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运用

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运用

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运用
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了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探讨了其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最后对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作出未来展望。

正文:
一.什么是物联网
2010年 ,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所附的注释中对物联网有如下说明: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 ,按照约定的协议 ,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 ,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技术体系结构基本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个大层次 ,感知层相当于人体的皮肤和五官、网络层相当于人体的神经中枢和大脑、应用层相当于人的社会分工。

感知层包括二维标签和识读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终端、传感器网络,主要是识别物体和采集信息,与人体结构中皮肤和五官的作用相似。

网络层包括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网络、网络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和智能管理中心。

网络层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进行传递和处理,类似于人体结构中的神经中枢和大脑。

应用层是物联网与行业专业技术深度融合,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实现行业智能化,类似人的社会分工,最终构成人类社会。

二.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运用前景
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其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各种传感设备能够帮助医院实现对人的智能化医疗和对物的智能化管理工作,支持医院内部医疗信息、设备信息、药品信息、人员信息、管理信息的
数字化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共享等,实现物资管理可视化、医疗信息数字化、医疗过程数字化、医疗流程科学化、服务沟通人性化,能够满足医疗健康信息、医疗设备与用品、公共卫生安全的智能化管理与监控等方面的需求,从而解决医疗平台支撑薄弱、医疗服务水平整体较低、医疗安全生产隐患等问题。

物联网目前在医疗领域有以下几方面的运用:
1.远程医疗
远程医疗监护,主要是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以患者为中心,基于危急重病患的远程会诊和持续监护服务体系。

远程医疗监护技术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减少患者进医院和诊所的次数。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2005年的报告,大约50%的美国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疾病,他们的治疗费用占全美2万亿医疗支出的3/4以上。

除了高额的高科技治疗和手术费用外,医生的例行检查、实验室检测和其他监护服务支出大约有几十亿美元。

随着远程医疗技术的进步,高精尖传感器已经能够实现在患者的体域网(body-area)范围内实现有效同信,远程医疗监护的重点也逐步从改善生活方式转变为及时提供救命信息、交流医疗方案。

目前有关技术主要包括:专为生物医学信号分析而设计的超低功率DSP、低采样速率/高分辨率的ADC、低功耗/超宽带射频、MEMS能量收集器。

2.疾病控制
通过各种传感设备,可以实时采集并监控受灾地区的卫生环境指标,控制灾后各种流行疾病蔓延。

也可以对SARS等急性传染病患者基于传感技术的医疗监测、跟踪定位、防脱逃。

一旦出现紧急情况,通过互联网,我们就可以快速有效的进行控制和处理。

3.药品生产、流通、医疗器械智能化管理
借助物资管理的可视化技术,可以实现医疗器械与药品的生产、配送、防伪、追溯,避免公共医疗安全问题,实现医疗器械与药品从科研、生产、流动到使用过程的全方位实时监控。

主要包括:医疗设备与药品防伪,全程实时监控,医疗垃圾信息管理等。

4.数字化医院
物联网在医疗信息管理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医院对医疗信息管理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身份识别、样品识别、病案识别。

其中,身
份识别主要包括病人的身份识别、医生的身份识别,样品识别包括药品识别、医疗器械识别、化验品识别等,病案识别包括病况识别、体征识别等。

三.物联网目前在医疗卫生领域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任何新技术的应用都很可能是一把双刃剑。

虽然智能化、行动化的医疗系统能大大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优化管理流程,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有发现一些问题并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 使移动医疗更加完善。

1.个人隐私的泄露
物联网医疗信息共享面临信息安全与隐私泄露等带来的更多的威胁, 若不能同步的解决,物联网技术在移动医疗护理系统中就得不到真正快速的发展。

2.治疗、护理行为执行时间的正确性和真实性反映有所欠缺
计算机系统若不能正确的记录每一条医嘱,以及遗漏执行某项医嘱等, 一定程度上存在医疗安全隐患。

3.对治疗、护理查对制度执行的支持欠缺
远程医疗,移动护理系统存在患者身份识别差错的危险, 也无法识别治疗单抄错等情况。

特别是对于昏迷、有精神障碍或者新生儿等的查对存在一定隐患。

参考文献:
沈崇德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邵华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综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