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大学介绍

山东大学介绍


人才培养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 教育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工程教育模式,通过教育和 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 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的多种类型优秀工程师。该计划实行本科、硕士、博士三段制, 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施双导师制和动态管理,聘请知名企 业家和专家学者参与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建设。学生在本科学习 期间都将具有长短期海外学习经历或国内知名高校学习经历;在 研究生学习期间50%以上的学生具有海外学习经历。
简介
中文名: 山东大学 外文名: Shandong University 简称: 山大 校训: 学无止境 气有浩然 创办时间: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综合 主管部门: 教育部 学校属性: 珠峰计划、985工程、211工程 现任校长: 徐显明 知名校友: 老舍、臧克家、成仿吾、闻一多 所属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主要院系: 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文学院、数学院
山大分校
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又称南校区) 济南市经十路73号 邮编25006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土建与水利学院 体育学院 山东大学齐鲁软件园校区 济南市舜华路中段 邮编250101 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加拿大高等教育基础部 (2011届 药学院 公共 卫生学院 护理学院 等) 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又称南新区) 济南市二环东路12550号 邮编25000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土建与水利学院 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又称山大威海分校) 威海市文化西路180号 邮编264209 韩国学院 商学院 法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 翻译学院 艺术学院 海洋学 院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 院 国际教育学院
有关排名
• 在最近武汉大学科学评价中心 发布的“中国一流大学竞争力” 排行榜上,山东大学列第十一位 ,该中心评价山东大学是近两年 上升速度最快的大学。世界顶级 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发 布的最新大学排行榜中,山东大 学排名第五位,最权威世界大学 排名网站2014年数据山东大学在 位列世界第301-400位(区间), 中国大陆8-14位(区间)。
山大学科综合实力
• • • • •
• • • • •
国家重点学科: 19个 硕士点: 310个 博士点: 230个 院士: 9人 主要奖项: SCI国际学术论文连续 多年全国前十 本科生培养得分全国第五 校训:学无止境、气有浩然 重点学科: 25个国家重点学科 办学宗旨: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 图富强 办学目标: 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知名校友
享誉世界的生物学家——童第周 酒旗风暖名士狂——梁实秋 数学家校长——潘承洞 文学大师——王统照 缅怀老院长——王哲 水光云影共徘徊——沈从文 力学专家——刘先志 宽厚仁和的长者——邓从豪院士 “两弹元勋”——王淦昌 朗诵诗人——高兰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
山大分校
山东大学校本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又称东区新校) 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物理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 经济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经济研究院(中心)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晶体材料研究所 管理学院 环境研究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大学外语教学部 国际教育学院 文史哲研究院 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又称东区老校) 济南市洪家楼5号 邮编250100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法学院 艺术学院 外国语学院 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又称西校区) 济南市文化西路44号 邮编250012 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口腔医学院 护理学院 药学院

人才培养
山东大学设有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命科学与技术 六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多年来,基地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大 批优秀后备人才,逐步成为该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标杆和教学 改革的窗口。为了发扬传统、弘扬学术,更好地激励广大师生向 杰出人物学习,不断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6个国家基地 均以学界泰斗命名。学校为基地班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实行导师制,采用国际化课程、国际化教师、国际化教材,营造 国际化氛围,为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精英人才创造条件。 基地班60-80%的优秀学生可以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人才培养
山东大学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优势和资源,自2000年开始试行英语+法学 (五年制)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其中在英语+国际政治、 文科+教育学、小语种+法学、小语种+国际贸易、护理+管理等单独组成 双学位班;另外在经济、管理、法学、文学、化学、信息、数学等学生 需求量大的专业上开设双学位班、辅修班。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 优势,打破学院界限,合作建设社会急需的专业。文学院、历史文化学 院和哲学与社会学院联合举办了文史哲基地班;数学院和经济学院共同 培养金融工程、保险精算专业人才;药学院和工科学院共同培养制药工 程专业学生;医学院和生命学院联合培养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控制学 院、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以及工科学院共同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 生;软件学院和艺术学院共同培养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
人才培养
1. 跨学科(院),本校经历:学校充分利用学科综合优势,大 力推行主辅修、双学位、二次选择专业,开设英语+法学、英语+ 政治等双学位班;文史哲班、金融数学班、生物医学工程、数字 媒体技术专业等交叉专业;引导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课,全面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2. 跨校园,第二校园经历:在国内率先实施大学校际合作计划 3. 跨国界,海外学习经历:学校大力推进本科生“海外学习经 历”,注重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现与19个国家和地区的72所高 校开展本科生交换培养 4. 社会实践经历:山东大学倡导100%的学生要有社会实践经历。
山大分校
教育成果
山东大学致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和一流的研究 生。该校积极拓展素质教育,大力吸 引优质生源,发 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探索复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着力进行 教育创新,实行了本硕连读和本硕博连读、公共外语、 计算机实施分级教学,在全国高校首倡并大力推进“三 种经历”,即第二校园经历、海外求学经历、社会实践 经历,提高了学生的竞争力,稳步推进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内容、专业和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 高,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毕业生深受社会的 欢迎。
国际合作
山东大学国内外合作交流十分活跃。学校积极推进校校合 作,先后与武汉大学等15所高校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启动了包 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互换培养(访学)、师资共享、科研合作等 内容的交流项目,现已接收国内14所高校访学学生共1227人, 派往国内9所高校访学学生共914人。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 先后与美国等4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7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协议 关系,与100多个学术机构建立了学术合作关系;近5年共有 2000余人次出国(境)访问、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及合作研究; 接待短期交流、访问考察人数达2500多人次
科研成果
山东大学具有雄厚的学术科技实力。据美国《基本科学指标》 (ESI)统计,山大科技竞争力已经进入世界高校前500强,列 国内高校第7位。学校连续十几年被SCI收录的论文数进入全国 高校前十位;近年来被EI收录论文保持在全国高校十位左右, 被SCI收录论文的引证总数也进入全国高校前十名。学校高新 技术成果产业化也呈现良好势头,形成了山大华特上市公司和 山大鲁能、山大华天等40余家高新技术科技企业,为山东乃至 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人才培养
山东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 战略要求,承担着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的使命,自2010年参与并启动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点计划,采用多元、多种、多次选拔机制,在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5个学科,每年各选拔20名具有培养潜 质的学生,进入泰山学堂学习。学校将为参与试点的学生,制定个性化 的培养方案,采用本博贯通的长周期培养,夯实专业基础,培养专业兴 趣,强化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跨学科(院)、跨学校、跨国家(地区) 学习,使学生具备本校学习经历、第二校园经历、海外学习经历和社会 实践经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拓宽国际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人才培养
彭实戈班: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校级人才培养基地 齐鲁医学班:山东大学从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中选拔30名左 右特别优秀的学生,培养更高层次的医学专门人才。 材料科学与工程校级人才培养基地:为探求优秀工科学生而设立 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生物医学工程校级人才培养基地:该专业是理、工、医、生物等 学科高度交叉的新兴朝阳学科 工业生态校级人才培养基地: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合作建设的国 际化、新兴交叉专业
山东大学
宣传会Βιβλιοθήκη 山东大学之历史山东大学创建于公元1901年,初名山 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清朝政 府创建的第二所国立大学。 100多年来,这所誉满海内外的百年 名校 ,历经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 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历史发展时 期,迁徙分合、春华秋实,成为中国现 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发祥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