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编辑的论文电视编辑论文一:浅谈《爱情保卫战》天津卫视的《爱情保卫战》是一档以“保卫爱情”为己任的情感类大型综艺节目,整个节目划分为嘉宾背景介绍、丘比特问卷、踏浪旁观者清、真心话黄金60秒、旋转门、求婚等各个环节。
《爱情保卫战》在周六档晚间21:21开始,节目时长从去年的65分钟延长为78分钟,节目开始增容,每期都有三对情侣在这讲述他们的爱情困惑,除了保有原来的“丘比特问卷”“旁观者清”等环节,还增加了一个“爱情保鲜计”板块,在这个板块中会有专家、明星嘉宾送上的爱情保鲜妙计。
在现今这样一个节目品种、风格、类型等都纷繁复杂的时代,观众的要求也随之愈来愈严苛,但是依旧有一些相亲类、求职类节目非常跑火,比如相亲的《非诚勿扰》《爱情连连看》,讲述求职的《非你莫属》《职来职往》等,不过虽然竞争如此激烈,还是有一些深度对话家庭情感的栏目受到大众喜爱,例如天津卫视的《爱情保卫战》,东方卫视的《幸福魔方》,尤其是《爱情保卫战》很受好评,因为现在是一个追求快速消费的社会,爱情也越加的不坚固,我们如何来保卫自己的爱情便变得非常重要了。
如果说一个节目只是吸引到了少部分人的关注,可以说是偶然,但是,倘若全国上下有好几十万人都爱看这个节目,那其中必定有着深刻的原因了。
《爱情保卫战》爆红,理由是多方面的,下面我就针对《爱情保卫战》这个节目的环节、主持人、嘉宾等,浅略谈谈我的看法吧。
先来说说《爱情保卫战》的主要对象即想要保卫自己爱情的情侣,每期节目均会邀请三对情侣,每一对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人的故事,他们讲述自己的生活,爱情矛盾和期待等,有的是两人恋爱家人不同意,有的是面临毕业即分手的难题,有的是相处久发现性格不合要分手,还有的是老少恋等等之类的,让观众觉得很贴近自己的生活,从而不自觉地融入他们的故事,另一方面在看他们的故事时也很好地满足了自己自私的窥伺欲,这是人性的弱点也是特点,所以因为这个缘故,观众就会想要去看这个节目。
有友曾质疑,所有这些参与的情侣、他们的爱情故事什么的都是节目事先策划好了的,根本就是在欺骗大众。
我不能给他解疑答惑,因为我个人也不知道内幕,但是在观看了这么多期《爱情保卫战》后,看到节目中有些人难过的失声痛哭,有人因为太过气愤就在台上破口大骂…….我不觉得他们是拿钱后装出来的,而是一种真情流露。
退一万步说,假使他们真的只是在表演,我也只能说他们演技真的太好了,节目组太用心了,我们只当看了一场很好的戏,娱乐一下自己,只要道理我们懂了,那不也很好吗?作家苏瑞华曾发表过一篇从心理学角度剖析《爱情保卫战》爆红原因的文章,其中有一点他这样提到:它采用了“团体咨询”的形式,而舍弃了“个体咨询”的形式。
“个体咨询”与深度暴露紧密结合,而秘密的场合是来访者进行深度暴露的前提条件,在大众媒体上,这个前提是不可能存在的,而没有深度的暴露,个体性的咨询就很难发挥其效用。
与个体咨询不同的是,与群体动力紧密结合的团体咨询,其效用发挥更主要的凭籍是群体的动力性、互动性,这一特征决定了它比个体咨询更加贴合大众媒体的特点。
“爱情保卫战”这档节目不仅利用了团体咨询的这种特点,而且它采用了大规模观众参与现场的形式,这无疑是对群体动力的极致性的发挥,充分利用了“场”所带来的超强的冲击力。
他这个分析我是非常赞同的,《爱情保卫战》每期都邀请三个专家担任嘉宾帮助情侣分析、解决难题,偶尔也请明星家庭讲述他们自己的爱情故事,还有现场观众投票,不仅情侣之间有辩论,专家与情侣、专家与专家之间都会发生辩论,他们的发言或尖刻,或温和,或感性,或理智,看这个节目有时会有错觉认为是一场辩论赛。
但是正如名言所说“碰撞可以擦出智慧的火花”,这是一个自由的、公正的平台,每个人都有表达意见的权利。
《爱情保卫战》邀请的专家中个人比较喜欢的是涂磊和于际敬老师。
涂磊是一个着名的节目主持人,他担任嘉宾时,不仅能说、会说,而且敢说,对有些情侣嘉宾的言论,他会一针见血地指出他的虚伪,他也会因为过于气愤而面露青筋,还会替嘉宾着急地跳脚,他通常说话都很尖锐,但是往往说的都是道理;而于际敬是一个心理学专家,所以他很能够看到他人内心的纠结从而细心开导,如果说涂磊老师容易激动,那么他就比较客观了。
因为有了这些辩论、碰撞,所以使得节目更刺激,更有味道,不会那么单调了,而这一点也是《爱情保卫战》超越同类型节目《幸福魔方》,更具吸引力的关键所在。
东方卫视的《幸福魔方》是由主持人、嘉宾、亲友、专家构成的,他们的位置是主持人坐在中间,其他人分坐各个面,就像一个魔方。
我认为其实它的策划各方面也是不错的,弱就弱在只有一位专家发表看法,过于单薄和主观,一家之言往往很难说服人,虽然现场还有一些观察团成员,但是都没什么特点,现场也缺少观众。
再来看节目主持人赵川。
虽然有人批评他说人长得幼稚,行为也幼稚,不过我不认同,我认为他很好地把控着整个节目,主持人本分也做的很到位:当有人因为爱情难过太伤心时,他会恰当的给与安慰;当有女嘉宾表示没有彩礼就不嫁,金钱至上时,他能够适时地引导,让大众有个正确的爱情观??他也许没有何炅主持的搞笑,没有张绍刚的犀利,没有曾是新闻人的孟非看法独到,可能偶尔他也会观点片面,偏向一方,但是这却让他显得更加真实而非幼稚。
说了这么多,但是包括情侣、嘉宾、主持人,分析的都是参与节目的人,《爱情保卫战》好看还在于它的各个环节的设置。
现在就按节目播出的时间先后顺序来一一剖析。
第一个是情侣嘉宾出现在现场前关于他们背景资料的介绍。
观众通过这个视频展示,可以大概了解到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什么矛盾,为什么上节目等。
这样就充分调动了观众的好奇心。
第二个是丘比特问卷。
专家针对嘉宾所说的一些基本情况,提出质疑或发表看法,嘉宾当场进行回答,很多时候专家都能问出一些嘉宾在上节目前无法如实回答的实情,如此就进一步地接近了事情的真相,为事情的解决也提供了帮助。
偶尔专家也会提一个问题然后让嘉宾根据问题作图,然后专家由图片展示从而剖析出嘉宾的内心想法,从心理学角度解决某些问题。
第三个是旁观者清。
节目除邀请到专家帮忙释惑,还会邀请到嘉宾的亲友到现场进行观看节目,针对嘉宾之间发生的问题,各自亲友给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也间接地让嘉宾心里有个做决定的依据。
因为发言的都是各自的亲友,所以嘉宾会很慎重地参考他们的意见,这不管是在现场做决定还是在节目之后的日常生活中都是很重要的。
第四个是黄金60秒。
在所有的矛盾、问题都摊开来,争吵也结束了之后,情侣双方进行最后的表白,这个时候可以表达之前的歉意,可以表决心,表白,无论是深情献唱也好,流涕求爱也罢,这都是最后的机会。
这个环节就是要大家把所有的情感都调动起来,表达自己最最真实的想法,所以它也是节目用来提高品味和收视率的。
第五个是旋转门。
表白之后,嘉宾进入旋转门,在做决定前进行最后的思量,在门开的那一刹那,你在还是不在,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而这个时候,现场的观众就会利用手中的按键器进行投票表决赞成抑或反对在一起,虽说观众的投票不能决定什么,但是却是一个重要的考量,而且让观众参与了其中,也是不错的吸引点。
第六个是求婚仪式。
这主要是在两个人妥善解决好问题而且决定依旧在一起的时候才有的仪式。
这个仪式虽然简单而且不是真的求婚,却代表了一种认真的态度,意味着从此就要对对方负责,比较温馨。
《爱情保卫战》的环节基本上就是这几个,可圈可点,但是它的成功光有这些好的素材等还是会有些欠缺,把他们衔接起来后,如何适时地安插一些音乐,使背景音乐很好地与画面结合也是很重要的。
众所周知,音乐具有表达情感的作用,它所表达的寓意或愉悦或悲伤,或舒缓或欢快,背景音乐也不例外,它也有着自己特定的涵义和主题,有表现慷慨激昂的,也有表现悲壮雄浑的,有表现温柔婉约的也有表现悲情伤感的。
恰当的音乐极富表现力,能够突出主题,给人带来心灵的共鸣,是画面语言的补充和意境的延伸,还可以渲染情绪,加强同观众情感沟通的作用。
举个例子,《爱情保卫战》中当女嘉宾点头答应了男嘉宾的求爱,在男嘉宾单膝跪地求婚时,一首陶喆的《就是爱你》便不断在耳边回荡,空气中满是甜蜜的味道,无论是当事人,还是现场观众都被那样的爱情感染着,一脸笑容;而当旋转门打开,只出现了一个人或者两扇门都空荡荡的时候,张雨生的《我期待》“say goodbye……”一直萦绕,催人泪下,但也只有惋惜了。
上面的那些就是我分析出来的《爱情保卫战》跑火的理由,不知道是否具有说服力,但是我是爱看的,也许是我本身会有点好奇别人的隐私,但更重要的是它的故事很打动我,偶尔会为之失态流泪。
只是希望《爱情保卫战》可以保持它朴素的作风,可以坚持真实的原则,不要做作,更不要为了吸引观众注意力、提高收视率就作秀,这样只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还有,建议主持人可以再多看点书,能变睿智点就最好了。
参考文献苏瑞华《“爱情保卫战”爆火的心理学分析》刘月明、姚怀彬《浅谈背景音乐在社教类节目中的作用》电视编辑论文二:电视编辑制作专业论文“编辑”一词,在电视节目编制中有不同的解释,它既可以泛指专业技术职称中专门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后期制作中对画面进行加工处理这一环节的工作,也可以专指具体的编辑操作等等。
在电视节目编制过程中,前期制作一般是指从节目构思到镜头素材拍摄完成这一阶段的工作,后期制作则包括了把原始的素材镜头编制成一个完整的电视节目所必须的全部工作过程,一般地,人们把这一阶段的工作统称为编辑。
与电影剪辑不同,电视编辑是在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操作平台上完成的,实际工作中,可以使用基于磁带的线性编辑系统,也可以使用基于硬盘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实施具体的技术操作。
一、电视编辑的意义1、形成一部完整的电视作品,向观众传达作品的创作意图电视画面编辑是电视片创作的后期工作,它既是电视节目编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更是决定电视节目质量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
编辑的目的除了制作完成一部完整的、可供欣赏或播放的电视作品外,还要清楚地向观众传达作品的创作意图。
2、形成作品的艺术个性与创作风格通过编辑,可以最终确定电视作品的时间长度与风格样式,所以,编辑也是创作者确立和展现艺术个性与创造节目风格的必要手段。
二、电视编辑工作的重点在编辑处理镜头时,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有:镜头内容、镜头长度、拍摄角度、镜头运动、摄像机光学镜头的运用与效果、光影造型效果等,镜头画面造型还涉及场景设计、色彩、服装、化妆等其它许多内容,在具体情况下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而正确把握编辑时截取的镜头片段进行排列、组合与转换,以产生最佳的视听造型与表意效果。
选择并确定用作编辑的镜头片段时,主要考虑的是它在画面表现上的功能:(1)叙事清楚确定镜头长度,先要考虑是否能让观众视线在画面上有足够的停留时间以了解画面所提供的视觉信息。
以不同角度拍摄的一连串的电视画面给我们提供了各不相同的视觉信息,以远景、全景等景别拍摄的镜头,画面框架包容的空间范围大,为了让观众看清楚画面包容的景物内容,编辑时,就应该让镜头留有足够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