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体质辨识

中医体质辨识


主要依靠标准化的自填式量表进行,信息收集后运用计算机系统对量表 进行系统的量化分析评估,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出体质状态。
体质辨识流程图 • 中医体质标准化量表
↓ 体质相关信息收集

体质辨识结果
专家分析


观察舌象、脉象 主诉情况及
等进一步收集评 其它健康信
判数据
息进一步分析
↖↗
→ 特殊体质情况
体质变量中感受程度如何判断?
即以人的体质为认知对象,从体质状态及不同 体质分类的特性,把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 与个体差异的手段,从而制定防治原则,选择相 应的治疗、预防、养生方法,进行“因人制宜” 的干预。
为什么要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一)
卫生部印发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09年版)》,关于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 理服务规范》的内容中要求,各地卫生局须进 行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各项公共卫生服务 项目服务记录表单,应纳入居民健康档案统一 管理。《规范》的健康体检表中第七项检查项 目即为中医体质辨识 。★
中医体质辨识对于“治未病”有着重要的意 义
为什么要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三)
中医体质分9类,优质护理工作中护士可通过 体质辨识对偏颇体质进行护理干预,可达到预防 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为了让中医体质分类在优质护理工作中完美 应用,使护理工作真正实现个体化,做到“因质 施护 ”。
个性化体质辨识如何进行
中医体质辨识— 在“因质施护”中的应用
1.什么是中医体质? 2.为什么进行中医体质辨识? 3.如何进行中医体质辨识 ? 4.怎样因质施护?
什么是中医体质
中医体质是指人的先天禀赋(含遗传)和后天调 养相融合而形成的身心整体素质。 它是相对稳定的,但又具有动态可调性。
中医体质分类
中医体质分九类(王琦中医体质九分法 ) 平和质(A型)、气虚质(B型)、阳虚质(C型) 阴虚质(D型)、痰湿质(E型)、湿热质(F型) 血瘀质(G型)、气郁质(H型)、特禀质 (I型)
• 量表中的感受是自己近一年的体验和感觉,填写 时最好按照第一感觉填写,不用刻意去思考。
• 没有:说明从来没有这种情况。 • 很少:表示出现过该种情况,但是很少。 • 有时:表示出现过该种情况,且有一定的次数。 • 经常:表示该种情况经常发生,时不时就出现已
很难计算次数。 • 总是:表示该种情况经常发生,在频率和重程
中医体质分类
中医体质九类体质特点:
平和质——机能协调,七情适度 气虚质——气力不足,容易过敏 阳虚质——火力不足,畏寒怕冷 阴虚质——烦热躁动,口干口苦 痰湿质——下肢沉重,容易发胖 湿热质——又湿又热,排泄不畅 血瘀质——面色晦暗,易生肿瘤 气郁质——气机不顺,情绪郁闷 特禀质——过敏体质者
体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有人晚上和朋友们一起吃了火锅,第二天脸上长了包。那么 多人都吃火锅,可能只有一个人长包了。 夏天吹电风扇,一个人说再开大一点,有的人说再开小一点。 同样是吃东西,有人吃了冰箱的东西就要拉肚子,有人则喜 欢吃凉的东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体质差异。
中医体质辨识
中医体质辨识
盆腔操)
有三类人群更需要中医体质辨识及保健
1.长期工作压力大,处在亚健康状态下的人群。
2.30-50岁之间的中年人群, 这个年龄段的人群 ,是慢性疾病极易发生的阶段,对体质进行及时的 调理可以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和恶化。
3.患有慢性病的人群,俗话说“久病则气自虚” ,慢性病病人因长期服药导致对身体的副作用,更 需要中药的调理,从而增强体质,抵抗药物的不良 反应。
度上影响了您的生活。
个性化体质保健方案包括:精神调养、 环境调摄、运动处方、生活指导、饮食 建议及药膳调补等七大方面。
还可以包括体质美容、穴位按摩、足浴养生 等多种方便易行的中医养生方法的指导。
膏方调理、药物调理
体质调养具体操作
• 中药调理(中成药、膏方、中药研粉) • 饮食指导(药膳) • 穴位按摩、艾灸、针刺、耳穴,刮痧 • 足疗 • 中药热奄包或者中药外敷、灌肠、 • 运动疗法(颈肩腰腿痛的关节活动、锻炼、妇科
为什么要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二)
可能很多人有过这样的情形:头晕头疼,两眼干涩, 疲倦乏力,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躯体出现这些 状态后,到医院又检查不出异常指标。
此类情况正好属于中医体检中病理体质所能涵盖的内 容,通过中医体检确定的体质类型,可根据个人的体 质状况,分别配制方便,有效的中药及制定相应食疗、 情志、起居等各方面的指导,逐步调理,达到养生益 体的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