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长征精神看理想信念

从长征精神看理想信念

从长征精神看理想信念
院系专业班级:信息工程学院 15 电气 2班
小组成员:苏子洁梁光锋曾李超翁广文曾柯良叶承洲
摘要: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克服了种种极其艰苦复杂的困难,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年十月,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虽然过去已久,但其中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

关键词:长征;长征精神;理想信念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是中外战争史上的壮举,历时12月,行经11个省份,行程两万五千里,四渡赤水,强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攻占腊子口,大小战斗数百次,最后以蒋介石的失败而告终,红军则取得完全的胜利,实现了战略转移、北上抗日的伟大目标。

长征精神是什么?有人总结了12个字“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还有人说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也有人总结其内涵为: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不管怎么说,长征的的确确是英雄史诗,长征精神是人类精神力的集中体现、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

现状及其危害: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问卷40份,有效问卷35份,回收率80%,有效率70%。

调查结果显示,针对对长征的了解程度这一问题,11.43%人表示不清楚长征精神,71.43%的人员只是对长征精神有一般的理解。

只有17.14%的人对长征精神很了解。

数据或许不是非常接近现实,但是最起码告诉我们的是,当今社会繁荣发展的同时,我们很多人忘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样来之不易,忘记了如何去好好珍惜这段珍贵的精神。

有人更自我了、期望值高了,所以牢骚满腹、把现实说得一团糟。

更有些党员认为生活水平提高了,没必要讲艰苦奋斗了,因此贪图安逸、追求享乐,讲排扬、摆阔气,生活高标准、工作低要求,特别是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过着纸醉金迷的奢侈腐朽生活,甚至坠入了违法犯罪的深渊,如果这种现象任其不断扩大和蔓延,势必严重侵蚀党的肌体,破坏党群关系。

存在问题根源:
1.新时代工作条件好了,考虑个人进退得失多了,干工作精神就不足、状态就不好。

战争年代面临的是生与死、胜与败的抉择,市场经济面临的是得与失、公与私的考验
2.现在,对群众指手画脚,颐指气使的干部大有人在。

看不起群众,脱离群众的思想和作风的确很严重,很流行
3.入党为什么?为党做什么?现在考虑这些问题的党员干部少了,说再狠一点是——入党为升官发财的人多了。

入党誓言忘记了,考虑党为我做什么反而时刻挂在心上。

没有做成
官的经常发泄牢骚“一点也没沾上共产党的光”,做了官的花天酒地整天想着“有权不使过期作废”。

4.往往是好的东西最容易丢,坏的东西不学就来。

亦如好的习惯要多年培养,坏的恶习稍纵就成一样。

解决对策:
1. 走新的长征路
现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

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

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新长征的路会更艰苦、更漫长。

2. 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
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

3. 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

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

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前辈在井冈山如果不发扬以门板当床、稻草做被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在长征路上如果不发扬爬雪山过草地、嚼草根吃树皮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延安如果不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取得抗战胜利;当年如果我们共产党人没有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精神,就难以实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革命理想。

同样,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仍然要靠艰苦奋斗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并不断丰富艰苦奋斗的内涵,将崇高理想与现实工作统一起来,使之不断地与时俱进。

4.发动群众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也只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取得成功。

大力推进各项创新,就要不折不扣地走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将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护好、发挥好。

实现这种结合,就要弘扬“永久奋斗”的精神,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永久奋斗”,是毛泽东同志1939年5月30日,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讲话的标题。

他号召全体共产党员、模范青年要把革命干到底,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概。

今天,在历史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更加需要这种“永久奋斗”的精神。

机遇是什么?机遇从来都是对挑战的胜利。

战胜挑战,就是机遇;被挑战所压倒,就是失败。

我们要有勇气战胜各种挑战,在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的激烈较量中,不掉队,并迎头赶上,需要我们“永久奋斗”,绝不可半途而废。

振兴中华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过程。

今天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永久奋斗”,就是要求共产党人成为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5. 形成忧患意识
“永久奋斗”的精神和忧患意识是相辅相成的。

缺乏忧患意识,就没有远见卓识,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就会惊慌失措、陷入被动,甚至导致事业的失败。

对于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来说,忧患意识是成熟的表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被历史反复证明的真理。

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长征精神,将激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振兴!
(指导老师:杨颖)
参考文献:
[1]徐占权.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全史.2006-01-01版
[2]丁玲.红军长征记.2006-9-1版
[3]徐向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
[4]成仿吾.长征回忆录
[5]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2007年1月1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