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消毒灭菌法
(1)2%戊二醛:浸泡精密仪器如纤维内镜,使用前加入 0.5%亚硝酸钠,可防锈。 (2)环氧乙烷:医疗器械、书本、棉橡胶制品及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等。 (3)含氯消毒剂:①0.2%浸泡被乙肝病毒、结核杆菌污染的物品;②擦拭桌椅、墙壁、地 面;③排泄物的消毒:排泄物 5 份加含氯消毒剂 1 份搅拌,放置 2~6 小时。 (4)过氧化氢:冲洗外科伤口、漱口。 (5)0.01%~0.1%氯己定:又名洗必泰,冲洗阴道、膀胱及伤口黏膜创面。 (6)苯扎溴铵: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用于手、皮肤、黏膜、环境及物品消毒,常 采用浸泡、擦拭、喷洒等方式。 3.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1)合理使用,必须用时尽量少用,能采用物理方法消毒灭菌的,尽量不使用化学消毒 灭菌法。 (2)根据物品的性能和各种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3)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 (4)消毒剂要定期更换、定期检测,调整浓度,易挥发的要加盖。 (5)待消毒物品必须先洗净、擦干。 (6)消毒剂中不能放入纱布、棉花等物,以防降低消毒效力。 (7)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必须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冲净,以免消毒剂刺激人体组织。 (8)熟悉掌握消毒剂的毒副作用,工作人员做好防护。 4.化学消毒剂的常用方法 (1)浸泡法:注意浸泡前要打开物品的轴节或套盖,管腔内要灌满消毒液。不放置纱布、 棉花等物,以免因吸附消毒剂而降低消毒效力。 (2)喷雾法:用于空气、地面、墙壁和物品表面的消毒。 (3)擦拭法:用于物品表面或皮肤、黏膜的消毒。 (4)熏蒸法:常用于室内空气消毒,如纯乳酸(每立方米 0.12ml)。 好啦,我们知识点总结就到这里啦,大家一定要掌握上述内容,希望我们总结的知识点 能够更好的帮助到大家,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首先在学习之前我们要明确关于清洁、消毒与灭菌的概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接 下来的内容。
一、概念 1.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 生物,并非杀灭微生物。 2.消毒:是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环境中和媒介物上除细菌芽孢以外 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 3.灭菌:是指用物理、化学方法消除或杀灭环境中和传播媒介物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 致病的和非致病的,也包括细菌的芽孢。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1.化学消毒剂的种类 (1)灭菌剂: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使物品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如戊二 醛、环氧乙烷等。 (2)高效消毒剂: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对细菌芽孢有显著杀灭作用的制剂。如过氧 化氢、过氧乙酸、部分含氯消毒剂等。 (3)中效消毒剂:仅可杀灭分枝杆菌、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 求的制剂。如醇类(乙醇最适宜杀菌的浓度是 70%~75%)、碘类、部分含氯消毒剂等。 (4)低效消毒剂: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如酚类、胍 类、季铵盐类消毒剂等。 2.常用化学消毒剂
护理专业知识备考材料:化学消毒灭菌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遵照“饭前、便后要洗手”等等关于如何讲卫生的好习惯,目的 就是减少进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从而降低感染发生率。同样的工作其实每天都在医院进行 着,但是要求却更严格,使用范围也更广,包括操作方法、使用要求、所用制剂都极大不同, 这也是医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的重点任务。这一内容也是考试中的重点和高频考点。所以小 编今天就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医院内化学消毒灭菌法的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