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第23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课后习题(带解析)

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第23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课后习题(带解析)

第4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选择题1.生态平衡是指()A.动物与植物之间的平衡B.动物与植物之间的数量相等C.生物之间数量和所占比例的动态平衡D.永久平衡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B.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C.一般情况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更强一些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3.在一个由草、野兔、鹰组成的食物链中,由于某种原因鹰的数量大量减少,那么在短时间内野兔的数量将发生的变化是()A.先减少后增多B.减少C.增多D.无变化4.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甲、乙、丙三种类型的草原进行调查。

如表是不同面积中不同物种数量统计结果(调查面积cm×cm),根据表中数据推断,对放牧干扰的抵抗力最弱的草原类型是()A.甲B.乙C.丙D.不能确定5.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的示意图,有关该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草属于生产者B.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C.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代表的成分外,仅缺少非生物成分D.假如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则食物链“草→野兔→鹰”中,鹰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最多6.在一个含有鹿、狼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把狼杀绝了,鹿的数量将()A.迅速上升B.缓慢上升C.保持相对稳定D.上升后又下降7.在草场上适当放牧,草场会由于牧草的不断生长而基本维持原状。

但是,如果放养的牲畜太多,草场可能会受到严重破坏甚至退化。

这说明()A.草原上放牧越少越好B.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数量不能改变C.生态系统的稳定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8.在一个由草、兔、狼组成的食物链中,如果狼的数量大量减少,短时间内兔子的数量将()A.缓慢上升B.保持相对稳定C.迅速上升D.先下降后上升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组成B.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C.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10.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应将生态系统中的害虫彻底清除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只需要分解者C.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没有限度的D.蜜蜂吸取花蜜、采集花粉,有利于植物的繁殖11.下列对生态系统自身调节能力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B.在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是相对稳定的C.自动调节的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D.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弱1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B.一块农田中的所有农作物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D.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绝对稳定的13.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B.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C.生物圈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多且稳定不变,自动调节能力强D.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14.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热带雨林B.高山草甸C.戈壁沙漠D.北极苔原二、判断题15.引进外来物种是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______(判断对错)16.痛痛病是因为患者长期食用了镉超标的食物造成的.______ (判断对错).17.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能力,可以不受其他因素影响而长期维持稳定.______ .(判断对错)18.生态农业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______ (判断对错)19.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它与生物的种类的复杂程度无关.______ .(判断对错)20.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它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______ .(判断对错)三、填空题21.在草场上适度放牧,草场会由于牧草的不断生长而基本维持原状,但如果放养的牲畜太多,草场会受到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但这种能力是______ 的。

22.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着相对的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______。

23.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生物与______、______和生物与______之间______的状态,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

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______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大。

24.杭州市河道生态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河道曝气机在很多河流中被优先采用,通过向水体中充入空气,以提高水体中溶解氧水平,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使水体中的污染物质的到净化,从而改善水质。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判断,水体中好氧微生物属于______,进行河道曝气复氧能够恢复河道生态环境,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的______能力;25.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着狐、蛇、鹰等多种生物,请根据图1,图2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1 是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2)图2 中的甲、乙、丙各代表草、兔、猫头鹰三种生物中的一种,如果人类大量捕杀丙,则短时间内数量一定减少的动物应该是______。

四、简答题26.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示的各种生物中,草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者;(2)该生态系统中的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其中蜘蛛与青蛙之间的关系是______和______。

(3)当草原上食物充足时,鼠的数量会增加但又不会无限制地增加,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

第4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1. C2. C3. C4. C5. C6. D7. D8. C9. D10. D11. D 12. A 13. C 14. A15. ×16. √17. ×18. √19.×20. √21. 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22. 生态平衡23. 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生物相对稳定平衡自我调节人为24. 分解者自我调节25. 草→鼠→蛇→猫头鹰猫头鹰26. 生产分解捕食竞争自我调节【解析】1.解: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平衡,不是恒定不变,如动物有迁入、有迁出,有死亡、有出生,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变化的,又是相对稳定的,植物的数量不仅比草食动物多,而且还要维持一定的比例,如三颗草和两只羊,虽然草比羊多,但是不能保持稳定,因此还要达到一定的比例,同样草食动物要比肉是动物多,并维持一定的比例。

故选:C。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

2.解:A、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正确。

B、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正确。

C、森林生态系统相对草原生态系统来讲,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强,错误。

D、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最重要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成一个整体,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正确。

故选:C。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物质、能量流动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3.解: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

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

若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草→野兔→鹰”这条食物链,由于某种原因鹰的数量大量减少,野兔的数量短时间内会增加。

故选:C。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理解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4.解:据表中的数据可见:甲草原物种种类最多,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乙草原物种种类较多,自动(自我)调节能力较强;丙草原物种种类最少,营养结构最简单,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弱。

故选:C。

生态平衡之所以能保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关,数量和种类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据此解答。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5.解:A、该生态系统中,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

A正确;B、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量是有限度的,若外来干扰超过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失调。

B正确;C、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代表的成分外,缺少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C错误;D、根据生物富集现象,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则食物链“草→野兔→鹰”中,鹰是最高级消费者,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最多。

D正确。

故选:C。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在生态系统一章中,生态系统的组成几个成分的关系,有关生物富集的知识,能量的流动特点等知识点在考题中出现的频率是比较高的,所以,有关的内容还需同学们熟练掌握。

6.解:该题中的食物链是:牧草→鹿→狼,当狼被杀光,鹿会因为失去天敌而数量增加,但是草的数量是有限的,当鹿的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又会因为缺少牧草而数量减少。

因此若大量捕杀狼,则鹿的数量会先因狼的减少而迅速增加,后来则因草的减少而减少。

故选:D。

因为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办事.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7.解:在草场上适当放牧,草场会由于牧草的不断生长而基本维持原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