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分录完整版解析

会计分录完整版解析

【例5-1】企业接受投资者的货币资金投资2 000 000元。

借:银行存款 2 000 000贷:实收资本 2 000 000【例5-2】企业接受投资者的设备投资,双方确认的价值为100 000元。

借:固定资产100 000贷:实收资本100 000★企业接受设备投资时应交纳税金,假定暂不予考虑。

【例5-3】企业接受投资者的土地使用权投资。

作价3 600 000元。

★土地使用权属于企业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3 600 000贷:实收资本 3 600 000【例5-4】企业接受投资者的货币资金投资5 000 000元。

其中4 000 000元作为实收资本,另1 000 000元作为资本公积。

借:银行存款 5 000 000贷:实收资本 4 000 000资本公积—资本溢价1 000 000【补例】某公司成立时注册资本为1 200 000元,由甲、乙、丙三方各出资400 000元设立。

现决定将公司注册资本增加到 1 600 000元,并吸收丁投资者加盟,同意其以现金5 00 000元出资,占公司注册资本的25%。

即:1 600 000×25% =400 000(元)【例5-5】经股东大会批准,将公司的资本公积200 000元转作实收资本。

借:资本公积200 000贷:实收资本200 000【例5-6】企业于2008年4月15日借入短期借款1 000 000元,借款期为6个月(10月16日还款),年利率为6%,利息按季支付。

4月15日借入短期借款分录:借:银行存款 1 000 000贷:短期借款 1 000 000【例5-7】4月末,确认4月份(半个月)应负担的短期借款利息(预提方式)。

★本月利息计算:1 000 000×6%÷12×15/30=2 500(元)确认利息的会计分录:借:财务费用 2 500贷:预提费用(应付利息) 2 500【补例5-8-1】确认5、6月各月应负担的短期借款利息(预提方式)。

★5、6月各月利息计算及分录:1 000 000×6%÷12=5 000(元)借:财务费用 5 000贷:预提费用(应付利息) 5 000【例5-8-2】6月末(按季)支付4、5、6月利息。

借:预提费用(应付利息)12 500贷:银行存款12 500【补例5-9-1】确认7、8、9三个月及10月半个月短期借款利息。

5 000×3+2 500=17 500(元)借:财务费用17 500贷:预提费用(应付利息)17 500★利息支付账务处理同前。

【例5-9-2】10月16日偿还短期借款本金1 000 000元。

借:短期借款 1 000 000贷:银行存款 1 000 000【例5-10】2007年1月借入3年期借款5 000 000元(2009年年末一次还本付息)。

借:银行存款 5 000 000贷:长期借款 5 000 000【例5-11】上述借款年利率8%,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计算2007年应付借款利息。

年应付利息=借款本金×年借款利率5 000 000×8%(年利率)=400 000(元)借:在建工程400 000贷:长期借款400 000【补例5-12-1】2008年应付利息金额为400 000元。

借:在建工程400 000贷:长期借款400 000★工程竣工(工期两年)投入使用,下年度发生的借款利息应记入财务费用。

【补例5-12-2】2009年应付利息金额为400 000元。

借:财务费用400 000贷:长期借款400 000★2007~2009用借款付利息计120 000元(400 000×3)【例5-12-3】假定2009年年末全部偿还长期借款本息计6 200 000元(其中本金为5 000 000元;利息1 200 000元)。

借:长期借款 6 200 000贷:银行存款 6 200 000【例5-13】购入不需要安装设备,买价元125 000 元,增值税(进项税额)21 250元(125 000 ×17%),运费等2 000元。

全部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借:固定资产127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21 250贷:银行存款148 250★购置成本:125 000+2 000=127 000(元);进项税额不计入购置成本,在“应交税费”账户核算。

【例5-14】购入需要安装设备,买价480 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81 600元(480 000 ×17%),运费等5 000元。

全部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借:在建工程485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81 600贷:银行存款566 600★购置成本:480 000+5 000=485 000(元);进项税额不计入购置成本,在“应交税费”账户核算。

【例5-15】自行安装设备发生各种费用。

借:在建工程34 800贷:原材料12 000应付职工薪酬22 800★安装费用构成需要安装设备实际成本。

★“应付职工薪酬”账户结构见“生产成本业务处理”部分。

【例5-16】上述设备安装完毕,已交付使用。

该工程总成本为:485 000+34 800=519 800(元)借:固定资产519 800贷:在建工程519 800【例5-17】购入不需要安装设备,买价1 200 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204 000元(1 200 000 ×17%),款项尚未支付。

借:固定资产 1 2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204 000贷:应付账款 1 404 000【例5-18】公司购入甲、乙两种材料各为5000千克、2000千克,材料款120 000元及进项税额26 860元用银行存款全部付清。

借:在途物资—甲材料120 000—乙材料38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6 860贷:银行存款184 860★随货款一并支付给供货企业的增值税属于价外税,不计入材料采购成本。

★购入设备时支付进项税额处理同此!【例5-19】公司支付甲、乙两种材料外地运杂费7 000元。

按重量(5000千克、2000千克,见例5-18 )进行分配。

★发生的共同运费应分配计入各自采购成本。

◆分配率=共同性采购费用÷分配标准(买价或重量等)本例:7 000 ÷(5 000+2 000)=1(元/千克)◆各种材料应分配共同性费用额=分配标准×分配率本例:甲材料5 000×1=5 000(元)乙材料2 000×1=2 000(元)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5 000—乙材料 2 000贷:银行存款7 000★发的生采购费用计入材料采购成本。

【例5-20】公司购入丙材料,货款未支付。

借:在途物资—丙材料22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36 720贷:应付账款—红星工厂256 720【例5-21】公司向供货企业预付购货款。

借:预付账款——胜利工厂180 000贷:银行存款180 000★预付账款时,材料尚未收到,因而不能直接计入材料采购成本。

应先记入“预付账款”账户,待材料到达时再进行冲转。

【例5-22】公司预付账款的丙材料到货,买价为420 000元,运费5 000元,项税额为71 400元。

冲转预付账款,并结清差额款。

运费5 000元用现金支付。

借:在途物资——丙材料425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71 400贷:预付账款——胜利工厂180 000银行存款311 400库存现金 5 000★支付的银行存款311 400元为买价和应交税费之和(420 000 + 71 400)与预付账款(180 000)之差额款;★运费5 000元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

【例5-23】公司签发商业汇票购入丁材料。

含税总价款为418 860元。

★商业汇票性质:是一种信用结算票据,具有一定的付款期限,一般附有一定的利率,可用于企业之间的往来结算。

商业汇票分“应收票据”和“应付票据”两种,本例属于“应付票据”(负债)。

★该业务中给出的是含税价款,应先进行分解计算,以便正确记入有关账户。

计算公式:◆不含税价款=价税款总额÷(1+税率)本例:418 860 ÷(1+17%)=358 000(元)◆增值税税额=价税款总额-不含税价款本例:418 860-358 000 =60 860(元)或:358 000×17%=60 860(元)借:在途物资—丁材料358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60 860贷:应付票据—××单位418 860【例5-24】公司签发商业汇票,抵付红星工厂应付账款(与例5-20相联系)。

借:应付账款—红星工厂256 720贷:应付票据—××单位256 720★一种负债减少,另一种负债增加。

【例5-25】公司采购材料验收入库(办理验收入库手续),结转其实际采购成本。

★采购成本结转就是将通过“在途物资”账户归集的材料采购成本结转入“原材料”账户。

根据以上结果编制会计分录:借:原材料—甲材料125 000—乙材料40 000—丙材料645 000—丁材料358 000贷:在途物资—甲材料125 000—乙材料40 000—丙材料645 000—丁材料358 000【例5-补例】发出甲材料用于产品生产,实际成本50 000元。

借:生产成本50 000贷:原材料——甲材料50 000【例5-26】购入甲材料,价款120 000元,进项税额20 400元,以上款项用银行存款支付。

另用现金支付运费3 000元。

借:材料采购—甲材料123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20 400贷:银行存款140 400库存现金 3 000【例5-27】甲材料按计划成本120 000元验收入库。

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1)验收入库分录:借:原材料—甲材料120 000贷:材料采购—甲材料120 000(2)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录: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结果为正数时是超支差(借差);为负数时是节约差(贷差)。

本例:123 000-120 000=3 000(超支差,借差)结转超支差分录:借:材料成本差异—甲材料3 000贷:材料采购—甲材料 3 000★材料成本差异的另外一种情况:甲材料实际成本123 000元,计划成本为125 000元。

那么差异为节约差2 000元(123 000-125 000),结转分录为: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2 000贷:材料成本差异—甲材料 2 000【例5-28】计算并分配(结转)领用材料的成本差异。

★目的:将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基本原理是:领用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超支差时相加;节约差时相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