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典型冲压复合模具设计摘要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工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制造能力的重要标志。
模具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在飞机、汽车、发动机、电机、电器、电子、仪表和通信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
本文采用Solidworks三维设计软件进行顶罩的冲压工艺分析及复合模具的设计。
按照冲压复合模具的设计步骤,进行工艺分析,确定冲压工序和排样图,根据计算规则计算出毛坯尺寸、凸模、凹模尺寸及冲压力等。
计算完成后,按照零件计算结果绘制模具零部件三维图、工程图及模具装配图。
通过上述过程最终完成片状弹簧冲压复合模具的设计。
关键词:顶罩;冲压工艺;复合模;SolidworksAbstractMold & Die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national industry,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mold level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measure the comprehensive manufacturing capabilities of one nation. The molds has occupies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aircraft, automobiles, engines, motors, electrical appliances, electronics, instrument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products, 60% ~ 80% of the parts depend on the mold to formation.The three dimensional software Solidworks is used to design the stamping progressive die of the cover. Based on the design process of the progressive die, the stamping technique of the sheet spring has been analyzed, and the stamping step and the layout diagram has been established, then the dimension of blank, the dimension of punch and cavity die, the stamping force have been calculated. The three dimensional model, engineering drawing of the mold components, and the assembly drawing of the progressive die have been drew based on the calculation result.Keywords: cover; stamping process; compound die; solidworks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第1章绪论 (1)1.1 模具技术现状 (1)1.2 模具的发展趋势 (2)1.3 选题背景和意义 (3)第2章顶罩工艺性分析和工艺方案的拟定 (5)2.1 顶罩冲压工艺性分析 (5)2.2 顶罩冲压工艺方案拟定 (6)2.2.1 冲压工序的基本定义 (6)2.2.2 冲压工序的顺序与数目 (7)2.2.3 顶罩的工艺方案确定 (8)第3章顶罩工艺分析计算 (9)3.1 毛坯直径的计算 (9)3.2 排样设计 (10)3.3 毛坯翻边预冲孔直径计算 (10)3.4工艺力计算 (12)3.4.1 冲孔力计算 (12)3.4.2 落料力计算 (12)3.4.3 推件力计算 (13)3.4.4 卸料力计算 (13)3.4.5 翻边力计算 (14)3.4.6 拉深成形力计算 (14)3.4.7 压边力计算 (15)3.4.8 总冲裁力计算 (15)3.5 冲压设备的选择 (15)第4章顶罩复合模主要结构设计计算 (16)4.1 复合模结构部件尺寸计算 (16)4.1.1 冲孔落料刃口尺寸计算 (16)4.1.2 拉深成形尺寸计算 (21)4.1.3 固定与联接件计算 (25)4.1.4 模具定位方式选择 (26)4.1.5 模具卸料、推件方式选择 (26)4.1.6 导向装置选择 (26)4.2 冲压模结构特点及动作原理 (26)4.3 模具三维装配图 (27)第5章总结与展望 (32)参考文献 (33)附录 (35)致谢 (36)第1章绪论1.1、模具技术现状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工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制造能力的重要标志。
工业发达国家对模具工业都极为重视,在飞机、汽车、发动机、电机、电器、电子、仪表和通信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
用模具生产制件所具备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模具又是“效益放大器”,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
模具分为塑料模具、冷冲压模具、热锻模具、铸造模具、橡胶模具和玻璃模具等。
其中,冷冲压模具历史悠久、用途广、技术成熟,在各种模具中所占比重最多。
汽车、摩托车、家电行业是模具最大的市场。
占整个模具市场的80%以上。
例如,一种车型的轿车共需模具约4000套,价值达2亿元~3亿元;单台电冰箱需要模具生产的零件约150个,共需模具约350套,价值约400万元。
其中所用模具大部分为冷冲压模具。
而我国模具工业解放后从无到有.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有了较大的提高,发展速度十分迅速,目前已初具规模。
近年来,对模具技术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我国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手工作坊制造阶段、工业化生产阶段和现代化生产阶段。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信息化模具CAD/CAE/CAM技术和数控加工机床已普遍采用,模具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虽然我国模具技术水平正在逐步提高,但与工业较为先进的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纵观我国的模具工业。
既有高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又存在模具品种少、精度低、结构欠合理、寿命短等一系列的不足,无法满足整个工业迅速发展的迫切要求。
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为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随着我国加入WTO。
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汽车和家电等行业的飞速发展,在工业发达国家,对发展冷冲压生产给予了高度重视。
据近年来的统计,美、日等国的模具工业年产值已经超过机床工业年产值的6%~12%。
1.2 、模具的发展趋势模具CAD/CAM/CAE技术是模具设计制造的发展方向。
随着微机软件的发展和进步,普及CAD/CAM/CAE技术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各企业将加大CAD/CAM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的力度;进一步扩大CAE技术的应用范围。
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正使CAD/CAM/CAE技术跨地区、跨企业、跨院所地在整个行业中推广变成现实,实现技术资源的重新整合,使虚拟制造成为可能。
模具技术的发展应该为适应模具产品“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的要求服务。
达到这一要求急需发展如下几项:(1)全面推广CAD/CAM/CAE技术模具CAD/CAM/CAE技术是模具设计制造的发展方向。
随着微机软件的发展和进步,普及CAD/CAM/CAE技术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各企业将加大CAD/CAM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的力度;进一步扩大CAE技术的应用范围。
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正使CAD/CAM/CAE技术跨地区、跨企业、跨院所地在整个行业中推广成为可能,实现技术资源的重新整合,使虚拟制造成为可能。
(2)高速铣削加工国外近年来发展的高速铣削加工,大幅度提高了加工效率,并可获得极高的表面光洁度。
另外,还可加工高硬度模块,还具有温升低、热变形小等优点。
高速铣削加工技术的发展,对汽车、家电行业中大型型腔模具制造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它已向更高的敏捷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3)模具扫描及数字化系统高速扫描机和模具扫描系统提供了从模型或实物扫描到加工出期望的模型所需的诸多功能,大大缩短了模具的在研制制造周期。
有些快速扫描系统,可快速安装在已有的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上,实现快速数据采集、自动生成各种不同数控系统的加工程序、不同格式的CAD数据,用于模具制造业的“逆向工程”。
模具扫描系统已在汽车、摩托车、家电等行业得到成功应用。
(4)电火花铣削加工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也称为电火花创成加工技术,这是一种替代传统的用成型电极加工型腔的新技术,它是有高速旋转的简单的管状电极作三维或二维轮廓加工(像数控铣一样),因此不再需要制造复杂的成型电极,这显然是电火花成形加工领域的重大发展。
国外已有使用这种技术的机床在模具加工中应用。
预计这一技术将得到发展。
(5)提高模具标准化程度我国模具标准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估计目前我国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已达到30%左右。
国外发达国家一般为80%左右。
(6)优质材料及先进表面处理技术选用优质钢材和应用相应的表面处理技术来提高模具的寿命显得十分必要。
模具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是否能充分发挥模具钢材料性能的关键环节。
模具热处理的发展方向是采用真空热处理。
模具表面处理除完善应发展工艺先进的气相沉积(TiN、TiC等)、等离子喷涂等技术。
(7)模具研磨抛光将自动化、智能化模具表面的质量对模具使用寿命、制件、外观质量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影响,研究自动化、智能化的研磨与抛光方法替代现有手工操作,以提高模具表面质量是重要的发展趋势。
(8)模具自动加工系统的发展这是我国长远发展的目标。
模具自动加工系统应有多台机床合理组合;配有随行定位夹具或定位盘;有完整的机具、刀具数控库;有完整的数控柔性同步系统;有质量监测控制系统。
1.3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振兴和发展我国的模具工业,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也已经取得了共识。
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信等产品中,60%-9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在枪支、子弹等兵器产品中占95%以上。
模具又是“效益放大器”,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