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最有才华的女人——林徽因介绍ppt

中国最有才华的女人——林徽因介绍ppt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 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 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 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篇鹅黄,你象; 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 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 四月天!
断续的曲子, 最美或最温柔的 夜, 带着一天的星。 记忆的梗上, 谁不有 两三朵娉婷, 披着情绪的花 无名的展开 野荷的香馥, 每一瓣静处的月明。 湖上风吹过, 头发乱了, 或是 水面皱起象鱼鳞的锦。 四面里的辽阔, 如同梦 荡漾着中心彷徨的过往 不着痕迹, 谁都 认识那图画, 沉在水底记忆的倒影
写这首诗时林徽因正因肺病在北京香山疗养。但从 这首诗并不能看到多少痛苦 忧伤的影子,而只是间接地 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感悟。这种感悟是通过一系 列 感觉意象的合成来实现的。这些意象涉及“急雨”, “云霞”,“日影”,“花放蕊树凋零,娇娃做了娘” , “河流凝成冰雪”,“都市喧哗,再寂成广漠的夜静”, “恋爱的消失,死亡的痛”等等。这种表现手法是林徽 因诗歌的一个很大特点。五年后林徽因在《大公报·文 艺副刊》发表了一篇“究竟怎么一回事”的随笔,集中 阐述了她对诗歌和写诗过程的看法。
虽然生于名门,又被胡适称作“中国最有才华的女人”,林 徽因的一生也算是历经磨难,除了半生被病魔所缠,还经历 了梁思成的车祸和终生残疾,父亲的被杀害,亲密朋友徐志
摩的飞机失事和死亡,以及三弟恒在对日空战中的牺牲等等,
还加上国家沦陷和家庭纠纷。但林徽因的诗却少有受其影响。 到四十年代末,林徽因的诗除了更加注重节奏和音乐性外, 感情也更加真挚,下面这首“一串疯话”可以略见一斑。
中国最有才华的女人 ——林徽因
当时曾名动一时产生较大影响的诗 人如胡适、郭沫若和徐志摩等一些的 作品已渐渐显出其粗糙和单薄来。 而当时未曾产生 重大影响的一些
诗人的作品却依然保持其艺术的永久
魅力。林徽因的诗就可以算 一个。
林徽因三十年代初在北京开始诗歌创作,
由于身患疾病并长期从事中国建 筑学这门专业
的开创性研究和教学工作,其作品产量并不丰
厚。一直到逝世前的 五十年代,总共只创作发
表了大约六十几首诗。但这些作品却体现了林
徽因独特 的艺术风格的非同一般的艺术才华。
谁 爱 这 一阵急雨,抹一天云霞, 月亮,星光, 日影在在都是她的花样, 更不容峰峦与江海偷一刻安定。 骄傲的,她奉着那荒唐的使命: 看花放蕊树凋零,娇娃做了娘; 叫河流凝成冰雪,天地变了相; 都市喧哗, 再寂成广漠的夜静! 虽说千万年在她掌握中操纵, 她不曾遗忘一丝毫发的卑微。 难怪她笑永恒是人们造的谎, 来抚慰恋爱的消失,死亡的痛。 但谁又能参透这幻化的轮回, 谁又大胆的爱过这伟大的变幻 ?
记 忆
写诗,或可说是要抓紧一种一时闪动的力量,一面跟着潜意识浮沉,摸索自 己内心 所萦回,所着重的情感——喜悦,哀思,忧怨,恋情,或深或浅,或缠绵,或热烈, 又一方面顺着直觉,认识,辨味在眼前或记忆里官感所触遇的意象——颜 色,形体, 声音,动静,或细致,或亲切,或雄伟,或诡异;再一方面又追着理智 探讨,剖析, 理会这些不同的性质,不同份量,流转不定的情感意象所互相融会,交错策动而发 生的感念;然后以语言文字(运用其声音意义)经营,描画,表达这 内心意象,情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 和唇边浑圆的旋涡。 艳丽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 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松的鬈发, 散乱的挨着她的耳朵。 轻软如同花影, 痒痒的甜蜜 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笑》
深夜里听到乐声 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 轻弹着, 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 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 静听着, 这深夜里弦子的生动。 一声听从我心底穿过, 忒凄凉 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 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 太薄弱 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 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 你和我 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
绪,理解在同时间或不同时间里,适应或矛盾的所共起的波澜。”
有如此清晰的现代诗歌观念和实践在三十年代的中国 无论如何都算是很早熟的。
除了这种直抒胸意的抒情,林徽因也善于应用比喻和象征的表
现手法,但因她不喜欢用抽象的办法去表现抽象的理念。所以更多 的是用比喻来表达具体情感,林诗有很大一部份的爱情诗,都是用 这种方法写成的。在“究竟怎么一回事”一文中林徽因还写道:“ 无论什么诗都从不会脱离过比喻和象征,或比喻象征式的语言”, 当然同时又“无疑地,诗的表现必是一种形像情感合一的语言”。
一串疯话
一串疯话
好比这树丁香,几支山红杏 相信我的心里留着一串话 绕着许多叶子,青青的沉静 风露日夜,只盼五月来开开花 如果你是五月,八百里为我吹开 蓝空上霞彩,那样子来了春天 忘掉缅腆,我定要转过脸来。
把一串疯话全说在你的面前。
林徽因、梁思成夫妇都曾留学美国,加之家学渊源,他们中西文化造诣都很深,在知识界交游也广,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 金岳霖孑然一身, 无牵无挂,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 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常常是各踞一幢 房子的前后进。偶而 不在一地,例如抗战时在昆明、重庆,金岳霖每有休假,总是跑到梁家居住。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 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 林徽因曾哭丧着脸对梁思成说, 她苦恼极了,因为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如何是好。林徽因对 梁思成毫不隐讳,坦诚得如同小妹求兄长指点 迷津一般。梁思成自然矛盾痛苦至极,苦思一夜,比较了金岳霖优于自己的地方,他终于告诉妻子: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金岳霖,祝他们永远幸 福。林徽因又原原本本把一切告诉了金岳霖。金岳霖的回答更是率直坦诚得令凡人惊异:“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 我应该退出。” 金岳霖对林徽因的至情深藏于一生。林徽因死后多年,一天金岳霖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开 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 他为了她,终身未娶,因在他心中,世界上已无人可取代她。 即使多年以后,当他已是八十高龄,年少时的旖旎岁月,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可当有人拿来一张他从未见过的林徽因的照片来请他辨别的时候, 他仍会凝视良久,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有千言万语哽在那里。最后还是一语不发,紧紧握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许久,像小孩求情似的对别 人说:“给我吧!” 林的追悼会上,他为她写得挽联格外别致,“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四月天,在西方总是用来指艳日,丰盛与富饶。她在他心中, 始终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他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他跟人说追悼会是在贤良寺举行,那一天,他的泪就没有停过。他渐渐说着,声音渐渐低下去,仿 佛一本书,慢慢翻到最后一页。 有人央求他给林的诗集再版写一些话。他想了很久,面容上掠过很多神色,仿佛一时间想起许多事情。但是最终,他仍然摇摇头,一字一顿地说, 我所有的话,都应该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他停顿一下,又继续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他说完,闭上 眼睛,垂下了头,沉默了。 那个时代的人,对于感情十分珍惜爱护。爱一个人,大约便是长远的,一生一世的事情。因此,爱的慎重,却恒久。他从来没有对她说过要爱她一 辈子,也没说过要等她。他只是沉默地,无言地做了这一切。爱她却不舍的她痛苦选择,因此只得这样沉默。��
林徽因的田园诗表达了一种美的意境和淡淡的悲悯情绪,就象陈
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种风格我们又可在 新生代另一重要诗人海子那里找到了再现。也许只是巧合,但看 了海子的一些抒情短诗,我们就不会觉得猜测海子受过林徽因的 影响是完全的凭空捏造。
九 月
海 子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 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