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方案第一章方案概述一、概述建筑物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CS)又称开放式布线系统,是一种在建筑物和建筑群中综合数据传输的网络系统。
它是把建筑物内部的话音交换、智能数据处理设备及其它广义的数据通信设施相互连接起来,并采用必要的设备同建筑物外部数据网络或电话局线路相连接。
结构化布线系统是根据各节点的地理分布情况、网络配置情况和通信要求,安装适当的布线介质和连接设备,使整个网络的连接、维护和管理变得简单易行。
根据目前企业的具体情况,大楼内水平子系统中的语音与数据布线全部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支持100M快速以太网和155/622M ATM连接。
垂直干线系统采用大对数电缆;配线管理系统采用110AB型背架式配线架。
1、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
根据EIA/TIA568标准,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分为六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
通讯和数据处理的各种需求确定了所需的子系统。
从理论上讲,大型通信系统可能需要用铜介质和光纤介质把全部上述子系统集成在一起。
(1)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布线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或软线)组成,它包括装配软线、适配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并在终端设备和I/O之间搭桥。
系统结构如右图所示:(2)水平布线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的作用是将干线子系统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水平子系统区别于干线子系统的区别是:水平布线系统处于同一楼层,并端接在信息插座或区域布线的中转点上。
水平布线子系统一端端接于信息插座上,另一端端接在干线接线间、卫星接线间或设备机房的管理配线架上。
系统结构如右图所示:(3)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由交连、互连和配线架和信息插座式配线架以及相关跳线组成。
管理点为连接其它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
交连和互连允许你将通信线路定位或重新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
通过卡接或插接式跳线,交叉连接允许你将端接在配线架一端的通信线路与端接于另一端配线架上的线路相连。
插入线为重新安排线路提供一种简易的方法,而且不需要安装跨接线时使用的专用工具。
系统结构如右图所示:(4)干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是建筑物内网络系统的中枢,该子系统把公共系统设备互连起来,由它将各楼层的水平子系统联系起来。
它提供建筑物的干线(馈电线)电缆的路由。
通常由垂直大对数铜缆或光缆组成,它的一端端接于设备机房的主配线架上,另一端通常端接在楼层接线间的各个管理分配线架上。
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5)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由设备间中的跳线电缆、适配器组成,它把中央主配线架与各种不同设备互连起来,如PBX,网络设备和监控设备等与主配线架之间的连接。
通常该子系统设计与网络具体应用有关,相对独立于通用的结构布线系统。
系统结构如右上图所示:(6)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将一个建筑物中的电缆延伸到建筑群的另外一些建筑物中的通信设备和装置上。
它是整个布线系统中的一部分(包括传输介质)并支持提供楼群之间通信设施所需的硬件,其中有导线电缆、光缆和防止电缆的浪涌电压进入建筑物的电气保护设备。
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二、设计依据综合布线应符合的标准与规范1.美国电子工业/通信协会EIA/TIA 568工业标准及国际商务建筑布线标准;2.美国电子工业/通信协会EIA/TIA-TSB-36标准;3.美国电子工业/通信协会EIA/TIA-TSB-40标准;4.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802标准;5.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CECS72: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7.《电器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8.《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S72-97)9.《智能建筑设计标准》(EBD-03-95)10.《工业企业程控用户交换机工程设计规范》11.《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12.《工业企业通讯设计规范》(GBJ42-81);三、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产品选型选择良好的综合布线产品和科学的设计、精心的施工是智能化建筑网络的基础,它关系着“信息高速公路”在内部的好坏和是否通畅。
随着对布线系统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应从整体角度来考虑一种标准布线系统。
设计方案可选用世界广泛认同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的产品。
目前国内也涌现出了大批的国产或中外合资生产的综合布线产品,其质量赶上或超过了某些国外的产品,而价格却比国外产品低许多,打破了只有进口国外产品的局面。
从电气性能、机构特征及可靠性的重量要性考虑,在选用产品时候,整个布线系统产品应尽量选用一家有专业厂家认证和符合标准的产品,不可选用多产品,否则在可靠性方面达不到要求从而影系统的整体效果。
四、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说明整个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五个子系统构成。
充分考虑了高度的可靠性,高速率传输特性及可扩充性。
设计细节及选用产品的性能参数详述(略)五、系统主设备间配置(略)六、综合布线测试标准1、铜缆系统测试为确保系统性能,确认系统的元器件性能及安装质量,工程完工后应按EIA/TIA568规定的CAT3及CAT5标准分别三类和五类线缆进行测试,铜缆系统采用专用电子仪器进行测试,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 极性、连续性、短路、断路测试。
2>. 信号衰减测试。
3>. 信号串扰测试。
2、光缆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标准按EIA/TIA568标准执行,光缆系统包括以下内容:1>. 连通性测试2>. 信号衰减测试七、方案设计说明计算机中心目前暂设在综合楼的二层,具体位置须待办公室的布置确定后,才能确定,面积应不少于20平方米。
二层的信息点均采用双口面板,每个面板装一个语音接口(即RJ11模块)和一个数据接口(即RJ45模块),均采用4对超五类双绞线经吊顶内的桥架进入中心机房。
三四各层的电话线和广播线,进入与其最近的楼梯间弱电箱中,再进入二层或一层相应的弱电箱中。
五六层居室的的语音数据和有线电视线均先进入各居室门边的弱电箱,再由箱中向下引语音、数据和有线电视线各一条,其中五六层的有线电视线共用一第引入一层的CATV接线箱内,语音线和数据引入二层计算机房内。
一车间每层采用4个语音口(RJ11)和4个数据接口(RJ45)的双口面板,用超五类非屏网络线连接至一层的交换机中。
因综合楼与一车间相距较远,超出了超五类双绞线所能传输的距离,所以我们用多模光纤经地下管道由机房的中心交换机连接一车间的交换机,从而使办公区和生产车间构成整一个网络。
第二章技术要求及实现一.建筑物基本环境及功能划分办公楼生产车间宿舍传达室接地电阻:数据传输系统的接地电阻≤1欧二.综合布线的基本要求综合布线系统要求能支持多种计算机数据系统。
水平数据传输要求能够传输各种计算机网络信息。
本系统将针对计算机网络的实际情况设计,采用能够满足企业需求和造型的布线系统,同时充分考虑到今后可能的使用要求。
希望该布线建议能够为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尽力。
本系统要具有以下特性:1.实用性:实施后的布线系统,将能够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且实现数据通信;2.灵活性:布线系统能够满足灵活应用的要求,即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3.模块化: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在建筑物内的线缆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积木式标准件,以方便管理和使用;4.扩充性: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时,很容易将设备扩展进去;5.标准性:满足最新、最高的国际标准三.性能要求本综合布线系统可满足以下性能:10BASE-T(10M以太网)和100BASE-T(100M高速以太网)四.符合标准及规范本布线系统应符合以下标准:1.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TIA/EIA568A五.布线材料的技术要求根据技术要求,布线材料需达到以下技术要求:1.水平配线电缆为超五类100欧双绞线,垂直干线电缆为超超五类100欧大对数线。
必须满足TIA/EIA568的技术性能要求,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2.信息插座、配线模块、转换接头和交叉连接配线架等连接硬件必须满足TIA/EIA568A的要求,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3.布线链接的主要性能指标根据布线要求并参考TIA/EIA568标准的要求,确定其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水平双绞线缆合部使用超五类双绞线;# 所有端口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成电话用或计算机用;# 不会因使用人员误插引起设备损坏;# 具有很好的可扩充性;# 可靠性高,其线缆及配线架全部可以获得妥善的保护;# 造型美观。
六.系统各部分详细配置(略)七.质量保证整个布线系统应具有厂家的十五年质量保证。
八.工程施工内容及要求工程施工包括线路敷设、配线、机柜安装、配线架和跳线架安装、线缆端接、信息模块端接及相关的全套工作。
包括:# 水平双绞线、垂直双绞线及管槽、桥架的敷设;# 信息插座面板和配线模块安装和端接(包括RJ45端口);# 机柜的明装或暗装,跳线架、配线架的安装# 交换机及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 线缆长度、跳线和端接开绞的长度以及连接娄的限制必须遵守TIA/EIA568标准的规定;# 双绞线的安装应避免强力拉伸和过小的扭曲半径。
;# 所有部件安装应牢固、可靠,并能根据环境防潮、防湿、防鼠害,避免意外损坏;# 可综合布线系统的接地必须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规定,一般采用计算机保护地与配线柜屏蔽地统一接地。
第三章安装服务说明我方在布线工程管理及实施方面有着很强的优势,我方的先进的、科学的工程管理方法,以及优秀工程技术人、丰富的实际经验一定会为贵方的现代化建设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在布线安装和调试期间,我方将会派出具有大的布线系统工程管理经验的技术工程师担任项目经理,协调并处理布线工程中的各种情况,并对工程质量负责。
如方案可行通过,我方将根据现场实现情况,提出完整的施工方案和人员配备,报甲方批准后实施。
布线系统将严格按相应的《工程管理指南》进行。
我方将成立工程项目组,负责本工程的总体规划和协调工作。
一.工程项目组重点在于根据实际的需求和资金投入,确定布线工程的规模、进度、实际可能实现的工期,以及与建筑工程之间的衔接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充分理解甲方和设计方的意图,希望甲方和设计方除了提供设计文件以外,还能够在各个阶段中充分参与本项目的工作,并就其中的技术问题提出甲方和设计方的观点。
工程项目组的人员组成考虑如下:1.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小组的活动,负责整个智能化工程的组织、协调、管理和验收等工作;2.技术工程师具有相关培训证书,能够独立地完成布线工程的桥架及穿线督导、模块端接、系统测试等工作;3.专业施工队专业施工队不属于项目小组的成员,他们将在项目小组的指挥下,从事布线系统中的配管施工及穿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