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知识精讲一、要点梳理(一)常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分为两大类:点号(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和语气)和标号(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1.点号①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②句内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2.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连接号、分隔号。
二、方法点拨(一)常见错误1.非疑问句误用问号例: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误用问号例: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是拿不定主意。
3.倒装句中问号、叹号前置之误用例:到底怎么办?这件事。
4.概数误用顿号例:一天才走五、六里。
这次运动会二、三班从的同学都要参加。
5.连词前误用顿号例: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6.分句之间误用顿号例:他留给我的印象依然如故:天真中透示着纯真、活泼中蕴含着稚气。
7.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误用顿号例: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湖北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8.句中未用逗号径直用分号例:任弼时同志一生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多用钱。
9.句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例:学习贵在自觉。
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学习贵在刻苦。
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10.冒号提示范围不清例:毛泽东有两句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从中感受到了坚持不懈、不畏艰难的精神。
11.同一句中用两个冒号例:昨天开大会,王厂长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一是持证上岗,二是下岗分流。
12.某某说,在引用的话中间,误用冒号例:“这样做对不对?我看,”刘主任大声说:“不对。
”13.引语中句末点号误置例1:王局长说:“咱不能把功劳当资本,向党和人民捞好处”。
例2: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14.省略号和“等”“等等”同时使用之误例:一起去的有十七八个人,有我姐姐、表弟、表妹、同学……等。
15.句内括号与句外括号相混用例1:第一部拍摄的是喜剧片《李阿毛与唐小姐》,(唐小姐是李阿毛信箱中虚构的一个女秘书)由徐卓果编剧,张石川导演。
例2:人们阅读应用文时,一般不包括欣赏的因素(书信、日记有时被当作文学创作的形式,那是例外,不能看作一般应用文。
)16.不是书名滥用书名号例:《国际书法展览》,最近在郑州市河南省艺术博物馆隆重开幕。
(二)常考标点符号判定技巧1.问号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例1:你喜欢吃苹果?还是香蕉呢?【解析】针对一件事进行提问,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例2:你叫什么名字,你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解析】一连串的提问,每一问皆为问号。
例3:我不知道她到底姓什么?【解析】有疑而无问的的句子的句末标点不用问号,改为句号。
2.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解析】这是一个倒装句,正常语序“同志们”应在句首,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3.顿号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例1: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解析】“较丰富的动植物……旅游等资源”是一个分句内部的小并列,应将逗号改为顿号。
例2: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解析】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4.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例1】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解析】在此句中,“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是总结前文,因此,分号应改为冒号。
【例2】成才的关键有三条: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塌实;三是耐得住寂寞。
【解析】分号是在仅用逗号已无法区分层次的情况下使用,因此,本句中的分号应改为逗号。
5.冒号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例: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解析】“师生关系非常融洽”是对上文的总结,应用冒号。
6.引号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例1: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解析】诗歌的引用部分是独立的,句号应在引号内。
例2: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许多评论家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解析】“形神兼备,充满生机”是评论家说的话的一部分,不能独立,句号应在引号外。
7.括号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例1: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解析】整句话都是但丁的言辞,但丁是针对整句话进行解释的,所以括号应在句号外。
例2: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
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解析】括号内注释是针对《四库全书》进行注解的,应在句号内。
三点剖析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性质和作用。
考生需要了解并掌握标点符号的种类、用法以及修改符号的使用。
常见的标点符号考查方式:1.判断所给的几句或一段话中标点符号使用的正误,选出正确的一项;2.选出几组句子中误用标点符号的一项;3.根据表达的需要,为一段话中隐去标点符号的地方添加正确的标点符号;4.在原句上修改使用不正确的标点符号;5.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常用标点符号所起表达作用的正误,做出选择。
题模精选题模一:标号例1.1.1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近日,由《辅导员》杂志、全国红领巾小记者辅导中心主办的“中国百名小学生赴俄罗斯展演”活动在莫斯科拉开帷幕。
B.他的成长经历启示我们:“一个人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矢志不渝地为之奋斗,路就在他脚下延伸。
”C.词用长短句,一方面是为了适应音乐,一方面是为了更容易表达复杂的感情——既可以是慷慨激昂的,也可以是委婉细腻的。
D.板桥、院落、月色、炊烟……这些最平凡的景物,在从乡村出来的作者眼里,都蒙上了一层诗意,寄寓着人生最悠远的乡愁。
【答案】B【解析】引号表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而B项中引号里的句子是对我们的启示,并非直接引用,所以应删除引号。
例1.1.2下面两个语段都出自法国总价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语段(一)中的画线语句,是从说“布告牌传出坏消息”转换到说“‘我’上学的情形”;语段(二)中的画线语句,是用“最明白,最精确”解释“最美的语言”。
根据各自语境,在【甲】【乙】处分别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语段(一)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
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甲】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语段(二)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
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乙】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A.【甲】破折号【乙】破折号B.【甲】逗号【乙】句号C.【甲】破折号【乙】句号D.【甲】逗号【乙】破折号【答案】A【解析】甲处用破折号,表示转换话题;乙处用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题模二:点号例1.2.1下面语段出自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根据语境,在【甲】【乙】【丙】处分别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分)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甲】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乙】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丙】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
D.【甲】,【乙】?【丙】。
【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考生要注意平时积累各类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
例1.2.2祝枝山,明代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是明代“四大才子”之一。
相传有一次,他去拜访朋友。
朋友请他留一幅字。
他当即泼墨,写下“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朋友读完,大为生气。
祝枝山一笑,说:“不必生气,你念错了。
”于是大声地念了一遍,朋友转怒为喜。
朋友和祝枝山都是怎么读的?请为这句话分别加上标点。
朋友读: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祝枝山读: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答案】朋友读: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祝枝山读: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解析】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注意断句的位置。
难度不大。
随堂练习随练1.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B.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C.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D.看着人类这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一一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答案】C【解析】C.错误;这里不是转述别人的话,而是直接引述别人的话,应该加上双引号.随练1.2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B.我们曾被认为是没有担当的80后和90后,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我是新青年,我为自己代言。
C.从长远看,不仅读书写字需要态度端正、严谨认真,我们做任何事情何尝不是如此?D.“甲午国殇·民族复兴”主题教育基地的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本题要结合标点符号的知识来分析。
在平时的学习中,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如问号、引号、顿号等。
注意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
D项错误,应该把引号去掉。
随练1.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C.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