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1-1 先秦的政治制度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1-1 先秦的政治制度
【命题透析】本题以西周初期的分封制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
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研习选项】A。在分封制中,周王通过“授土”“授民”,使周的亲族、姻亲 和功臣在新占领的土地上建立起一批新兴国家,如题干材料中的卫、鲁、燕等 国,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从而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 非王臣”的心理认同,并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A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 可知,西周分封制下,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实行的不是君 主专制,B项错误。根据分封制的规定,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世 袭的统治权,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因而王室对地方实行的是间接控制而非直接 统治,C项错误。贵族世袭特权确立于夏商时期,分封制只是延续了过去的贵 族世袭做法并有所发展,D项错误。
必修 1 政治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度和秦至明清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第一阶段: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先秦时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最高执政 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第二阶段:秦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 可分为三条主线:(1)君主专制权力的加强与中央机构的演变;(2)中央集权 的加强与地方行政机构的变化;(3)选官用人制度和监察制度的演变。
史料一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 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 像“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有实 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史料二 王室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 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 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 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联系也较以前密切。
2.学者冯天瑜说:“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 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对此观点 理解正确的是( ) A.分封制强化了血缘宗法关系 B.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 C.分封制保证了周灭商的成功 D.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基础
【解析】 D。材料中的“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体现了血缘政治,“被征服的 臣仆、封地土著”体现了地缘政治,可见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的基础,D项正 确。
1.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
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分封制逐渐瓦解
B.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
C.周王成为“天下共主”
D.周王未能实现高度集权
【解析】A。材料体现了鲁君朝贡“天下共主”周王的次数远远低于齐国、晋 国,说明了春秋时期周王衰微,诸侯强大,反映了奴隶社会的分封制走向瓦 解,A项正确。
3.钱穆曾撰文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
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在
春秋时代,西周王室虽早已覆灭,但由它所分封的诸侯们,却逐渐形成一坚强
的同盟团体。”他旨在说明( )
【解析】 C。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
A.分封制推动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 可知,题干中的“此制度”指的是西周
(1)依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试答】(1) ①在家族体系内表现为宗法制,在政治体系内就是分封制。 政权与族权合二为一。“家国同构”。 ②根据大宗、小宗而形成严格的等级制。
(2)根据史料二,指出太史“据法而争”的依据是什么? 【试答】(2)宗法制中的嫡长子继承制原则。 (3)时至今日,宗法制早已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依然存 在。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例说明。 【试答】(3)一方面是尊祖敬宗、“忠”“孝”观念和家国意识;另一 方面是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亲情关系和人为划分远近尊卑。
第1讲 先秦的政治制度
构建 知识体系
1.商朝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制:王位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 (2)王权特点:国家大事通过占卜来决定,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制度 ①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2.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进行有效统治,拱卫 王室 。 (2)概况 ①对象: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 功臣 和古代帝王的后 代。 ②权利:受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以对 卿大夫 实行再分封。 ③义务:诸侯为周天子镇守疆土 、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 职。
(2)依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历史遗存的影响。 【试答】(2) ①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②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 ③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 山西省简称晋等。 (3)根据史料一、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分封制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 原因。 【试答】(3) ①趋势:逐步瓦解。②原因: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随 着时间推移,血缘纽带难以维系;井田制瓦解,失去经济基础。
比较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分封制
主要目的 为了进行有效统治
核心内容 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蕃屏周
诸侯有在各自领地设置官员、建立武
权力与义务
装、征派赋役等权力,但也有为周天 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
朝觐述职等义务
双方关系
周王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 王的臣属,服从周王的命令
历史作用
周天子巩固了天下共主地位,统治得 到加强,周朝势力范围扩大
——《中国历史·先秦卷》 史料三 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通“叛”),天子拥空名于上, 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指恶性循环),以至于移祚(改朝换代),谓 非封建之弊乎?
——(明)张燧《千百年眼》
史料一中第一句话体现了分封制下的诸侯国与原有邦国的不同; 第二、三句话说明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拥有较大的权力,对后世产生深 远影响。
宗法制 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地位, 保证王权稳定 规定宗族内的嫡庶系统
诸子可获土地、庶民、奴隶等,但须 明确下级贵族臣服于上级贵族、全体 贵族服从于周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
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从子有双重关系, 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 臣关系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 化王权
(标★为教用独有内容)★宗法制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 (2)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结合。 (3)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4)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时期的分封制;从题干中“同一文化
C.分封制对后世统一国家建立有积极意义 、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
D.宗法观念催生了中央集权制
可以看出这种思想有利于后世统一国
家的建立。答案为C 。
分封制与井田制的关系
探究二 宗法制
素养立意——历史解释 (2018·浙江选考)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逮克殷践奄,灭 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 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 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2.宗法制影响 (1)对当时的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 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对后世的积极影响: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 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对后世的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 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的平等 和法治意识相违背。
【命题透析】本题以学者对中国早期国家的研究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研习选项】 D。官僚体制形成于秦朝,A项错误。材料阐述的是宗法制度 与分封制度,与“素养”无关,B项错误。国家“垂直管理地方”是以郡县制的推行 为标志,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本周之臣子”“王室至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周初分封对象以王室宗亲为主,这说明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D项正确。
史料一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 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 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
——《吕氏春秋》
史料二 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 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时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 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后。
分封制的特点
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 地或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明确周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 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 间的横向联系。
——《吕氏春秋·当务》 史料三 家族组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有着天然的联系,与中国国家政权之间具 有较为广阔的合作空间,与现代化的主潮流并不处于截然对立的状态。然而,家族 组织又是一柄双刃剑,以它为表现形式的族际冲突(编者注:农村宗族械斗),以及 由于政府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普遍不满,很可能在家族组织复兴中成为某种破坏性力 量。
3.西周的宗法制 (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 间在 权力 、 财产 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含义:宗法制是用 父系血缘 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 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最大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 。
(4)内容 ①分为大宗和小宗,但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 ②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③ 周王 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5)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 统治集团 内部的稳定和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