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上学期学科竞赛试题时间:90 分钟分值: 100分一、单选题(共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1.2018年7月22日,青岛传来喜讯,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团队试种的包括“海水稻”在内的80多个水稻品种分批成熟。
经测产,这些品种都超出了全世界水稻4.539吨/公顷的平均产量。
“海水稻”试验种植取得的阶段性成功( )①表明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②佐证了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③说明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够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④证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2.十九大报告指出,以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让世界目光再次聚焦耀眼的“东方奇迹”。
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创新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黄金五年”,奋力干成了多件长期干不成的“大事”。
这些“东方奇迹”和“大事”( )①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的结果②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主观意识与客观实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结果③凸显了意识活动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直接现实性④凸显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基因改造技术的出现为人类解决某些疾病的困扰提供了有效途径,但也使人们对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及发展前景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担忧。
一些人开始呼吁,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国际社会应当联合起来,对某些科研行为进行约朿和限制,否则将会把人类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世界观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②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需要具体分析③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④哲学可以指引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下列说法能够依次佐证上述哲学观点的是( )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C.④→①→③→②D.④→③→②→①5.著名画家齐白石家道贫寒,少时读书一年,牧牛砍柴之余读书习画。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篆法一变再变,印风雄奇恣肆,为近现代印风嬗变期代表人物;其书法广临碑帖,历宗何绍基、李北海、金冬心、郑板桥诸家,尤以篆、行书见长;诗不求工,无意唐宋,师法自然,书写性灵,别具一格。
其画印书诗人称四绝。
这表明艺术创作( )①是对对象的再现与创造相统一的过程②是把艺术观念转变为现实艺术作品的根本途径③具有与物质生产实践同样的规律与特点④是按照创作者的意图改造对象世界的观念活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与上述材料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B.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7.《道德经》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圣人不能离开实践见天道②物质决定意识,圣人不行而知是唯心主义观点③人的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圣人可以不为而成④现代科技为圣人离开实践而知天下提供了条件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8.我国明朝哲学家王阳明认为“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下列观点与此观点蕴含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③未有此气,已有此理④人是万物的尺度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9.随着人工智能发展,装有“驾驶脑”的智能车将会比人驾驶的车更安全。
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我们不但要解决“车”的问题,将车做成软件定义的机器,还要解决“人”的问题,用“驾驶脑”替代驾驶员完成驾驶认知,使得汽车自身成为驾驶员。
材料表明( )①“驾驶脑”不等于人脑,只是驾驶员的智能代理②借助“驾驶脑”驾驶汽车,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③“驾驶脑”替代人脑,体现人工智能的主动创造性④“驾驶脑”延伸了人的器官功能,体现了意识的决定作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0.1978年5月,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撬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
这场讨论确立了中国改革进程中的理论原则和思维模式。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②理论具有先导作用,因此革命的理论总是产生于革命的实践之前③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④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会削弱科学理论的意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美国一位智者的名言给债权人上了一堂课:“如果你欠银行100美元,你会有麻烦;但如果你欠银行1亿美元,有麻烦的是银行。
”该智者的名言蕴含的哲理是( )①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联系、相互影响③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导致质变的发生④承认矛盾普遍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关键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文化建设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些文化建设的思路体现的思想方法是( )①共性与个性相结合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③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④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3.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
从哲学角度看,以上论述( )①运用了科学的系统优化方法②把握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统一③坚持了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④强调了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4.随着人类创造财富的速度进一步提升,人们制造垃圾的速度也在空前发展。
《全球废弃物管理市场评估》报告显示:100年以后.垃圾年产量将超过4000亿吨。
人类正在采取废物再利用的方式把大多数垃圾变为新的资源。
这体现了( )①矛盾双方逐渐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②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5.某村在保护当地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断挖掘、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把一个普通的少数民族村寨建设成为一个生动展示少数民族生活状况的“博物馆”和著名的旅游景区。
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村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从唯物主义观点看,该村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 )①因地制宜,将文化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结合起来②将客观条件与发展目标一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超越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④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正确利用规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6.土豆和西红柿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但它们走到了一起。
因为土豆变成了薯条,西红柿变成了番茄酱,它俩变成了绝配。
感情亦是如此,没有天生就合适的两个人,只有两颗彼此包容和理解的心懂得欣赏与珍惜,才能长久。
这段生活感悟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其特点③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依存和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④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7.中国网络文化发展至今,网络化、数字化的创新给传统的文化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引领着当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这表明( )①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②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③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④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18.从智能可穿戴设备,到服务机器人、无人驾驶、智能医疗、AR/VR 等热门词汇的兴起,人工智能产业正在引领一场新时代技术革命。
人工智能。
将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环节,催生新经济、新产业,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
从哲学角度看,这意味着()①文化创新推动人类思维能力和水平的提高②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③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更新生产工具④观念创新助推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A.①③B. ②③C. ①④D.②④19.“禁令”宣布后,美国高通等全球近40家科技公司股价下跌。
事实上,随着通信电子行业的全球化专业分工,大型科技公司已经成为“命运共同体”。
产业内分工越来越细,技术配套越来越复杂,这构成了通讯产业的效率基础及利益所在。
这表明( )①大型科技公司与其上下游产业之间始终存在着联系②精细国际分工中的科技公司间的自在联系是客观的③全球化背景下的任何两个跨国科技公司都存在联系④科技公司间的联系推动了通信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2018年,亚洲鲤鱼被评为世界十大危害最大的外来入侵物种。
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从中国引进这些鱼类,以改善生态,但随着数量的增加,亚洲鲤鱼已经向美国和加拿大交界处的“五大湖”区繁殖,危害当地的生态环境。
为保护当地的生态,美国政府于2009年底开始大规模捕杀亚洲鲤鱼。
美国政府从2014年开始斥资180亿美元将耗时25年建堤坝防止五大湖遭到亚洲鲤鱼入侵。
下列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应该人为地去改变②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应该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利用规律④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1.中国烹饪协会下发的《关于举办2018“中国菜”美食艺术节暨全国省籍地域经典名菜、名宴博览会的通知》中提出要形成“中国菜”的国家饮食文化整体概念,并按照标准与程序产生了全国34个地域(含港澳台)菜系的概述以及地域经典代表名菜。
这说明( )①我国烹饪文化也要坚持与时俱进②绝对运动是事物唯一的存在方式③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④要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22.“工匠精神”是一种热爱工作的职业精神,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的要求,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
从哲学方法论来看,这种工匠精神强调的是()①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要“吐故纳新”,不要“墨守成规”②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执两用中”,不要“标新立异”③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追求卓越”,不要“因循守旧”④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要“不拘一格”,不要“按图索骥”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23. “红船精神”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