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
关节活动度训练技术
【定义与目的】
1、定义关节活动度障碍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肢体活动度减少或抑制所致的失用;或关节内外的创伤、炎症和手术,以及肌肉、肌腱挛缩引起的关节内外粘连。
2⑵主动3⑵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增大关节活动度;逐步增强肌力,建立协调动作模式。
⑶主动关节活动训练:改善与恢复关节功能;改善与恢复神经协调功能和运动技巧性。
⑷连续被动运动: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局部血液、淋巴循环;消除肿胀、疼痛症状;促进修复;防治制动引起的粘连、挛缩。
【应用范围】
引起关节挛缩僵硬致关节活动受限的疾病,如骨折固定后、关节脱位复位后、关节炎患者;肢体的瘫痪,如脊髓损伤后的四肢瘫或截瘫等、脑卒中后的偏瘫等,
1、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适用于主动运动受限制的患者,肌力3级以下、长期卧床患者。
2、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适用于肌力较弱不能达到全关节活动范围的患者;体弱患者。
3
4
1
2
3
夹板等固定物。
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操作流程】
1、按病情确定运动顺序。
由肢体近端到肢体远端的顺序有利于瘫痪肌的恢复,由肢体远端到肢体近端的顺序有利于促进肢体血液和淋巴回流。
2、固定患者运动关节肢体近端,托住肢体远端,避免替代运动。
3、操作在无痛范围内进行,活动范围逐渐增加,以免损伤。
4、从单关节开始,逐渐过渡到多关节训练。
5
主动-
12345、每一动作重复10-30次,每日2-3次。
连续被动运动 【操作流程】
【操作要点】
1、将要训练的肢体放置在训练器械的托架上,固定。
2、开机,选择活动范围、运动速度和训练时间。
关节活动范围在术后即刻常用短弧范围(20°-30°)训练,并根据患者耐受程度每日渐增,直至最大关节活动范围。
运动速度开始时为每1-2分钟为一个运动周期。
训练时间一般每次1-2小时,频度为每日1-3次。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