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肾结核

肾结核


多考虑肾脏积水; 2.左肾下极部无回声:考虑(1).肾盏积水; (2).肾囊肿; 3.膀胱壁毛糙。

胸 片
泌尿系造影
CT
影像诊断: 胸片:左上肺结核球(图);
静脉肾盂造影:


1.右侧尿路未见异常; 2.左肾、输尿管结核? 3.左上肺结核球;L4-S1椎体结核; 建议进一步检查(图)。 2.左肺上叶结核;L5、S1陈旧性结核(图)。
(2) 肾盂肾盏、输尿管和膀胱壁增厚是肾结核又 一特征性的征象,其病理基础可能由结核杆菌沿黏 膜下浸润所至。 (3)钙化作为钙盐沉积的结果,是结核病变常见的 现象,但病因尚不完全明了 。 (4)实质性肿块通常为慢性干酪样脓肿,其内密 度较高,常不均匀,可伴钙化。
输尿管结核

多由同侧肾结核向下蔓延所致,早期粘膜破坏、溃 疡形成、管径扩张,后期因肉芽组织形成,管壁增 厚、僵直,管腔狭窄甚至闭塞。病变的输尿管也可 以发生部分乃至全程钙化。

谢谢!!

【影像学表现】
X线:可无异常发现,钙化可显示。 泌尿系造影:早期局限于肾实质时可无异常表现。
当肾实质空洞与肾小盏相通时,肾小盏边缘不整呈 虫噬状,并可见小盏外侧有一团造影剂与之相连; 病变进展造成肾盂肾盏广泛性破坏或者形成肾盂脓 肿时,排泄性尿路造影常不显示,逆行造影显示肾 盂肾盏多发空洞共同形成一大而不规则的空腔。 (图)
肾结核的CT典型表现: (1)囊状改变是肾结核最常见的特 征性征象,也是引起争议的主要内容,即囊状改变的病理基 础是单纯性脓腔还是肾盏扩张基础上的继发脓腔。单纯 性脓腔属肾结核早期表现,其脓腔较小,位肾盏外侧。而肾 盏的扩张则是修复期肾结核最常见的征象,前者肾功能损 害不明显,在静脉尿路造影片上,造影剂尚可进入脓肿,在 CT上应显示为肾盏外缘的等低密度影,延迟增强扫描可见 造影剂充填;后者由肾盏颈部的增生狭窄引起,脓腔较大, 张力高,边缘光整,可单发或多发,呈楔形或圆形的水样密 度,多发者围绕肾盂排列呈梅花状或猫爪样 ,肾功能损 害明显,增强扫描脓腔内无造影剂进入,肾盂通常不扩张 。 (图1)(图2)
既往史:患者既往体健,两年前出现无痛肉眼血 尿1次,未行特殊治疗自愈,否认结核、肝炎病史, 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 体格检查:血压、心率、呼吸、脉搏正常。
专科检查:双肾无异常饱满及叩击痛,双输尿管 走形区无异常压痛及叩击痛,膀胱及外阴无异常 。
初步诊断:1.间歇性血尿; 2.泌尿系感染。
则;病变进展管壁增厚,蠕动消失,出现不规则狭 窄与扩张而成串珠状改变;外形不规则,呈扭曲状; 严重者管壁硬化、短缩、狭窄闭塞及钙化。(图)
尿路造影:早期输尿管全程扩张和管壁轻微不规
鉴别诊断: (1)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相对少见,通常由肾 结石引起肾盏颈部或肾盂输尿管交界段狭窄积水,继发非 特异性感染,脓液内含巨噬细胞为主的脂类物质,其CT表 现可和肾结核相仿,但囊状扩张的肾盏壁较厚,其内容物 的CT值可略低于水,且输尿管壁不厚。多合并肾盂或肾 盏结石,肾实质内有分叶状低密度区,对腰大肌等往往有 较广泛的浸润,临床常有持续发热、白细胞增高等感染症 状,常规尿检多正常,无血尿。(图)(2)非结核性肾积水多 表现为肾实质普遍变薄,髓质无破坏,肾盂肾盏均匀扩张, 肾盂扩张程度常明显于肾盏,其边界光整,密度均为水样, 轻中度积水时肾盏杯口痕迹尚存,肾盂及输尿管壁无增厚 (图)。
病例讨论
主诉:间断性全程肉眼血尿2周,加重伴尿痛3天。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两周无明显诱因出现肉眼 血尿,偶有血丝,无尿频、尿急、尿痛,当时症状 较轻未予以重视,后上述症状加重,自服抗感染、 止血药物治疗,上述症状时轻时重,入院前3天患 者血尿症状明显,尿色鲜红,内有少量血块,伴有 尿痛,无尿急尿频。现为进一步诊治以“血尿待查” 收住入院。
(3)多囊肾的囊肿数目更多,密度更均匀,囊壁更光整, 囊壁钙化机率低,不向囊内发展,囊肿直径也相差更 大,且分布部位散在,不与肾乳头区相对应,不合并 肾及输尿管积水及管壁增厚, 1/3患者可合并肝胰多 发囊肿(图)。(4)浸润型 肾移行细胞癌较少见,可 表现为肾盂肾盏壁的增厚,但范围较局限,且较厚,一 般不易混淆(图)。(5)肾实质肿瘤。肾结核可呈 实质性改变பைடு நூலகம்但一般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通常无强 化,且常伴钙化,与肿瘤鉴别不难。
化验室检查:
1.尿液分析:
白细胞:818个/ul(参考范围0-4); 红细胞:38个/ul(参考范围0-3); 蛋白质:1+(隐性)

2.血沉:

8mm/h(参考范围0-15mm/h); 尿酸:416(参考范围200-300)
3.肾功:

辅助检查:
彩超:
1.左肾上极部集合系统内多发无回声,
CT:1.左肾及输尿管结核(图);

泌尿系结核
泌尿系结核多为继发性,来源于身体其他部位结核灶。泌尿 系结核中最重要的是肾结核,而输尿管结核和膀胱结核多继 发于肾结核。 1.肾结核 【临床与病理】肾结核绝大多数由血源性感染引起,原发病灶 主要位于肺。结核杆菌随血流侵入肾脏而形成感染灶,其中 90%位于皮质,10%位于髓质。皮质的感染大多可自愈,若 病变进展侵犯髓质,形成干酪样变和结核性脓肿,脓肿破入 肾盏,坏死物排除形成空洞。脓肿的破溃及结核杆菌经肾小 管进入尿液,均可造成肾盂肾盏的破坏,其后由于结核肉芽 组织形成而致肾盂肾盏狭窄及其壁增厚。肾盂狭窄可致病变 播散至其余肾盏,最终导致肾实质的广泛性破坏,形成多发 空洞,成为结核性脓肾。钙盐沉积发生局部钙化或肾自截 (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