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普陀区曹杨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上海市普陀区曹杨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6题每题2分,7-10题每题3分)1.下列几种运动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A.从广州飞往北京的飞机 B.绕地轴做自转的地球C.绕太阳公转的地球 D.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B.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C.相同时间内加速度的变化相同D.相同路程内速度的变化相同3.几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位移一定最大的是()A.加速度最大的物体 B.初速度最大的物体C.末速度最大的物体 D.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4.一个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C.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等于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D.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桌面的压力5.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点B.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所以重心一定在物体上C.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几何中心必然与重心重合D.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中的位置不因物体升高、降低、倾斜而发生改变6.如图所示,细绳竖直拉紧,小球和光滑斜面上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球受到的力是()A.重力、绳的拉力B.重力、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C.重力、斜面的弹力 D.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7.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第2s内和第3s内速度方向相反B.第2s内和第3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第3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D.第5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8.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启动时的加速度(轿车启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如果拍摄时每隔2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m.那么这辆轿车的加速度约为()A.1m/s2B.2m/s2C.3m/s2D.4m/s29.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前车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驶的距离为s,若要保持两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A.s B.2s C.3s D.4s10.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杆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它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1和F2,那么()A.F1向下,F2向上,且F1=F2 B.F1向下,F2向上,且F1>F2C.F1向上,F2向上,且F1=F2 D.F1向上,F2向下,且F1=F2二、多项选择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每题5分,漏选得3分)11.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D.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所以只有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12.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B.木块在桌面上受种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C.轻杆一端所受弹力的作用线一定与轻杆重合D.轻绳一端所受弹力的作用线一定与轻绳重合13.下列关于滑动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对运动又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可能不产生摩擦力B.滑动摩擦力方向一定和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C.两个物体接触面上的滑动摩擦力方向一定与其弹力方向垂直D.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滑动摩擦力作用14.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相距为x的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和7v,从A到B 的运动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过AB中点的速度为4vB.经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为4vC.前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时间通过的位移少1.5vtD.通过前位移所需的时间是通过后位移所需的时间的2倍三、填空题(每空格3分,共24分)15.子弹恰能穿过三块质地相同、厚度相同的木板,设子弹在木板里的加速度是恒定的,则子弹依次穿过三块木板所用时间之比是:.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某一段距离S的时间为t1,通过下一段同样长距离S的时间为t2,求物体的加速度.16.以10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后加速度的大小是2.0m/s2,刹车后2s和6s内的位移之比为;一水滴离开屋檐后自由下落;它通过某一楼的一个高度为1.4m的窗口,历时0.2s时间.那么此窗的顶部离开屋檐的距离是.17.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把铁块紧压在竖直墙面上,铁块所受的重力为8N,当水平力F为20N时,铁块恰能匀速下滑,铁块所受摩擦力为N,铁块与墙的动摩擦因数为.18.一矿井深45m,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电落下一个小球,当第7个小球从井口下落时,第一个小球恰好落至井底,相邻两个小球下落的时间间隔是;这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相距m.四、综合应用题19.如图所示,光滑但质量分布不均匀的小球的球心在O点,重心在P点,静止在竖直墙和桌边之间,各个接触面硪点均光滑.试画出小球所受的力.如果重心位置在O点处,则球受到墙的弹力(变大、变小或不变)20.光电门的基本结构如图a所示:(1)DIS是由传感器、和计算机二部分组成,在使用位移传感器时,把固定在小车上.(2)某次宽为d的挡光片通过光电门,计时器上显示时间△t,则挡光片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为了减小测量瞬时速度的误差,应该选择宽度比较(选填“宽”或“窄”)的挡光板.(3)利用两个光电门和上述挡光片可以研究匀加速度直线运动.如图b,将挡光片固定在滑块上,滑块自由滑下后光电门1的计时器上显示t1,光电门2的计时器上畢示t2,已知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L,则滑块下滑的加速度为21.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直升飞机悬停在离地面224m高时,运动员离开飞机作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运动员以12.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m/s.求:(1)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2)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此情况下,运动员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22.如图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B、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当用水平力向右拉动物体A时,试求(作出必要的受力分析图):(1)B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2)A物体所受的地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3)要把物体匀速拉出需要的力F多大.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6题每题2分,7-10题每题3分)1.下列几种运动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A.从广州飞往北京的飞机 B.绕地轴做自转的地球C.绕太阳公转的地球 D.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考点】13:质点的认识.【分析】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能忽略,物体可以看成质点.【解答】解:A、从广州飞往北京的飞机,飞机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A正确.B、绕地轴自转的地球,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C、绕太阳公转的地球,地球的大小和形状能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C正确.D、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汽车的大小和形状能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D正确.故选:ACD.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B.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C.相同时间内加速度的变化相同D.相同路程内速度的变化相同【考点】1E: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解答】解:根据x=可知位移和时间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位移不随时间均匀变化,故A、D错误.B、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v=v0+at,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所以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故B正确.C、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故C错误.故选B.3.几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位移一定最大的是()A.加速度最大的物体 B.初速度最大的物体C.末速度最大的物体 D.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考点】1E: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H: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推论以及位移时间公式判断哪种情况位移一定最大.【解答】解:A、根据知,加速度最大的物体,位移不一定最大,故A错误.B、根据x=知,初速度最大或末速度最大的物体,位移不一定最大,故B、C错误.D、根据x=知,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位移一定最大,故D正确.故选:D.4.一个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C.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等于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D.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桌面的压力【考点】35: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9: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条件进行判断,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四个条件缺一不可.【解答】解:A、物体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而重力属于引力,二者不是同一种力,故B错误;C、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等于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地球的引力,故D错误.故选:C.5.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点B.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所以重心一定在物体上C.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几何中心必然与重心重合D.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中的位置不因物体升高、降低、倾斜而发生改变【考点】23:重心.【分析】(1)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2)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3)重心只是重力在作用效果上的作用点,重心并不是物体上最重的点,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之外.【解答】解:A、重心只是重力在作用效果上的作用点,重心并不是物体上最重的点,故A错误;B、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不一定在物体上,故B错误;C、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故C错误;D、物体重心的位置跟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重心在物体中的位置不因物体升高、降低、倾斜而发生改变,故D正确;故选:D.6.如图所示,细绳竖直拉紧,小球和光滑斜面上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球受到的力是()A.重力、绳的拉力B.重力、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C.重力、斜面的弹力 D.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考点】2G: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受到重力和绳的拉力.斜面对小球没有弹力,如有弹力,小球将受到三个力作用,重力和绳的拉力在竖直方向上,弹力垂直于斜面向上,三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小球将向左上方运动,与题设条件矛盾.【解答】解: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受到重力和绳的拉力,斜面对小球没有弹力.故选:A.7.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第2s内和第3s内速度方向相反B.第2s内和第3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第3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D.第5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考点】1I: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如图是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速度的符号表示速度的方向.斜率表示加速度.当物体做加速运动时,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当物体做减速运动时,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解答】解:A、第2s内和第3s内速度均为正值,速度方向均为正方向,方向相同.故A错误.B、第2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时,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第3s内物体做减速运动时,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而第2s内和第3s内速度方向相同,则第2s内和第3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故B正确.C、第3s内物体做减速运动时,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故C正确.D、第5s内物体做减速运动时,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8.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启动时的加速度(轿车启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如果拍摄时每隔2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m.那么这辆轿车的加速度约为()A.1m/s2B.2m/s2C.3m/s2D.4m/s2【考点】1B:加速度.【分析】加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的解法通常有①定义式法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③处理纸带时常用的方法.【解答】解:汽车长度4.5米,在图中占三格,所以一格代表1.5米.有图象可以看到题目给出了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第一段位移有8格,则位移为x1=12m.第二段位移有13.5格,则位移为x2=13.5×1.5m=20.25m由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位移之差等于aT2,得:,T=2s解得:a≈2m/s2.故选:B9.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前车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驶的距离为s,若要保持两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A.s B.2s C.3s D.4s【考点】1E: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刹车时间.前车刹车时,后车在做匀速运动,根据位移公式求出后车匀速运动时的位移,而后车刹车的位移等于前车刹车的位移,故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后车匀速运动时的位移.【解答】解: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刹车时加速度相同,刹车位移也相同为s,设加速度大小为a,前车刹车的时间为,刹车的位移s=在此时间内,后车做匀速运动,位移为x=v0t=所以x=2s此后后车刹车,刹车位移也为s,要保持两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x=x+s﹣s=x=2s故选B.10.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杆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它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1和F2,那么()A.F1向下,F2向上,且F1=F2 B.F1向下,F2向上,且F1>F2C.F1向上,F2向上,且F1=F2 D.F1向上,F2向下,且F1=F2【考点】2G: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24:滑动摩擦力;2H: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分析】运动员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过程都是受力平衡,竖直方向都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由于重力向下,根据二力平衡,摩擦力一定向上,大小等于重力.【解答】解:运动员匀速攀上过程受力平衡,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静摩擦力,由于重力向下,根据二力平衡,静摩擦力一定向上,大小等于重力;运动员匀速下滑过程受力平衡,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滑动摩擦力,由于重力向下,根据二力平衡,滑动摩擦力一定向上,大小等于重力;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每题5分,漏选得3分)11.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D.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所以只有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考点】19:平均速度;1A:瞬时速度.【分析】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瞬时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物体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过程上的速度是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中运动的快慢情况,平均速度描述的是一段时间内或一段位移内的运动的平均快慢.【解答】解:A、不同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不同,故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相同,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故B正确;C、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平均速度粗略描述变速运动,故C错误;D、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是一段时间内的速度,所以只有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故D正确;故选:ABD.12.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B.木块在桌面上受种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C.轻杆一端所受弹力的作用线一定与轻杆重合D.轻绳一端所受弹力的作用线一定与轻绳重合【考点】29: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解答】解:A、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故A正确;B、木块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弹力,施力物体是桌面,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故B正确;C、轻杆一端所受弹力的作用线可以沿任意方向,不一定与轻杆重合,故C错误;D、根据绳子弹力的特点可知,轻绳一端所受弹力的作用线一定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故D正确.故选:ABD13.下列关于滑动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对运动又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可能不产生摩擦力B.滑动摩擦力方向一定和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C.两个物体接触面上的滑动摩擦力方向一定与其弹力方向垂直D.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滑动摩擦力作用【考点】27: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分析】两物体的接触面粗糙、物体间存在压力、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物体间存在摩擦力;如果两物体相对静止,则物体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如果两物体相对滑动,则物体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解答】解:A、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即使接触,但没有弹力,物体间可能不存在摩擦力,故A正确;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故B错误;C、依据摩擦力与弹力产生原理,可知,两个物体接触面上的滑动摩擦力方向一定与其弹力方向垂直,故C正确;D、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是运动的;如雪橇在雪地上滑动时,地面没有动,但是地面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故D错误;故选:AC.14.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相距为x的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和7v,从A到B 的运动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过AB中点的速度为4vB.经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为4vC.前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时间通过的位移少1.5vtD.通过前位移所需的时间是通过后位移所需的时间的2倍【考点】1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E: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出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根据平均速度的推论求出AB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位移之差.通过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得出前一半位移和后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从而得出时间关系.【解答】解:A、设中间位置的速度为v1,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解得v1=5v.故A错误.B、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B正确.C、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根据.故C正确.D、前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后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因为位移相等,平均速度之比为1:2,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1.故D正确.故选:BCD.三、填空题(每空格3分,共24分)15.子弹恰能穿过三块质地相同、厚度相同的木板,设子弹在木板里的加速度是恒定的,则子弹依次穿过三块木板所用时间之比是:.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某一段距离S 的时间为t1,通过下一段同样长距离S的时间为t2,求物体的加速度.【考点】1G: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1E: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通过连续相等位移内的时间之比为:1:(﹣1):(﹣):…;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两段位移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加速度.【解答】解:子弹逆过来看(从右向左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通过三段相等位移内的时间比为1:(﹣1):(﹣),在通过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则子弹按先后顺序穿过三块木板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1;第一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1=,第二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2=,则加速度a==.故答案为:.16.以10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后加速度的大小是2.0m/s2,刹车后2s和6s内的位移之比为16:25 ;一水滴离开屋檐后自由下落;它通过某一楼的一个高度为1.4m的窗口,历时0.2s时间.那么此窗的顶部离开屋檐的距离是 1.8 .【考点】1J:自由落体运动.【分析】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得求得前2s和前6s内的位移即可;设屋檐距窗台高为H,水滴下落至窗台用时为t,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汽车刹车减速到零所需时间t=故前2s内的位移=16m;前6s内的位移为前5s内的位移,故m=25m,故x2:x6=16:25设屋檐距窗台高为H,水滴下落至窗台用时为t,则:水滴到窗台过程中:H=gt2水滴到窗户顶端过程中:H﹣1.4=g(t﹣0.2s)2联立解得:t=0.8s H=3.2m窗户上沿距屋顶的高度为H﹣1.4m=1.8m故答案为:16:25,1.817.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把铁块紧压在竖直墙面上,铁块所受的重力为8N,当水平力F为20N时,铁块恰能匀速下滑,铁块所受摩擦力为8 N,铁块与墙的动摩擦因数为0.4 .【考点】27: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2A:动摩擦因数.【分析】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即可求得压力和摩擦力大小,再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即可求得动摩擦因数.【解答】解:木块受重力、压力、墙面的弹力以及摩擦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压力等于水平力F=20N;竖直方向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大小为:f=G=8N;则动摩擦因数为:μ===0.4;故答案为:8,0.4.18.一矿井深45m,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电落下一个小球,当第7个小球从井口下落时,第一个小球恰好落至井底,相邻两个小球下落的时间间隔是0.5s ;这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相距15 m.【考点】1J:自由落体运动.【分析】假设两个小球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从井口到井底共有6个时间间隔即6t,根据自由落体的位移时间关系式可以解出下落的总时间,最后可解得两小球间的时间间隔;再根据位移时间关系解得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相距多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