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的白描语言
写作技巧
新闻写作中,为了增强写作的可阅读性,常常会使用白描语言,也就是描写性的语言。
举例:美国《时代》(Time) 杂志中的一则关于邓小平访美的新闻中有这样一段:“正像礼宾程序要求的那样,上个星期,中国国歌在白宫南草坪上鸣奏(play)起来了。
然后美国陆军军乐团演奏(perform)了美国国歌《星条旗》。
在相互致词(deliver)之后,两国领导人登上(step on)一个阳台,向一千名鼓掌欢迎的来宾致意(greet) 。
突然邓小平一反常规,他紧紧抓住(hold tight)卡特总统(Jimmy Carter)的手,高举(hold high) 起来。
”
为了使用白描语言,我们一般要这样:
多用子概念。
譬如,生活水平——食物——肉类——鱼肉——鲍鱼
天气很热——气温高达38度,
受到热烈欢迎——掌声持续达10分钟之久
举例:美联社条例:不要去说“华莱士神经紧张”。
要这样:在一次40分钟的飞行中间,他嚼了21根口香糖,他洗了一副牌,数了数,又洗了一遍。
他看了看头上和脚下的云彩,系紧安全
带,又把它松开了。
但是,由于白描语言本身的具体性和画面感使得有时文章显得过于灵活,对于初学新闻写作的人来说显得很有难度,尤其是这些往往是在外宣中使用,所以要注意学习这种语言的使
用。
对“五段新闻法”的再认识
写作技巧
此前,我们专门介绍过对外宣传中的“五段新闻法”。
作为对外宣传中的一个比较简介的新闻写作方法来讲,很有必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还有一些东西要引起我们的
注意:
1.不是所有的新闻都能使用这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一般在社会新闻中使用,往往由于富于现
场感而通过一定的描写来增强可读性和吸引力。
2.对于很多我们涉及的新闻,类似于三段叙述式的写法仍然是一个更常用的东西。
我们在实际
写作中还是要大量的使用叙述式的新闻写法,这一点要引起注意。
3.在区分是否使用“五段新闻法”的过程中,我们要有自己的体会,此前我们也有专门的稿子可以
模仿,现在要告诉大家的就是要注意区分什么时间使用,什么时间不用。
4.有的时间看到同学们写的外宣稿,采用直接引语时,人物既不具有新闻性,话语也平淡无
奇,这就不适合运用情景引入和主题延伸。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不如采用综合叙述来进行。
由文章学的思路想到新闻写作的一点内容
写作技巧
,包括听话、说话、读文、作文四项语文能力和观察、记忆、想象、思维四项
语文智力社会交际才能。
文章能力由文章知识转化而成,包括文章阅读能力、文章写作能力、文章听说能力和文章思维
能力以及文章创造能力和文章交际能力。
文章阅读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根本;文章写作能力是写作能力的基础;文章听说能力是听说能力
的高标;文章思维能力是语文智能的核心。
1.我们要学会把握新闻写作的规律性,这就需要阅读新闻作品,在阅读的过程中来体会新闻要
素是如何体现出来的,新闻的结构是如何展现新闻事实的,也就是说,我们要明白什么地方写的是导语,什么地方写的是主体,什么地方写的是新闻背景,什么地
方写的是新闻结尾等。
2. 我新闻写作的思维性,也就是在写作的过程中是如何展现新闻事实的。
这里的展现是思维层面的展现,也就是学者把握记者写作的思维过程,比如每一段为什么这样写,是不是可以不这样写,有没有更好的写法,等等。
只有进行思维的把握,才能真正提高新闻写作的水平。
3. 实际训练中,我们在进行新闻写作时,尤其是对外宣传时,必须有新闻写作的思维层次,不能一股脑的什么都写,也不能很随意的把重要的内容写下来,必须有一个相对清晰地思维层次
放在前面,必须知道这个新闻的重心和层次性,新闻的技巧来把握这个
重心和层次。
新闻稿的格式有很多随现代的发展新闻稿件也在变化
美国 ----------倒金字塔”式,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从这里写起。
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
同时注意,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因为这种格式不是符合事件发展的基本时间顺序,所以在写作时要尽量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构思,按受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识来安排事件要素。
因而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宏观的对于受众的认识。
中外结合体——新华体。
遵循时间顺序,但是这种“讲故事”的写法已
经不适合受众的阅读习惯(一般人没有时间听你讲长篇大论),所
以“新华体”在吸收中外新闻报道之长的情况下诞生了。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
其次,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
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
因而,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
渡性段落。
再次,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
--常见的报道格式
标题对于新闻报道很重要,甚至都出现了一个标题就是一条报道的情况。
因而,标题要提炼新闻事件的“精华”
来,同时要简洁。
如果需要可以在主标题前加上引题,在其后加上副如果要写作比较长篇的调查性报道、深度报道,就要注意在文中按照事件叙述明晰的需要,适当加一些小的标题,以概括一个部分的内容,便于受众阅读(针对印刷媒体而言)。
“华尔街日报体”(DEE)的格式,特点文首特写新闻事件中的一
个“镜头”,一般是以一个人的言行为主,从而引出整个的新闻报道,比
如央行关于房贷要加息的消息,新闻报道就可以从一个普通市民的住房贷款行为写起,比较能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除上述之外,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文首要加电头,像“本报讯”;文中
要尽量使用直接引语,尽量少地进行记者的观点表达;行文要流畅,不要艰涩等等。
最后,新闻报道实际上是一个很个性化和组织化的行为,个人可以有个人的特点,一个报纸可以有自己的原则。
但是有一点不能放弃,就是任何格式都要以最快、最简洁、最能满足受众需要的格式去写,这是新闻报道的“真理”。
新闻包括(消息和通讯)
消息一般构成:标题消息头导语主体背景结尾
如何写好新闻稿件
第一、把握好新闻稿件的要素和特点。
一篇完整的新闻稿件必须包括新闻的六要素:即六个“什么”(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什么
事件、什么原因、什么结果),此外,还要具有新闻的四个特点:即快、真、短、新。
1、报道快。
即报道要及时,要第一时间拿去报道,2、事实真。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3、篇幅短。
短,就是语言简明扼要,但简短要内容充实、叙述清楚。
4、内容新。
“新”,
指发生在一、两天之内的事件给人以新的感受和印象。
第二、新闻稿件要写好标题。
新闻稿件的标题最好就是整篇新闻稿件的中心思想,让人听了题目就能明白整个报道的大概内容。
第三、把握主题。
一篇新闻稿件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
一个活动或会议等的开展都有其目的和意义的,这应该在新闻稿件中体现出来。
第四、注意称谓和人称的使用。
新闻稿件应该以第三人称来写,最好不要以第一人称来写。
第五、稿件要尽量配送图片。
第六、写完一篇新闻稿件之后,不要匆忙拿去报道。
要再认真检查一遍,看有没有错漏的地方,仔细审核后在上投。
第七、写新闻稿件时要注意处理好“五种关系”:一
是“小”与“大”的关系。
从小稿子写起,积小成大;二
是“量”与“质”的关系。
要“质”、“量”并重,以数量促质量;三
是“等”与“找”的关系。
要变等稿子为找稿子,当前有的单位反映没有题材可写,其实认真发掘题材是很多的;四是“内”与“外”的关系。
要把企业的事情放在社会的背景下去思考,深入挖掘新闻价值;五
是“上”与“下”的关系。
稿件既要符合上级的精神、企业的要求,也要反映基层的需求,代表群众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