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1、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自主抄写、体会、积累词句。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设计保护环境的行动方案。 6、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结合周边的环境状况,续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森林 郁郁葱葱 过去——美丽的村庄 河水 清澈见底 天空 湛蓝深远 空气 清新甜润 家家户户砍树 盖房子 原因 造工具 富 裕 的 年年代代砍树 制家具 日子 后来——小村庄消失(什么都没有了)
增删
肆意砍伐破 坏自然美丽 村庄转眼不 见板书 设计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增删作业
教学 反思
1、谈话导入,检查预习
教材 简析
预设 目标
教学 重难点 知识 链接 教法 学法
增删

同学们,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山 谷中,有一个小村庄。那里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 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这里住着几十 户人家,靠着周围丰富的自然资源,用斧头砍下树木,


盖成房子,造成各种工具。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课件 出示。)你觉得这个小村庄怎么样?(板书。)那么这 个美丽的小村庄现在怎么样了呢?请同学们齐读(出示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 锋利的斧头。”)。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我们来学习 第 7 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研习
蓝山县三完小三年级语文电子教案
学科 主备 人
集体备 课成员
语文 执教 人
课题
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审核人: 课 时 2 总课时 执教时间
张勤晖
雷爱莲 陈格平 这篇文章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本文没 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 却把抽象的含义化为具体的 物象,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 要性 (一)知识与技能 1.在读中品词、 析句, 体会作者用词准确, 生动形象。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 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 中表达的效果。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 的道理。 (三)创新素质培养目标: 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志向、创新思维和创新想像。 重点: 1.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环境保护常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环境科学实践手册》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研究式和体验式学习,锻炼 增删 创新素质。 第一课时 一、预习
4、反馈交流,精讲巧拨
1、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适当了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 与森林的破坏情况、植物与水土流失、植物与环境保护 等相关知识。 2、学生针对课文进行质疑,第二节课进行回答。 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 3、完整地齐读课文。
三、练习 5、当堂练习,积累巩固
①、认读要写的字。 ②、争做写字小老师,找一找哪些字容易写错,该怎么 写。 ③、各自抄写一遍。 6、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①设计一句环保公益广告词。 ②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出一份“保护绿色家园”小报。
第二课时 一、预习
1、谈话导入,检查预习
小村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研习 2、自主学习,生成问题 1、出示阅读要求,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 2、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从中得到的感悟。
3、问题驱动,合作学习
指名读,然后理解“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 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①两个“谁”是表“认指”,没有例外,表明这里的人 们上山砍树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 ②“拎”字表达了人们的一种随意的心态。 ③“一棵一棵”表示数目不确定,突出了人们没有将砍 树当作一回事。 4、反馈交流,精讲巧拨 ①齐读第三自然段,然后思考:从中读懂了什么?还有 什么不懂的地方? ②分四人小组交流提问。 ③读完以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能不能把它用读书的 方式表达出来? ④“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 都不错。”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把句子的“还”去 掉,意思会变吗? ⑤“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以前,包括那 些锋利的斧头。”对于这句话,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及感 受? ⑥、读读泡泡里的话“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让学 生选择不同的角度,阐述自己的想法。如:可以谴责任 命那的错误行为,可以表达自己的同情之心,可以对人 们今后的生活提出建议等。 ⑦、如果你是小村庄的一员,请你说说该如何保住小村 庄。 三、练习 5、当堂练习,积累巩固
2、自主学习,生成问题

出示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质疑提问:读了这个 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这是怎样的一个小村庄呢?小 村庄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3、问题驱动,合作学习。带着你的问题,自由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学生再读课文,用笔画出不容易读准、读好的词句, 然后反复练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4.全班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