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指南一、基本要求(一)组织管理1.医院有重点专科建设领导或组织机构;2.医院有扶持重点专科建设的政策或措施;3.医院制定有重点专科发展规划;4.科室有年度工作计划,及年度总结。
(二)科室设置1.专科为独立单元,室内布局合理;2.病床≥20张;3.每床病室净使用面积≥6平方米。
(三)经费投入1.医院每年对专科有经费投入,比例不低于该专科业务收入的5%;2.添置有专科必需的仪器设备;3.专科建设经费有帐目,专款专用。
(四)人员结构和人才培养1.学科带头人为正高职称人员,担任本专业省以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上职务;2.科室专业技术人员年龄结构合理;中、初级医师必须医学本科毕业,有博士生点。
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应占科室医生比例≥30%,有一名45岁以下的正高职人员。
(五)科学研究1.承担有部委、省级以上科研课题;2.近三年内有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以上奖≥2项;3.参加科研课题设计并参与实际研究的中青年获奖人员数≥30%;4.建有实验室,并开展实验与研究;5.有科研工作的年、周期计划。
(六)学术水平1.每年在国家级或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篇,省级≥8篇;2.学科带头人为国家级学术刊物编委成员。
3.有参编或主编的专著或专业参考书。
(七)临床教学、进修培训1.学科带头人带有博士生或硕士生;2.承担有本科医学生临床教学任务;3.接受本地及外省在职人员的培训及进修。
(八)技术水平1.独立开展省级重点专科必备的技术项目(见技术标准);2.每年应有新技术、新业务开展;3.对开展的新技术和业务实行项目管理。
(九)相关指标1.病床使用率≥92%;2.年经济效益增长率不低于同年国民经济增长率;3.病历书写评分≥90分,甲级病历率≥95%。
(十)一票否决指标1.技术水平得分低于应得分值的75%(将制定“标准”的考核评分细则);2.开展技术项目低于规定项目的90%;3.近两年发生一起医疗事故或一年内发生两起重大医疗纠纷的;4.甲级病历率≤90%,出现丙级病历;5.年经济效益增长率低于国家同年国民经济增长率。
技术指南一、内科(一)心血管内科专业1.顽固性心律失常的诊治(标准的心内电生理检查)+消融2.设心脏监护(CCU)(血液动力学监测:动态血压、腔内压测定)3.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气囊扩张)4.冠状动脉造影术5.左心导管检查及造影6.二尖瓣气囊扩张术7.核素心肌显像8.右心导管检查及造影9.埋藏式永久起博(DDD)10.先心病介入治疗(二)呼吸内科专业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肺活检技术2.设呼吸监护室(RCU)3.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和灌洗液细胞学检查4.各种重症呼吸衰竭的诊治(包括多种机械通气型式)5.肺血栓栓塞的诊治(包括检查、血流灌注、通气扫描、抗凝及溶栓治疗等)6.间质性疾病的诊治7.气道高反应性测定8.张力性气胸的处理9.支气管动脉插管诊疗技术(PAI)10.睡眠呼吸障碍的诊断及治疗11.B超或CT引导下的经皮肺活检(三)消化内科专业1.消化道激素测定,内分泌试验(参考科研课题)2.小肝癌诊断(肝血管造影)3.选择性腹腔动脉造成影,腹腔镜诊治(可配合外科)4.治疗内镜: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硬化疗法急诊内镜止血术粘膜切除法(早期胃、结肠癌)食道狭窄扩术、内支架置放术5.超声或CT导向下胰腺穿刺术6.经颈内静脉肝内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7.消化道动力学测定(液体、固体)(四)血液内科专业1.疑难、罕见血液病的诊治2.急性白血病的诊治(MIC分型)3.出血及血栓疾病的实验检查及诊治4.免疫性血液病的实验室检查及诊治5.血浆性置换术在血液病的应用6.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7.造血干细胞移植(五)内分泌专业1.垂体瘤及其危象卒中的诊治2.代谢骨病的诊治3.侏儒症的诊治4.性腺功能低减及性分化导常症的诊治5.导位内分泌综合征的诊治6.激素测定:生长激素(GH)、泌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长激素(L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性腺睾丸酮(T)、雌二)、17羟孕酮、降钙素、血游离钙、尿羟脯氨酸排量、血尿儿茶酚胺、醇(E2游离三碘酰原氨(FT3)、游离四碘酰原氨酸(FT4)甲状旁腺激素测定(PTH)7.性染色体测定8.骨密度测定9.内分泌肿瘤定位或内分泌腺同位素扫描(包括甲状腺ECT,彩超,CT,磁共振等)10.甲状腺Ⅰ131摄取率测定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测定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测定11.DM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六)肾病学专业1.继发性肾脏病的诊治2.肾性高血压的诊治3.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治4.血液净化(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腹膜透析、血浆置换)5.肾脏活检(经皮与直视)及肾组织的病理检查(光镜及免疫病理)(七)神经内专业1.危重病人的监护和抢救2.呼吸肌麻痹的抢救3.全脑血管造影(DSA)神经系统应用4.二维或超大型维经颅多普勒超声(TCU)5.诱发电位、肌电图(包括神经传导速度)、脑电地形图、眼震电图等检查6.肌肉、神经、脑组织活检7.脑血管病的防治与研究(八)变态(过敏)反应科1、是独立的变态(过敏)反应科2、具有专门的变态(过敏)反应专业医师和实验室技术人员3、具有专门的变态(过敏)反应科门诊和实验室4、能完成体内过敏原检测(包括:吸入组、食入组、儿童组、斑贴试验)5、能用CAP系统完成体外过敏原检测6、能进行肺功能的测定7、能针对不同的个体进行变应原反应8、能按要求承担并完成医科大学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的教学工作9、能按要求承担并完成省级以上研究课题研究二、外科(一)普通外科专业1.复杂胰腺癌、胆道癌根治术2.肝脏肿瘤左、右半肝切除术3.胆道腔镜检查及取石术4.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内镜括约肌切开(RPT)6.胰管空肠内引流术7.胰管切开取石术8.颈动脉及体动脉瘤切除术(可由血管外科完成)9.腹主动脉瘤切除术10.经腹改良Sugiura手术(二)胸外科及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1.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包括法鲁氏四联症、右室双出口、房室管畸形、肺静脉畸形引流、合并重度动脉高压的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等)2.心脏多瓣膜替换术及瓣膜成形术3.冠状动脉搭桥术4.胸主动脉瘤切除术(包括降主动脉瘤与升主动脉瘤Bentall或Cabrol手术等)5.复杂纵隔肿瘤切除术6.气管支气管成形术(包括隆凸切除术)7.颈及胸上段食管癌切除术8.复杂食管癌切除术(三)骨科专业1.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2.脊柱侧弯矫形术3.带血管指(趾)再造术断指(肢)再植术4.特殊部位骨关节巨大肿瘤切除术5.骶骨肿瘤根治术6.臂丛神经损伤修复术(臂丛损伤神经转位修复术)7.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手术(Dick ,AF,RF)8.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或椎间盘镜切除术)9.吻合血管的皮(肌—皮)瓣移植术10.关节镜应用11.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矫正术12.颈椎前路,后路手术(四)神经外科专业1.垂体瘤摘除术经鼻、经额下、经翼点三种入路,摘除肿瘤体积达2/3以上或全切除2.设专科重症加强监护室(专科ICU),包括颅内压监测3.听神经瘤切除术枕下、小脑幕上下联合,经岩骨入路切除体积达2/3以上面神经(解剖或功能)保存达到2/3以上死亡率在10%以下4.脑血管手术:动脉瘤夹(或切除)术脑动静脉畸形切除术5.高颈段或脑干肿瘤切除术(五)泌尿外科专业1.经皮肾镜取石术2.腹膜后淋巴清扫术3.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4.肾上腺髓质肿瘤切除术5.肾癌根治术6.体外震波碎石疗法7.输尿管镜(取石、活检等)8.腹腔镜(肾切除、肾上腺切除、肾囊肿去顶、输尿管取石等)9.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六)烧伤科专业1.大面积严重烧伤的抢救成功率半死亡率(LA50%):烧伤面积50%三度烧伤面积50%2.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治疗3.微粒自体皮、大张异体皮混合移植术4.自体上皮、真皮皮浆混合移植术5.血管游离移植、皮瓣移植术6.游离皮瓣、复合组织瓣移植术7.各种部位深度烧伤(深Ⅲ度或Ⅳ度)创面修复术8.各种烧伤晚期功能障碍、功能重建术9.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早期诊断与治疗10.功能部位深度烧伤的早期整复术(七)整形外科专业1.颅颌面外科整形术2.乳房缩小整形、乳房再造(乳晕、乳头)3.五官整形:眼部成形:眉、睑、眶耳:耳廓缺损修复与全耳再造鼻:全鼻、部分鼻缺损再造口:唇颊缺损修复腭裂修复术面:面裂、面瘫畸形矫正和美容4.肢体:手足损伤缺损畸形修复5.躯干:胸、腹壁畸形与缺损的修复、乳癌根治术后一期乳房重建术,体型美容术(如吸脂减肥术、隆胸术)6.外生殖器畸形与缺损整复术和阴茎、阴道再造术7.两性畸形的诊断和治疗8.神经、肌腱移植术9.各种皮瓣和游离皮(肌)瓣移植术10.淋巴管静脉吻合治疗肢体淋巴水肿术三、麻醉科1.控制性降压麻醉2.设置麻醉重症加强监护病室(专科ICU)和麻醉恢复(苏醒)室3.能掌握所有麻醉技能、效果良好4.麻醉门诊与癌症恶痛治疗5.各种复合麻醉、吸入全麻+静脉全麻,以及满足临床各科的各种麻醉四、妇产科(一)妇科专业1.癌血清及显相诊断2.有严重并发症的中期妊娠引产术3.内分泌RM测定4.腹腔镜诊断与经腹腔镜手术5.卵巢癌根治术十化疗6.生殖道常见性传播疾病的诊治7.复杂尿路修补术(二)产科专业1.子痫发生率(院内):<0.1%2.产后出血发生率:阴道分娩<3一4%剖宫产<6%产后出血死亡率:03.围产儿死亡率:<1%。
4.会阴Ⅲ度裂伤发生率:<0.5%。
5.会阴侧切伤口感染率(合并生殖道性病者除外):<5%6.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治7.产前出血的诊治8.产后出血(>500毫升)的诊治9.羊水栓塞、产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治10.高危妊娠监测手段:胎心监护仪(内)B超头皮血气测定11.产前遗传学诊断:绒毛、羊水、血液12.高危新生儿的复苏及监测处理五、儿科1.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心导管、心血管造影、先心病的堵闭治疗)2.设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换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小儿食道心房调博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综合治疗、机械通气的使用。
3.小儿消化道内镜、胃内环境的检查及治疗4.遗传代谢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染色体、生化检查)5.静脉高营养治疗6.腹泻病原学的诊断和防治(病毒学检查)7.癫痫、智力低下的诊治(脑电图、B超、视觉、听觉、体感诱发电位检查)8.难治性肾病的诊治(包括肾穿、病理检查)9.小儿哮喘的急性控制和缓解期长期预防;呼道感染的病原学诊断10.白血病的现代化疗六、传染科l.乙型肝炎HBV—DNA(DNA-P的检测及PCR法检测HBV-DNA)斑点杂交法和PCR法2.丙型肝炎抗HCV—RNA的检测3.丁型肝炎HDV检测4.甲型、戊型肝炎粪便检测病毒颗粒5.经皮经肝胆道造影(PTC)和引流(grCD)6.流行性出血热的血液透析疗法7.B超或CT引导下肝细胞穿刺诊断8.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炎(人工肝)9.各型肝病免疫病理检测HIV的检测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检测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七、眼科1.角膜穿通移植2.眼睑成形术3.复杂视网膜脱离手术4.眼内异物摘除(非磁性)5.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手术6.玻璃体切除术7.眼科超声诊断8.视神经管开放术9.屈光及立体视觉检查与训练10.眼科激光治疗11.眼部电生理(含视觉诱发电位)的应用12.定量视野计的应用13.视网膜脉络膜荧光造影检查八、耳鼻喉科1.听骨链重建术及同种听骨移植术2.蹬骨外科及内耳开窗术3.电子耳蜗植人4.耳神经外科:面神经减压术面神经移植术或吻合术听神经瘤切除术(经迷路、乙状窦后或枕下)经鼻垂体瘤切除术5.鼻及鼻窦内窥镜手术6.鼻咽血管纤维瘤切断术7.喉癌联合根治术及下咽癌切除、修复术8.复杂的支气管及食道异物取出术9.上额窦癌早期诊断及扩大根治术10.喉显微外科手术11.喉癌功能性切除术(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3/4喉切除术、发音重建手术)12.外、中耳癌根治术13.喉颈段气管狭窄成形术14.根治性颈廓清术九、口腔科1.唇颊缺损整复术(复杂)2.牙周系统综合治疗(洁治、深刮、牙周固定、调服、牙周手术)3.跨部良、恶性肿瘤切除术4.高熔合金铸造义齿、嵌体5.金属始垫及夹板粘结桥固定修复6.金属支架与烤瓷联合固定桥7.口腔颌面癌瘤根治及肌、皮、骨、游离组织皮瓣即刻整复8.颈、颌、舌联合根治术9.颈动脉原形肿瘤DSI下的栓塞10.正颌外科及X线投影治疗11.上颌骨单侧全切、扩大根治术12.舌切除术(全切)13.光固化树脂充填14.总义齿、各种复杂可摘义齿15.正畸(反咬颌及错位牙的活动、固定矫治器矫治)16.髁颌关节成形术十、皮肤科1.皮肤真菌培养和菌种鉴定2.与皮肤病有关的各种自身抗体的检查3.变态反应变应原检查4.免疫学检查5.梅毒血清学检查:特异性、非特异件6.直接、间接免疫荧光检查7.免疫学检查技术①结缔组织病:自身抗体如:抗肌浆蛋白抗体,抗肌红蛋白抗体,抗着丝点抗体②血清淋球菌毛抗体测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8.梅毒螺旋体血细胞凝聚试验(TPHA)十一、急诊医学科1.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监护、抢救2.设急诊重症加强监护室(急诊ICU)(开展血流动力学监测)3.急性或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发作的呼吸监测和血气动态监测4.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抢救5.剖胸心脏按压6.安置临时起博器7.设立规范化的无菌清创缝合室8.有必要的诊疗设备,监护设备:如B超检查、异物探测仪、便携式监护仪和给氧设备9.有急诊医学网络建设,包括院内、院外十二、康复医学科1.处理各种疑难伤病的康复问题,在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心肺系统等某一至二个专科和专病方面有先进的康复方法2.功能评定:较复杂的肌电、神经传导检查,电生理检查,复杂的言语及社会心理功能评定(功能评定设备可与其它临床科室共用)3.康复治疗:物理治疗:能及时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康复治疗技术,等速训练,生物反馈治疗,各种低中频电疗作业治疗:能制作常用的矫形器、辅助器,压力内衣;轮椅及环境改造咨询言语治疗:复杂的言语交流障碍治疗康复工程:假肢、矫形器处方及训练心理治疗:神经心理评定及康复治疗十三、放射科1.全身各部位摄影、断层摄影、钼靶摄影和床旁摄影2.根据临床需要开展心、脑、血管、胆囊、胆道、胃肠道、泌尿生殖系造影检查;开展介入放射学诊断和治疗等3.能结合CT、MRI等检查,并达到影像的综合诊断)4.X光摄片甲片率≥40% 废片率<3%5.阳性率:普通片阳性率≥50%CT片阳性率≥60%MRI片阳性率≥70%十四、医学检验科1.血液学:出血性疾病的特殊检查(如:血小板功能、凝血因子有关试验、纤维蛋白溶解试验、循环抗凝物质检验、溶血性疾病的特殊检验及骨髓细胞的特殊染色2.除A、B亚型、Rh血型外的其它少见血型鉴定以及血型血清学检验3.能满足医疗、科研特殊检查需要的尿液、体液、临床生化、免疫学的检查项目,实验手段要有一定的先进性,并应有相应的仪器设备,如药物浓度监测4.临床各种细菌标本的培养、分离及鉴定要求到种5.细菌学检查要开展满足临床治疗需要的药物敏感试验、部分必须的定量药敏试验及指导临床系统的耐药性监测资料,特殊耐药酶的检测,具有相应的先进设备6.临床生化、免疫、血液和细菌等检验项目应有规范的检验记录和室内质控记录,不使用未经批准的检测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