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三、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常用的受体细胞: 有大肠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和动 植物细胞等。 转化: 受体细胞 内,并且在 目的基因进入_________ 稳定 和_____ 表达 的过程。 受体细胞内维持_____
转化方法
1.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
• 农杆菌转化法 • 基因枪法 • 花粉管通道法
(二)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阅读教材P10-P11,回答以下问题: 多聚酶链式反应 ,是一项 1.概念:PCR全称为_______________ 生物体外复制特定 DNA片段 的核酸合成技术。 在________ ___________ 2.结果: 使目的基因的片段在短时间内成百万倍地扩增 DNA双链复制 3.原理:___________ 已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4.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模板DNA 、___________ DNA引物 5.材料:___________ 、 热稳定 DNA聚合酶 、四种脱氧核苷酸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指数 形式扩增,即____ 6.方式:以_____ 2n (n为扩增循 环的次数)
(三)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根据已知蛋白质 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的氨基酸序列,推测 推测 出相应的mRNA序列, 然后按照碱基互补配 mRNA的核苷酸序列 对原则,推测出它的 推测 结构基因的核苷酸序 列,再通过化学方法, 结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化学合成 合成目的基因。 目的基因
人工合成 (基因比较小)
55℃
Taq
72℃
Taq
PCR的基本原理
第2轮结束
• PCR反应条件 72℃ • PCR过程 • PCR的特点
1个DNA分子进行PCR扩增,循环4次, 理论上至少需要几个引物?
(24-1)×2=30
2×(2n-1)(n为循环次数)
PCR总结: PCR的基本反应步骤
变性
90-95˚C
延伸 70-75˚C
(2)基因枪法
适用于单子叶植物
基因枪法又称微 弹轰击法,是利用压 缩气体产生的动力, 将包裹在金属颗粒表 面的表达载体DNA打 入受体细胞中,使目 的基因与其整合并表 达的方法。
(3)花粉管通道法
植物花粉在柱头 上萌发后,花粉管要 穿过花柱直通胚囊。 花粉管通道法就是在 植物受粉后,花粉形 成的花粉管还未愈合 前,剪去柱头,然后, 滴加DNA(含目的基 因),使目的基因借 助花粉管通道进入受 体细胞。
DNA合成仪
(核心) 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 (1)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 并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2)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2.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
a.目的基因
b.启动子 c.终止子 d.标记基因
它们有什么作用?
注意
①载体与表达载体的区别:二者都有标记基 因和复制原点两部分DNA片段。表达载体在载 体基础上增加了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 三部分结构。 ②用到的工具酶:既用到限制酶切割载体,又 用到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载体拼接,两种 酶作用的化学键都是磷酸二酯键。 ③启动子、终止子对于目的基因表达必不可少。 ④目的基因不能单独进入受体细胞,必需以表 达载体的方式携带进去。
退火
55-60˚C
PCR技术扩增与DNA复制的比较
PCR技术 DNA复制 相 原料 四种脱氧核苷酸 同 条件 模板:DNA双链、 点 酶:DNA聚合酶 解旋 DNA在高温下 解旋酶催化 变性解旋 不 方式 同 场所 细胞内 体外复制 点 酶 热稳定的DNA聚合酶 解旋酶、DNA聚合酶 结果 大量的DNA片段或基因 形成整个DNA分子
归纳: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1. 获取目的基因 从基因 利用PCR 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2.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3.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感受态细胞(微生物)、农杆菌转化法(植物)、显 微注射法(动物)
4.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检测:是否插入、转录、翻译 鉴定:是否表现出相应性状
过程:变性、退火、延伸三步曲
变性:加热至90~ 95℃双链DNA解链成 为单链DNA 退火:冷却至55~ 60℃部分引物与模 板的单链相应互补 序列结合 延伸:加热至70~ 75℃以目的基因为 模板,合成互补的 新DNA链 变性 延伸
退火
PCR反应
高温变性 低温退火 适温延伸
• PCR反应条件 • PCR过程 • PCR的特点
基因表达的计算
转录 DNA mRNA 翻译
蛋白质
氨基酸数
碱基数
6
3
1
• 在真核生物中,对应的是 基因中外显子 的 碱基数基因组和部分基因的比较类型
大小 基因中启动子 基因中内含子cDNA小 无 无基因组
大 有 有
基因多少
物种间基因交流
某种生物的部分基因 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
——检查是否成功
①检测转基因生物的DNA 上是否插入
了目的基因
检测
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 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
鉴定
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一)检测
1.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上是否插入 了目的基因 (1)方法: DNA分子杂交 (2)过程: ① 首先取出转基因生物的基因组DNA; ② 将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用放射性同位素等 作标记,以此做探针; ③ 使探针和转基因生物的基因组杂交,若显示 出杂交带,表明染色体已插入染色体DNA中。
可以
部分因的有关信息。
如:根据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基因的功能;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基因的转录产物mRNA;的全部基因。
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少
过程: Ca2+处理大 肠杆菌 感受态 细胞 表达载体 与感受态 细胞混合
感受态 细胞吸 收DNA
受体生物 受体细胞
植物
受精卵 体细胞
动物
受精卵
微生物
细胞/个体 用Ca2+处理成 感受态细胞
导入方法
农杆菌转化法 基因枪法
花粉管通道法
显微注 射技术
四、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非编码区 编码区上游 启动子
原 核 细 胞 的 基 因 结 构
编码区
非编码区 编码区下游 终止子
编 码 区 非 编 码 区
能转录相应的信使RNA,能 编码蛋白质
①不能转录为信使RNA,不能 编码蛋白质。 ②有调控遗传信息表达的核 苷酸序列,在该序列中, 最重要的是位于编码区上 游的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目的基因: 主要指的是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也可以 是一些具有调增目的基因; (3)通过DNA合成仪? 将含有某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许多 DNA片断,导入到受体菌的群体中, 各个受体内含子 转录、加工修饰
mRNA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比较
真核细胞 编码区是间隔的、 不连续 _____的 编码区 和具 都由能够编码蛋白质的_____ 非编码 区组成的 有调控作用的______ 原核细胞 编码区是 连续 的 _____
不同点 相同点
思 考
编码相同数目氨基酸的蛋白质,原核 细胞与真核细胞基因结构一样长吗?
基因探针:是一段带有检测标记,且序列已知的,
与目的基因互补的核酸序列。
2.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 ①方法: 分子杂交 ②过程:用上述探针和转基因生物的mRNA杂交,
若出现杂交带,表明目的基因转录出了mRNA。
3.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 方法: 抗原-抗体杂交 (二)鉴定(个体生物学水平) 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1)农杆菌转化法
①特点:
易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 子植物,对大多数单子叶植 物没有感染能力 ②原理:
Ti质粒上的T-DNA可以转移到受体细胞, 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
③转化过程:
表 植 农 插入 植物细胞 表达 新 Ti质粒 构建 达 转入 导入 物 杆 性 染色 DNA 载 细 菌 状 目的基因 体 胞
引物1
引物2
PCR的基本原理
Taq酶
• PCR反应条件 • PCR过程 72℃ • PCR的特点
引物1
引物2 Taq酶
PCR的基本原理
第1轮结束 第2轮开始
• PCR反应条件 • PCR过程 72℃ • PCR的特点
PCR的基本原理
Taq
• PCR反应条件 95℃ Taq • PCR过程 • PCR的特点
1
2
3
重复1-3步 25-30轮
温 度 72 (℃) 55
94
形 成
条变 单性 链
DNA单链 与引物结合
子链延伸 DNA加倍
目的DNA片段 扩增100万倍以上
22 DNA双螺旋
DNA 2
123时间(mn)4595℃
模板DNA
PCR的基本原理
DNA引物
• PCR反应条件 • PCR过区 编码区上游 启动子 编码区 非编码区 编码区下游 终止子
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RNA聚合酶能够识别调控序列中的结 合位点,并与其结合。 转录开始后,RNA聚合酶沿DNA分子移动, 并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转录完毕后,RNA链释放出来,紧接着 RNA聚合酶也从DNA模板链上脱落下来。
适用于被子植物
柱头
花药
雌 蕊
雄 蕊
花柱
花丝 胚珠
子房壁
子房
2.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 (1)方法:显微注射法(将基因表达载体 提纯,用显微仪注射到受精卵中)
(2)操作程序:
提纯含目的基因表达载体
显微注射
受精卵 移植到子宫
受精卵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