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

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南一、品德表现(一)评价内容“品德表现”评价的主要内容为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侧重评价学生在校的日常行为以及参与公益劳动、社区服务、志愿服务活动等情况,考量学生在社会责任感、诚实守信、合作友善、自尊自信和人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二)评价方式1.“品德表现”学期评价表“品德表现”学期评价表学生姓名学籍主号年级学期评价说明:2.)学生自评和学期评语均采用写实性描述。

学期评语由班主任完1(成。

社区服务”和荣誉称号(或获奖)需要提)“志愿活动”、“(2 供相应纸质证明资料并存档。

3()每个学期评价一次(初三下除外)。

— 2 —..二、运动健康“运动健康”部分主要反映学生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修习情况以及体育运动方面的特长发展。

(一)评价内容“运动健康”评价内容包括学习品质、学习能力两个方面。

学习品质主要包括体育活动出勤率、完成体育学习任务、参加集体体育活动、平时体育锻炼表现等。

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运动健康类拓展性课程学习、体育课考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测试以及参加体育比赛等方面。

(二)评价方式1.“运动健康”学期评价表“运动健康”学期评价表学生姓名学籍主号年级学期学期评价说明:2. )以班级为单位,每个学期评价一次(初三下除外)。

(1、BA、2)学习品质共20分。

评价办法:互评、自评和师评均采用(依据学生互评情三级等第打分。

互评时每位学生对其他同学进行打分,C、、16C分值为20B况确定该生综合等第。

计分办法:分别赋予A、、的权重,由计算机给出最35%、互评55%、师评12分,并按自评10%等不A后得分。

学生互评等第、学生互评综合等第确定与教师评价等第,5%。

等不超过超过25%,C)“体育健康”知识指体育健康理论知识笔试成绩。

“体育技评”(3球类等武术、如体操、指体育技术动作质量与准确性等主观性评价打分。

如田径速度、指以分数为客观性评价指标的项目,技术动作。

“体育达标”(人《体育与健康》教材柔韧、力量、耐久等身体素质类的测试。

学校根据项作为体育技评与达标测试项目(技评类—23教版)按年级每学期选择— 4 —..项目不得少于一项),评分标准按教材要求,由任课教师评定。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每学年测试一次,分别安排在第一、三、五学期。

体育健康知识测试每学年测试一次,分别安排在第二、四学期。

(4)运动与健康类拓展性课程学习成绩均采用等第制评价,分A、B、C三等,分别加5分、4分、3分计入总分。

参加多门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可按学习成绩累计加分,该项得分累计最高不超过10分。

(5)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组织或批准的体育比赛获奖,采用加分计入总分的办法。

加分办法:全国级20分,省级15分,市级10分,县(区)级5分,校级3分(各级各类比赛不累计,每学期以最高一项计入)。

需提供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奖证书。

有关材料公示并存档。

(6)《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体育课技评及达标测试成绩不及格者,允许学期结束前进行一次补测,内容和标准与本学期一致。

测试合格的统一以及格分(60分)计入总分。

(7)残疾学生凭公立医院证明,学期评价等第直接确定为B等,对应得分为全班平均分。

若因意外受伤,学期内不能正常参加体育课学习的,体育课成绩按受伤情况酌情给分,最高成绩不能超过60分。

(8)学期评价等第的产生办法:根据各项目考核得分,由计算机统计总分并按A等不超过25%,C等不超过5%的比例划定等第。

毕业总评等第的产生办法。

3.根据学生五个学期得分由计算机进行统计,并按A等不超过25%,C等不超过5%的比例划定等第。

三、艺术素养“艺术素养”部分主要反映学生初中音乐与美术课程的修习情况以及艺术方面的特长发展。

重点是参与音乐与美术课程学习表现、学业考查、艺术展演、比赛以及艺术特长等情况。

(一)“美术素养”综合评价1.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课堂学习、课外活动、特长水平三个方面。

“课堂学习”主要反映学生美术学习品质、欣赏评述能力、造型表现能力、设计应用能力和综合探索能力的情况;“课外活动”主要反映学生美术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特长水平”主要反映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专业水平,以学生参加学校及以上各级各类比赛的获奖情况和学生美术类拓展性课程学习为主要依据。

2.评价方式“美术素养”学期评价表学生姓名学籍主号年级学期— 6 —..学期评价说明:(1)以班级为单位评价,每个学期进行一次(初三下除外)。

(2)学习品质与课外学习活动共20分。

评价办法:互评、自评和师评均采用A、B、C三级等第打分。

互评以班级为单位,每位学生对其他同学进行打分,计算机依据学生评分情况确定该生互评综合等第。

计分办法:分别赋予A、B、C分值为20、16、12,并按自评10%、互评55%、的权重,由计算机给出最后得分。

学生互评等第、学生互评综35%师评.合等第确定及教师评价等第,A等不超过25%,C等不超过5%。

(3)美术课考试成绩80分,按实际得分导入评价系统。

主要对学生“欣赏评述能力、造型表现能力、设计应用能力和综合探索能力”进行评价,由学校进行命题与考试,命题主要依据为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要求。

美术课考试不及格者,允许进行一次补测,在本学期内完成,内容和要求与本学期一致,。

(4)美术类(书法)拓展性课程学习成绩均采用等第制评价,分A、B、C三级,分别加5分、4分、3分计入总分。

参加多门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可按学习成绩累计加分,最高不超过10分。

(5)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部门以及学校组织或批准举行的美术(书法)比赛获奖,采用加分计入总分的办法。

加分办法:全国级20分,省级15分,市级10分,县(区)级5分,校级3分。

获奖加分以最高一项计,不累计。

需提供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奖证书。

有关材料公示并存档。

3.学期评价等第的产生办法根据各项目考核得分,由计算机进行统计,并按A等不超过25%,C等不超过5%的比例划定等第。

(二)“音乐素养”综合评价1.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课堂学习、课外活动、特长水平三个方面。

“课堂学习”主—8 —..要反映学生音乐学科的学习品质、歌曲演唱或乐器演奏、音乐知识与欣赏。

“课外活动”主要反映音乐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

“特长水平”主要反映学生音乐特长能力,以学生参加学校及以上各级各类比赛活动和学生音乐类拓展性课程学习情况为主要依据。

2.评价方式“音乐素养”学期评价表学生姓名学籍主号年级学期评价内容学生自我描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学期评价说明:1)以班级为单位评价,每个学期进行一次(初三下除外)。

(分。

评价办法:互评、自评和202()学习品质与课外学习活动共三级等第打分。

互评以班级为单位,每位学生对其他C、B、师评采用A计分办计算机依据学生评价情况确定该生互评综合等第。

同学进行打分,、55%10%、互评、16、12,并按自评、法:分别赋予AB、C分值为20的权重,由计算机给出最后得分。

学生互评等第、学生互评综35%师评5%。

25%,C等不超过合等第及教师评价等第,A等不超过分,按实际得分导入评价系统。

主要对学)音乐课考试成绩80(3“音乐知识与欣赏”进行评价,由学校组织生“歌曲演唱或乐器演奏”、音乐课考试不及命题主要依据为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要求。

命题与测试,格者,允许进行一次补测,在本学期内完成,内容和要求与本学期一致。

C、、B(4)音乐类拓展性课程学习成绩均采用等第制评价,分A分计入总分。

参加多门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分、3三等,分别以加5分、4 分。

10可按学习成绩累计加分,最高不超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部门以及学校组织或批准举行的音乐5(15分,省级加分办法:比赛获奖,采用加分计入总分的办法。

全国级20分。

获奖加分以最高一项计,分,县(区)级5分,校级103分,市级— 10 —..不累计。

需提供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奖证书。

有关材料公示并存档。

3.学期评价等第的产生办法。

根据各项目考核得分,由计算机进行统计,并按A等不超过25%,C等不超过5%的比例划定等第。

(三)“艺术素养”毕业综合评价办法初中“艺术素养”等第合成办法。

根据五个学期音乐、美术得分(共10个)之和,由计算机进行统计,并按A等不超过25%,C等不超过5%比例确定等第。

四、创新实践“创新实践”部分主要反映学生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修习情况以及科学与技术的实践操作、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活动及其相关成果与作品等。

包括研究性学习、科学实验、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社会实践五个项目(或课程)。

(一)研究性学习1.评价内容(1)参与活动的课时量和态度;(2)在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3)学习和研究方法掌握情况;(4)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研究性学习成果。

5(.2. 评价方式“研究性学习”学期评价表学生姓名学籍主号年级学期学期评价说明:(1)课题成果评定要结合成果汇报活动,让学生参与自评与互评,师生共同确定等第,A等不超过25%,C等不超过5%。

最后由教师确定得分。

满分100分,A等不低于85分,B等不低于75分,C 等75分以下。

(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部门以及学校组织或批准的研究性学习比赛获奖,采用加分计入总分的办法:全国级20分,省级15分,市级10分,县(区)级5分,校级3分。

获奖加分以最高一项计,不累计。

需提供参加各类比赛获奖证书。

有关材料公示并存档。

(3)以班级为评价单位,结果录入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平台。

3.学期评价等第的产生办法— 12 —..根据课题成果得分和比赛获奖加分,由计算机进行统计,并按A等不超过25%,C等不超过5%的比例划定等第。

(二)科学实验1.测评内容主要测评科学实验品质和科学实验技能。

(1)科学实验品质主要对学生课内外参与科学实验探究的兴趣与态度、小组合作精神以及实验效果等进行综合评定。

(2)科学实验技能主要测评本学年内《科学》教材规定必做的学生分组实验掌握情况。

2.测评方式“科学实验”学期测评表学生姓名学籍主号年级学期学期测评说明:)科学实验品质评定办法:七、八年级第一学期科学实验品质总(1 100分,由任课教师依据下列标准与办法确定学生得分。

分①对科学实验兴趣浓厚,探究精神饱满,小组合作意识强;②能有效完成本学期《科学》教材规定的学生必做分组实验,并获得科学的实验数据,实验册记录完整;③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外探究实验,呈现科学合理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④能利用已学知识独立开展课外自主探究实验,并呈现科学合理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至少一次以上)。

符合分区间内给分,85分至100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教师可以在60分至84区间内给分,其余学生在分以下给分。

60二至三个条件的在八年级测评时间由各校自行确定,七、科学实验技能测试办法:(2)由学校组织对全体学生进行实验操一般在每学年末考试前两周集中进行,分钟,每个学生抽取该学15作测评,实行跨年级监考教师互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