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学生在快乐中作文论文

让学生在快乐中作文论文

让学生在快乐中作文
【摘要】写作教学应贴进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这一重要理论阐述充分体现了写作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统一。

【关键词】写作快乐教学
一、回归生活,返朴归真,还写作以本色
习作是内心的一种倾吐,它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

它在折射了人间的真、善、美的同时,也应反映生活中的假、恶、丑,这是生活的本色,也应是作文的本色,更是我们习作的基石。

为人师者,不妨蹲下身来听听学生的心声,想想我们的学生究竟喜欢写些什么,讨厌些什么,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教师得好好研究写什么,千万不能不顾学情,强行布置文题。

只有坚持回归生活、返朴归真这一指导思想,我们的作文才会少一些虚假,多一份真实,少一些浮躁,多一份淳朴,少一些功利,多一份真诚。

二、倡导个性,由心而作,还写作自主权于学生
情由心生,文由心作,作文是心灵与生活的一种对话。

我现在仍清晰的记得曾经有这样一位学生,平时写的文章总是寥寥几句、言而无物、着实空洞。

我问她缘由,她总是说确实没什么可写的。

我也纳闷难道她就真的没有动过真心真情吗?可有一次她令我很是惊奇,写的文章真叫感人,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那是她内心的独白,是真情的自然流露……记得那是学校的民乐团即将赴港澳
演出的一次大型的排练。

那天她身体很不好,但还是坚持着参加校民乐团的排练,她知道不能因为自己一人而影响整个团队,于是在排练时她打足了精神,用心拉着二胡,可就不知怎么的,总和其他队员不合拍。

指挥老师也着实急了,对她说到“你千万再别发出噪音了,就跟着后面装装腔吧!”“天哪!装装腔!我辛辛苦苦学了四年的二胡难道就为了装腔作势?”他不停的在心中责问着自己。

她憋着一肚子的苦水无处可诉,就扭头向教室跑去。

可刚到教室一哭出声,就被校长撞见了,说她不去排练耍什么小姐脾气。

顷刻间泪水夺眶而出,可又不能出声。

无奈之下她拿出了自己的小作文本,一边啜泣一边写下了一首小诗《无题》。

“今天天空中没有太阳,只有阴云,大地没有了色彩,蒙蒙一片;河流也失去了往日的轻柔,变得如此咆哮……太阳从不因为阴云的存在而隐藏自己普照人间
的真实胸襟,河流从不因为小溪的渺小和懦弱而舍弃自己的宽广与无私。

(她巧妙的把老师的形象,把自己的心情暗喻其中)。

她还在结尾写到“天空宽容了阴云才拥有了博大;大地宽容了雨滴才拥有了生机;河流宽容了小溪才拥有自己的宽广……”我揣摩她此时的心里反倒觉得很怅然、很痛快。

而我的心里也被震撼了,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于是,由心体味之后,把诗题改为《宽容》,问她如何,她只是害羞的点了点头。

三、收炼古今,厚积薄发,为学生积蓄终生习作的力量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古文学的渗透,在教学《争画》一课时,我让学生反复休味毛主席与郭沫若
对的那一幅千古名联“丹青意造本无法,画圣胸中常有诗”,学生在推敲之后被伟人那“一字千金”的才情所深深折服,同时被古文学的魅力所陶醉。

如今,学生有了浓厚的说名句,用警言的氛围,甚至有个别同学在交谈中、在习作中都挖空心思用上一两句,而且用的是恰到好处,起到了画龙点睛之妙,心里也觉得特自信特自豪,如此,学生觉得自己的生活到处有阳光、有雨露,人生也因此充实了、快乐了。

这为学生终生习作积蓄了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力量,也为学生的终生快乐地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四、抓准时机,孕育动机,为学生创设写作的最佳情境
作文并非想写便写,信手拈来,还由一个孕育动机的过程。

所谓孕育动机是学生在一定的心理背景驱动下产生写作冲动的心理
过程,但学生写作动机光靠学生独自去孕育也不成。

毕竟学生有惰性,有时还要依赖外加影响进行干预,促进学生写作动机的孕育,这就要靠老师抓住时机,为学生创设写作的最佳情境。

如此在外因和内因的驱使下,学生思想的阀门才易于被打开,思维的洪流才会奔腾而下。

现行的语文教材按章分类,文质兼美,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小练笔的机会。

学了《可爱的草塘》我让学生仿照文章的方法描绘一下“江南风光”,于是“小桥、流水、人家”跃然纸上,令人赏心悦目。

五、精导精评,删繁就简,还学生充分习作的时空
学会游泳的最佳方法就是“在游泳中学游泳”,同样如此,在写作实践中学会怎样写作也是作文的最好方法,这也是新课标的一个
重要理念。

作文是写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事实证明教是教不出满分作文的。

蒋昕捷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他笔下的《赤兔之死》令师者自叹不如。

同样教也教不出个作家,自古作家有谁是教出来的,就连上海的怪才韩寒,人还在校园仍呐喊《三重门》是自己写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

但是不是作文就不要老师教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关键是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要做到作前精导,作后精评。

六、匠心独运,激发兴趣,让学生体味成功习作的快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

学生的习作完成后有一种迫切需要得到教师和同学认可的心理需求。

笔者在平时批改时,非常注重批语的启发和激励作用。

当读到学生文质兼美的作文,我会毫不吝啬赞词的写道,“读你的文章如同品尝千年美酒,沁人肺腑,令人陶醉”等诸如此类的评语。

通过如此的启发,激励,学生的习作的兴趣和热情空前高涨,他们的习作也屡见报端和网站,引起了学校、家长的广泛赞誉------而此时的孩子更是深深地沉醉于成功的快乐之中,在享受快乐作文的同时享受快乐的人生。

“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成功更是成功之母”,不是吗?
总之,只有启发学生敞开心肺,笑迎生活中的是是非非、沟沟坎坎、喜喜悲悲,我们的学生才会拥有一个充实的快乐的人生,才会拥有一个充实的快乐的写作。

只有把写作真正纳入生活的序列,让写作真正成为学生喜闻乐见,乐于倾吐的一种表达形式,才会使写作真正成为学生必不可少的生活之友、人生之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