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01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载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动运输不存在载体饱和现象B.水和氨基酸分子共用相同的载体进入细胞C.细胞膜上的载体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D.温度可通过影响载体结构进而影响主动运输速率2.细胞分裂间期依次划分为G1、S和G2期,研究者将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进行融合,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其中灰色的部分是细胞核,黑点代表中心体。
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引发中心体复制的物质持续存在到G2期B.中心体和DNA复制可能同时进行C.S期细胞中存在使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物质D.中心体的复制始于G1期,在G2期复制完毕3.下列有关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倍体无子两瓜是用生长素处理单倍体西瓜幼苗获得的B.三倍体无子西瓜因其不存在同源染色体而无法产生种子C.秋水仙素可以促进三倍体无子西瓜果实的发育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获得大量三倍体无子西瓜幼苗4.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并且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B.有些人在发生高原反应时会感到头晕,这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一种表现C.肾上腺素可以促进肝糖原水解为葡萄糖,可见肾上腺素直接参与了糖类代谢D.神经冲动在传递时,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产生依赖于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5.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用1%硫酸溶液刺激左侧后肢趾部皮肤,左侧后肢出现屈腿反射;实验二:去除左侧后肢趾部皮肤,重复实验一,实验左侧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实验三: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左侧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
关于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一中反射活动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B.实验二不出现屈腿反射的原因是感受器被破坏C.若实验前不剪除脑将观察不到蛙的屈腿反射D.该实验表明脊髓可以不依赖于大脑,完成某些反射6.土壤中的微生物、作物根系和土壤动物的呼吸都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统称为土壤呼吸,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环节。
下图是某森林下的苔藓和凋落物覆盖条件下土壤呼吸的日变化动态。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注:Rs-裸为裸土土壤呼吸速率;Rs-苔为苔藓覆盖土壤呼吸速率;Rs-凋为凋落物覆盖土壤呼吸速率)A.凋落物中的能量可供给分解者和其他各营养级生物利用B.该生态系统中对碳循环起关键作用的环节是生产者和分解者C.土壤表层的凋落物覆盖会影响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速率D.土壤表层的覆盖物提高土壤呼吸速率的原因可能与提高温度有关2019年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02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拟核DNA能复制并指导蛋白质合成B.动物细胞的膜蛋白都能够协助跨膜运输C.人体细胞核内的大分子物质均能通过核孔D.植物细胞中的多糖均是在叶绿体内合成2.为了研究缺失叶黄素的植株(甲)和正常的植株(乙)光合作用速率的差异,某实验小组设计实验并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温度和C02浓度等条件均适宜)。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植株甲因缺少叶黄素而使得叶片呈现黄色,且呼吸速率降低B.光照强度为3klx时,植株甲光合作用所需C02只来源于呼吸作用C.光照强度为lklx时,植株乙的光合速率大于其呼吸速率D.光照强度为3klx时,甲、乙两植株固定C02速率的差为4mg/(100cm2·h)3.已知含一条X染色体的果蝇(XY,XO)为雄性,含两条X染色体的果蝇(XX,XXY)为雌性,含三条X染色体或无X染色体的果蝇胚胎致死。
将白眼雌果蝇(X b X b)与红眼雄果蝇(X B Y)杂交,后代中偶尔发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和一只红眼雄果蝇,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母本产生配子时两条杂色体未分离。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母本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不可能发生在初级卵母细胞中B.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 b X b YC.这只红眼雄果蝇的精原细胞内肯定有Y染色体D.母本产生配子时肯定发生两条同源X染色体不分离4.西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果皮深绿条纹对果皮浅绿色为显性。
将果皮浅绿色的四倍体西瓜(aaaa)和果皮深绿条纹的二倍体西瓜(AA)间行种植。
待开花后自然传粉,并收获四倍体植株上所结的种子甲。
第二年,将种子甲与二倍体西瓜间行种植,自然传粉后,种子甲长成的植株所结的果实(注:果皮由母本的子房壁发育而来)()A.全部为无子西瓜B.全部为有子西瓜C.果皮浅绿色的为有子西瓜D.果皮深绿条纹的为有子西瓜5.科学家在用向日葵研究植物的向光性时发现,向日葵因单侧光照射而弯曲生长时,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下列有关解释不合理的是()A.单侧光照射未引起向日葵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横向运输B.向日葵的向光弯曲生长可能是单侧光引起某种抑制物分布不均造成的C.生长素对向日葵生命活动的调节是其生命活动调节的方式之一D.结合顶端优势可知高浓度的生长素不会抑制向日葵的生长6.下列有关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大,恢复力稳定性越强B.群落中的生物在垂直结构上分层分布,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C.森林的营养结构最为复杂,因此它是各种群落演替的终点D.群落演替的实质是优势种群的取代,最终使生物多样性降低2019年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03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人由于烫伤,手臂某处发红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A.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减少B.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增多C.毛细血管破裂,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D.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升高2.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可以不用显微镜观察B.用适量盐酸处理叶绿体有利于各种色素的提取C.活细胞被台盼蓝染成蓝色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蔗糖是非还原糖,故加入斐林试剂后蔗糖溶液颜色无变化3.甲图是某类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模型。
酶的抑制剂可以与酶结合并降低其活性,乙、丙两图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类型抑制剂的作用原理。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底物与酶活性部位互补时,酶才能发挥作用,因此酶有专一性B.抑制剂①与底物空间结构相似,竞争酶的活性部位C.抑制剂②会通过改变酶的结构进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D.两种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均可通过提高底物浓度来缓解4.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
现给正常小鼠输入一定量的该溶液,一段时间内小鼠体内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A.血浆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比值下降B.有氧呼吸增强,进入血浆的CO2增多,血浆pH明显下降C.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尿量增多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减少,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加5.研究表明,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相距非常远的两对非等位基因在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后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与两对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难以区分。
雌果蝇的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雄果蝇不发生。
基因M/m 和N/n控制不同的相对性状,下列能证明果蝇的基因M和N位于同一染色体上且相距非常远的杂交组合是()A.MmNn(♀)×MMnn B.MmNn(♀)×mmnnC.MmNn(♂)×mmnn D.MmNn(♂)×MmNn6.为研究某植物对盐的耐受性,进行了不同盐浓度对其最大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根相对的是()电导率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表。
相关分析错误A.低盐环境下,细胞中有机物积累量高于高盐组B.高盐环境可能破坏了生物膜结构导致电解质外渗C.高盐环境通过影响细胞吸水进而影响光合速率D.随着盐浓度的提高,细胞呼吸速率会持续增大2019年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04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A.1880年,恩格尔曼以水绵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光合作用的场所B.1910年,摩尔根以白眼雄果蝇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C.1958年,斯图尔德以胡萝卜韧皮部为实验材料,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物质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2.线粒体病是遗传缺损引起线粒体代谢酶缺,致使ATP 合成障碍、能量来源不足组异质性病变,这些病变与许多人类疾病有关。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线粒体DNA 突变,证实突变是人类各种疾病的重要病因B.受精卵线粒体来自卵细胞,故线粒体病是与孟德尔遗传不同的母系遗传方式C.线粒体是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的细胞器D.无论是细胞的成活和细胞凋亡均与线粒体功能有关3.2017年7月,“太空灵芝”落地福州仙芝楼,填补了我国医用真菌空间育种的空白。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太空环境作用下,灵芝菌株只可能发生基因突变B.太空环境作用下,“太空灵芝”成为一种新的物种C.太空环境定向诱导后,可筛选出人们需要的性状D.在菌株培育和选择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4.某兴趣小组探究植物激素对顶端优势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植株的种类及生长情况是本实验的自变量B.A组和B组对照可证实茎尖细胞合成的生长素维持了顶端优势C.D组和E组实验结果说明细胞分裂素一定通过抑制生长素运输解除顶端优势D.本实验说明侧芽的抑制和萌发受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相互拈抗的调控5.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R=出生率/死亡率)。
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区域中田鼠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分布B.该田鼠种群增长方式为“S”型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C.田鼠种群数量在a~d之间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其中c~d期间一直在下降D.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仅由图可知,a、b两点时对应的种群的年龄组成分别为增长型和衰退型6.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感染的天然化学物质。
豌豆细胞中基因A决定豌豆素产生,基因B抑制豌豆素产生。
科研人员用两个不产生豌豆素的突变纯系豌豆(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和野生型豌豆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突变品系1、2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C.在真菌感染严重地区,A和b的基因频率会不断上升D.杂交组合丙F2的不产生豌豆素植株中杂合子占3/132019年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05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