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章节题库(汉字)【圣才出品】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章节题库(汉字)【圣才出品】

第5章汉字
一、填空题
1.汉字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之一是相传由黄帝的史官______创造了汉字。

[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案】仓颉
【解析】关于汉字的产生,旧时的说法有三:一是汉字是由伏羲发明的,因为伏羲发明了八卦,而文字是从八卦演变来的;二是汉字起源于结绳记事,而据说结绳记事是从神农氏开始的,因此认为汉字最早是由神农创造的;三是汉字的创造者为黄帝的史官仓颉。

2.汉字演变的历史是从甲骨文演变到金文,从金文演变到篆书,由篆书演变到隶书,由隶书逐渐转变为今天使用的______和楷书。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年研] 【答案】行书
【解析】汉字的演变是由甲骨文到金文,由金文到篆书,由篆书到隶书,然后才是现在使用的行书和楷书。

但事实上篆书又分大篆和小篆,小篆现在还比较多见,大篆则仅以石鼓文为代表。

由于其发现早于殷墟甲骨文,曾被当作中国最早的文字,因此,石鼓文极受历代学者们的重视。

3.______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能够完整地记录汉语且比较成熟的文字体系。

[南开大学2010年研]
【答案】甲骨文
【解析】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的、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4.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和金文。

甲骨文据说是由清代的金石学家______等首先发现的。

[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案】王懿荣
【解析】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和金文。

“甲骨文”就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据说是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由清朝的金石学家王懿荣等首先发现的,出土地点在今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

5.中国古代研究汉语经典语言的文字、音韵、训诂的学问称为______。

[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案】小学
【解析】古代小学先教授六书,所以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称为“小学”。

“中国传统语言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语言文字的学问,这门学问古代称为“小学”。

“小学”开始是指为贵族子弟设置的初级学校。

6.日语的表音符号平假名是根据中国汉字的______演化而来的。

[南开大学2010年研] 【答案】草书
【解析】平假名是日语中表音符号的一种。

平假名是从中国汉字的草书演化而来的。

早期为日本女性专用,后随着紫式部的《源氏物语》的流行而使得日本男人也开始接受和使用平假名。

7.成语“韦编三绝”中的“韦”是指连接竹简用的______。

[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案】牛皮绳
【解析】“韦编三绝”意思是编联竹简的牛皮绳断了多次;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

比喻读书勤奋。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8.“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______》。

[北京大学2012年研]
【答案】周礼
【解析】“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周礼》,但书中并未指出“六书”是什么。

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明确指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为“六书”,是“造字之本”。

稍后的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次序、名称与班固等人又有所不同,后世文字学家采用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将六书确定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9.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系统分析了汉字的六种结构,学术上称为“______”。

[厦门大学2011年研]
【答案】六书
【解析】东汉许慎总结前人的成就,写成《说文解字》一书,系统分析了汉字的六种结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学术上称为“六书”。

10.汉字结构体现了______精神和人体本位精神。

[厦门大学2011年研]
【答案】写实主义
【解析】汉字结构体现的精神:①写实主义精神,象形字是写实性的,它们都是从实物演化而来的,会意字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体的事物去象征它的意义;②人体本位精神,在汉字结构中,是以人为感觉万物的基础。

一切物质的存在,都是由人去感受的;③原始社会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的反映,汉字最初产生在我国原始社会后期和奴隶社会前期。

这个时期的社会生产主要是农业、家畜饲养业和制陶、铸铜等手工业,精神生活主要是祭祀活动。

二、判断题
1.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案】正确
【解析】“甲骨文”就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据说是清光绪二十五年由清朝的金石学家王懿荣等首先发现的,出土地点在今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

2.秦朝时期对汉字形体进行了第一次规范化,所规范的汉字称为隶书。

[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案】错误
【解析】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规定以小篆为统一书体在全国推行,并“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的各种文字。

为推行小篆,秦始皇命令李斯、赵高等人编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等书文,作为标准的文字范本。

3.南宋史学家郑樵第一次提出石鼓文为秦刻石,才引起了历代学者的重视。

【答案】正确
【解析】郑樵,宋代史学家,字渔仲,自号西溪遗民。

他第一次提出了石鼓文为秦刻石。

其出现时间大约在公元前770年至前325年之间,是研究汉字发展和石刻艺术的重要文物之一。

4.西安半坡遗址发现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甲骨文,因而也是最早的汉字。

【答案】错误
【解析】1985年到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市长安区境内发现了一处龙山文化时期的原始社会村落遗址,出土了十多块兽骨,其上发现的符号文字,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甲骨文,因而也是最早的汉字,距今约4000年左右,正当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5.春秋战国时流通的铲币、刀币、圆钱等钱币上的文字都为大篆。

【答案】正确
【解析】周代的文字以金文、甲骨文为主,字体称“籀文”,又称“大篆”。

字形渐趋方正,并开始呈现线条化、平直化趋势。

春秋战国时流通的铲币、刀币、圆钱等钱币上的文字都为大篆。

6.从汉字的构成来看,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属于造字法,而转注和假借只是用字法而已。

在四种造字法中,形声字因其数量最多,所以是最基本的。

【答案】错误
【解析】六书是指汉字的六种结构,分别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其中前四个是造字法,后两个是用字法。

对于汉字而言,象形是最基本的。

象形字皆取象于物,取象于人,取象于器,三者皆是客观实体,体现了汉字的写实主义精神。

三、单选题
1.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是“石鼓文”,它属于()。

[南开大学2010年研] A.大篆
B.小篆
C.金文
D.隶书
【答案】A
【解析】大篆以石鼓文为代表,石鼓文就是刻在十块鼓形石上的文字,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

其字体既不同于金文,又不同于小篆;其字形比金文更整齐,结构又近于小篆,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其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形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在汉字发展史上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2.图画文字产生后开始出现(),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文明时代的开端。

[厦门大学2011年研]
A.楔形文字
B.象形文字
C.腓尼基字母
D.拼音字母
【答案】B
【解析】文字的出现是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A项,楔形文字由苏美尔人所创,是已知最古老的文字。

B项,象形文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是一种最古老的字体。

汉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