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案例
研究性学习课题
结题报告
课题组长:向坤勇课题组成员:胡浩执笔:胡浩
潢川县中学高一(5)班
仁和中学学生日常消费情况的调查研究
“安顺一中学学生日常消费情况的调查研究”研究性学习课题组
6.28.2014
“安顺一中学学生日常消费情况的调查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研究的缘起
每天上学放学时,一中校门口的一些杂货店、小吃摊就热闹起来了,店门摊前挤满了各个年级的学生。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家长们对自己子女的零用钱也比较多。
但这些消费开支合理吗?中学生的消费观是否有不恰当之处?我们作为高中生应建立怎么样的理财观念?
我们处在一个人人都需要面对的复杂的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消费是不可忽视的行为。
琳琅满目的商品,层出不穷的各种品牌,千变万化的流行信息,给差不多每个城市的中学生提供了一个通过消费活动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
也因此使我们中学生的消费观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二、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安顺市一中高中生的日常消费情况展开研究。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价值
研究目标:
1.了解现代高中生消费情况,分析其消费特点及形成原因。
2.提出引导中学生消费的合理化建议。
3.通过本次研究,探索学习方法,有效地提高学习能力。
研究价值:
1.在研究过程中的“学习”,消化教材和课本中的知识,在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
2.通过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巩固知识,培养自身的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个性特长。
四、研究过程
(一)准备
在众多课题中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我们都感兴趣的关于中学生消费状况的研究课题。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后,我们讨论并形成了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方案。
(二)实施
1.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分工,理解研究思路,开展针对性研究工作。
2.查阅相关电子资料、文献资料,进行资料的整理工作。
3.做好中期汇报工作,调整研究计划。
4.编制调查问卷,开展调查工作。
调查过程:我们对高中部各抽取一个班级,共120名学生进行了消费状况的问卷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116份。
5.组员利用课余时间对回收的116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和综合分析。
(三)总结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在对统计的数据作认真彻底的分析的基础上,参考查询到的相关文献资料,确定报告格式、撰写成文。
五、研究结果
(一)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1.学生零用钱拥有情况
中学生零用钱拥有情况统计
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98.6%,基本没有零花钱的仅占1.4%。
父母在自己孩子身上放上一些零花钱,这些零花钱是家长对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投资。
只有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不用零用钱。
高中生月零用钱数额统计
相对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较多,学习上的花费明显多于初中生。
对于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同学们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随之增高。
3.零用钱主要来源调查
父母
其他亲戚
中学生零用钱主要来源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同学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占了94.4%;来自祖父母、
外祖父母的占了19.7%;其他亲戚给的占7.0%;以及其它的占4.2%。
分析发现,高中生相对于初中生,通过奖学金获得一些零用钱的比例略高一些。
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生活开销一般都是依赖于父母,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也会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
因此,绝大部分零用钱来自于父母。
4.中学生零用钱的主要用途买书籍储存起来买零食玩游戏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体育运动
买衣服
其他
0.0%
零用钱的主要用途
结果显示:零用钱用于购买书籍的学生人数占总数的47.7%;进行储蓄和买零食的均占46.5%;这三类用途的中选率明显高于其他用途。
而玩游戏(包括一些家庭用电脑游戏)的占25.4%;体育花费占14.7%;用自己零用钱买衣服的占5.0%。
中学生零用钱的三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
书籍是学生成长的养分现在的文化市场比较繁荣,课外的,课内的;娱乐性的,电脑知识类的;趣味爱好类的,文学小说类的,等等书籍在图书市场上都能买到,家长对于孩子购书也持赞成态度,总希望孩子多长知识,所以书籍消费成了学生零用钱的一大消费方向。
有46.5%的中学生会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明确消费目的的,是一种积攒行为。
这个结果表明,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我们身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许多同学喜欢吃零食,因此,在零食上的开销也占有较大比例。
5.零用钱的保管方式
篇二: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范例篇三: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
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
智能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
课题组长:陈志良课题组成员:林康金林进劲
周坤华陈兆帮
指导教师:余丽
一、研究的缘起
无论在课堂上还是休闲时间,都会见到很同学玩手机,打游戏的,上网的,在线聊天的。
甚至在睡觉前也会见到同学鹏着手机看,这个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那么,手机对于同学们到底有什么魅力,以至于大家争分夺秒的玩手机?那么这一现象对于我们大学生又有什么影响呢?那么又应该如何面对这个问题呢?
为了弄清楚这个现象和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研究小组决定以智能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为主题,对10级的学生做了一些调查,进行一些针对性的研究。
二、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同济校区10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及其影响展开研究。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价值
研究目标:
1.了解10级学生使用只能手机情况,分析其使用原因。
2.提出引导10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合理化建议。
3.通过开展本次研究,学以致用,探索一条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而有效地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研究价值:
1.在研究过程中的“学习”,消化教材和课本中的知识,在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
2.通过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巩固知识,培养自身的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个性特长。
四、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时间:2012.9 负责人:陈志良)
在众多课题中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我们都感兴趣的关于智能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的研究课题。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后,我们讨论并形成了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方案。
(二)实施阶段(时间:2012.9 ~ 2012.11 负责人:陈兆帮
林进劲陈志良)
1.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分工,理解研究思路,开展针对性研究工作。
2.查阅相关电子资料、文献资料,进行资料的整理工作。
3.做好中期汇报工作,调整研究计划。
4.编制调查问卷,开展调查工作。
调查过程:我们对10级学生派发调查问卷,对智能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88份。
调查内容包括11条选择题和3条开放性问答题。
5.采用人工统计法,组员利用课余时间对回收的88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和综合分析。
(三)总结阶段(时间:2012.10 ~ 2012.11 负责人:林康金周坤华)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在对统计的数据作认真彻底的分析的基础上,参考查询到的相关文献资料,确定报告格式、撰写成文。
五、研究路线与研究方法
研究路线:
撰写研究报告
选择研究课题
提出理论假设
确定研究方案
调查研究查问文献个案访谈
文献资料分析
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综合采用调查分析法、文献分析法、个案访谈法。
六、研究结果
(一)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1.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以及对其影响数据如下:
1.学生目前使用的手机情况:
分析:从收回来的88份调查表来分析,在现代大学生中,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数达到百分之九十七,而使用非智能手机的人数仅为百分之三,可见智能手机在现代人生活中已经是很普及了。
2.使用智能手机时间长度比例:
分析:由上图可见,超过1/4的人使用智能手机达1年以上,半年到一年间的人数占1/4,而使用3-6个月的人数最多,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八。
可见,使用半年以上的人数是最多的。
3.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时长:
分析:由上图可见,超过1/4的人使用智能手机达1年以上,半年到一年间的人数占1/4,而使用3-6个月的人数最多,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八。
可见,使用半年以上的人数是最多的。
4.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价格范围:
分析:智能手机的价格在1000到2000元之间是最能令人接受的;价格在1000元以下的比2000到3000元之间的要稍微多一点;也有少数人是正在使用超过3000元以上的手机。
5.学生对使用智能手机的必要性:
分析:从图表分析出,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觉得智能手机是很有必要的,而另外的百分之十的人就觉得智能手机并不是很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