】向心力不是单独的一个力,A错。

由于两球离转轴的距离保持不变,而且球p和q可以在光滑水平杆上无摩擦地滑动,所以绳子的拉力提供了两个小球的向心力,可知两个小球的向心力大小相等,B错。

由向心力公式2=F m rω向,22p p q qm r m rωω=,得到p p q qm r m r=即12p qq pr mr m==,所以C对。

p p q qm r m r=说明了两球的质量与运动半径的乘积始终相等,与角速度的大小无关,D错。

故正确选项为C。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两物块A、B套在水平粗糙的CD杆上,并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整个装置能绕过CD中点的轴OO'转动,已知两物块质量相等,杆CD对物块A、B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开始时绳子处于自然长度(绳子恰好伸直但无弹力),物块A到OO'轴的距离为物块B到OO'轴距离的两倍,现让该装置从静止开始转动,使转速逐渐增大,在从绳子处于自然长度到两物块A、B即将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受到的静摩擦力一直增大B.B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先增大后减小C.A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先增大后减小D.A受到的合外力一直在增大【答案】D【解析】在转动过程中,两物体都需要向心力,开始时是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当静摩擦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时,绳子的拉力就会来做补充,速度再快,当这2个力的合力都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时,物体将会发生相对滑动。

根据向心力公式,2=v F m R向,在发生相对滑动前物体的半径是不变的,质量也不变,随着速度的增大,向心力增大,而向心力就是物体的合力,D 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