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稿件写作要则和模板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稿件写作要则和模板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稿件写作要则和模板注意:向学报投稿的论文内容和写作格式及方式,必须能靠到本刊设置的——研究论文、综合述评、工程实践、教案研究四个栏目上,否则无法收稿。

本刊为学术期刊,不接收(无法纳入四个常设栏目的)科普类文章的稿件。

一稿件的总体要求:.来稿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独创性、新颖性、交叉性和前沿性)或应用价值(实践指导性及增产增效性);要求论点明确、层次分明、文字精练、结论明确,数据准确、图表规范。

研究论文:要求有学术价值或有创新性的理论或实证性的研究论文及具有明显创新意义的前沿成果。

稿件字数字以上。

综合述评:应当包含前人未曾发表过新思想和新资料,提出特定时期有关学科或专业领域的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

应具有在某一学科领域的权威性,并具有启迪性。

稿件字数字以上。

工程实践:实践工程项目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计、新方法、经典经验及有关问题。

稿件字数字以上。

教案研究:某一项教案实验研究和评价的探索,或是论述某学科教案问题的现状和发展及对学科某项课程设置或教案方法的研究与改革。

稿件字数字以上。

上述字数统计均含图表在内,凡达不到各栏目论文字数要求的稿件不纳入收稿范围。

.每篇论文必须包含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中英文摘要(~字)和关键词(~个)、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基金项目和编号及第一作者简介。

.投稿论文必须为格式,单栏排版,有关论文各部分的规范写作要求参见下述内容;写作框架、格式、各级标题及字体字号等排版的详细具体要求参见后附的论文投稿模板。

二具体要求:.题目:一般中文应控制在个汉字以内,题目应与论文内容相符。

如字以内无法明确表达的可加副标题,多以具体项目、单位名以及地名为副标题。

英文也不宜超过个实词,并且避免使用标点符号,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和公式。

.作者及工作单位:() 作者:学术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作者姓名置于篇名下方,多个作者按顺序依次书写作者姓名,作者之间用“,”间隔。

若第一作者是在读硕士或博士时,必须添加导师为通讯作者,在导师的姓名后面上标*,如王海*。

() 工作单位: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包括部门名称)、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加圆括号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高校作者要注明二级单位,单位如需标注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等时,二级单位就不必写“某某学院”了,如: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建筑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

(英文名称:).摘要:研究类、综述类和工程实践类论文摘要字数不少于字,教案研究类论文摘要不少于字。

外文摘要不宜超过个实词。

摘要是对论文主要内容不加任何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中性描述,不要使用任何评价性的语言,是在原文基础上忠于其本意的高度概括、精华提炼和准确浓缩。

摘要有两种基本写法:报道性摘要——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摘要(也称简介);指示性摘要——指示一次文献的陈述主题及取得的成果性质和水平的简明摘要。

报道指示性摘要(介乎其间)——以报道性摘要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文献形式表述其余部分的摘要。

一般的科技论文都应尽量写成报道性摘要。

报道性摘要主要阐述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手段、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

写作内容包括:研究依据、目的、意义、试材、方法、结果、结论等,核心是结果与结论(必须是直接结论或直接结论加上间接结论)。

报道性摘要的写作模式往往是“文章(或研究)基于…,围绕…,针对…,通过…研究,主要探索了…,结果表明:………”。

摘要中的研究结论要与文后结论相一致。

综述性、资料性或评论性的文章(如综述论文、工程实践、教研论文等)可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摘要。

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摘要的主要阐述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手段、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

■摘要必须体现三个特性:()内容上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同论文具有等量的知识信息。

()写作技术上必须体现简明性和精练性。

摘要在写作上应字字推敲,做到多一字无必要,少一字显不足;摘要的字数宜少不宜多。

()在知识信息上体现忠实性和准确性。

①内容上必须忠实于原文。

为读者准确无偏地提供作者自己可以肯定的知识信息、研究成果和技术方法,②不能超越原文,谈及与原文无关的内容、无事实依据的推论和还有争论的观点,③更不能超越作者自己的研究结果去评述“参考文献”中他人的研究结论。

■编写摘要时应注意的问题:()排除在本学科领域方面已经成为常识的内容;()不得简单地重复文章篇名中已经表述过的信息;()要求结构严谨,语义确切,表述简明,一般不分或力求少分段落;忌发空洞的评语,不作模棱两可的结论。

()摘要要求采用第三人称,不要使用“本人”、“本文”、“作者”、“我们”、“本研究”等作为摘要的主语;摘要中不要出现“首先”、“其次”、“最后” 和“()…()…()…”等字样,多项结论用分号相隔。

()要采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

尚未规范化的,以采用一次文献所采用的为原则。

如新术语尚无合适的中文术语译名,可使用原文或译名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不要使用图、表或化学结构式以及相邻专业的读者难于清楚理解的缩略语、简称、代号。

如果确有必要,在摘要中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不得使用一次文献中列出的章节号、图号、表号、公式号以及参考文献号等;必要提及的商品名应加注学名。

()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以及正确地书写规范字和标点符号。

()进行国际交流的期刊还应该给出使用国际通用文种(通常是英文)书写的摘要。

.关键词:关键词是指能代表论文主题面貌与核心内容的关键词语。

关键词一般是从论文“题目”中精选而来,当不足以表达全文重要信息时也可适当从“摘要”中提炼补选。

关键词由单词、词组或术语组成,一般个。

.中图分类号:依据《中图分类法》(第五版)标出论文的学科属性(可来编辑部查注)。

.基金项目:论文属于国家、部、省级基金项目,请在篇首页下部注明具体项目名称及其编号,编号加“()”,基金项目之间要用“;”间隔,最后没有任何符号。

审稿合格的基金项目论文优先发表。

.作者简介:()在篇首页页脚处注明第一作者的简介。

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电子邮箱。

例:作者简介:乌兰姆(),女(蒙古族),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蒙古学等方面的研究:()如第一作者为在读硕士或博士时,必须添加导师为通讯作者,格式如作者简介格式。

例:作者简介:王海(),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园林设计研究:*通讯作者:乌兰姆(),女(蒙古族),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蒙古学等方面的研究:.引言:主要阐述立题依据和理由,说明“为什么”要做本课题。

具体包括四个内容:()本研究工作的起因和历史背景;()研究的主题、目的、意义、依据;()作者对本课题的独特见解、创新思路等;()本研究领域在国内外的最新进展、技术水平、结论成果、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等。

并阐明你所做的研究与其有何不同和创新。

.文章层次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字体。

引言序号为,正文部分第一层层次号为、、、…;第二、三层次分别用、;同一问题的几个方面用()、()、…。

.图表:表图应有自明性,每个表格和图均应有表题和图题,标题在表之上,图题在图之下。

要求线条均匀、大小适中,并放于文中相应的位置;图片应清楚,层次分明,本刊为彩色印刷,所有图表皆用彩色。

还应注意:()图、表的设计应能正确反映正文内容,特别是图中使用的变量符号及其正斜体、大小写一定要与正文中一致。

()图片要求:分辨率:。

尽量使用半栏图,宽,主线磅、副线磅;通栏图,宽度不超过,三个小图组成的通栏图,每一个小图宽。

同一篇文章:半栏图的长、宽、高一致,通栏图的长、宽、高一致。

()定图后,图中字符一律使用磅字号,汉字用宋体;数字、英文用,希腊文用。

图中符号应区分正斜体。

()坐标图:轴标于轴线外侧居中放置;计量单位用负指数形式表示,与变量符号之间以“/”隔开;有刻度的坐标轴不画箭头,无刻度的必须加箭头;图的边框、底纹均去掉;坐标轴的刻度标注要疏密适当、清晰、明确,刻度标注线向内。

()图、表均需设序号。

()表格要求三线表格式,列出表题,标清表头的名称、符号及计量单位。

.符号注释:请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数学式中字母符号的注释文字请连排,不要分行排。

格式如下式中:为力矩,·;ρ为体积质量,;为力,。

.正斜体:变量符号、代表可变动性数字的符号用斜体,变量符号与上下标的正斜体应分开判断。

单位符号一般为正体。

. 结论或结语()对于研究类论文,要有明确的研究“结论”。

研究报告类、实验研究类、理论推导类等论文以“结论”作结束部分的居多,“结论”之前的章节内容通常是“结果分析或讨论”。

该类型论文将“结论”单独作为标题并展开论述,在理论论证、数理推导、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所取得结果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得出的创新性、指导性、客观性、普遍性的论断以及对结果的说明或认识等,语气表达的客观性较强。

■结论的写作技术要点:)结论要新颖先进、忠诚可靠。

必须与前言呼应,与主题协调,是研究结果的逻辑产品。

所以,结论不能超出研究内容和结果的信息范围去虚构捏造。

)结论是论文中心思想的完美体现和精炼浓缩。

写作上要求完整确切、简练鲜明和清楚条理。

写结论前最好有一个引句过渡,一般可写为“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等。

结论内容较多时,应根据研究内容分别进行归纳,最好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分述。

()少数论文无结论→结语或展望对于专题综述类论文多以“展望”作为全篇文章的结束部分,对于工程实践类、教育教研类论文以“结语”作为结束部分的居多,主要考虑的是文章结构和内容的完整性,结语部分与开头的引言相呼应,主要表达的是有关全文主要内容的总结性、概括性话语;结语并不能代替学术研究最终得到的结论。

结语一般不分条表述,一般没有传达定量信息,结语内容较宽泛,是对全篇文章的总结性、概括性表述或进一步说明。

例如:再次点明论题,概括本文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或局限性,提出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或指明研究的方向,阐明论题及研究结果的价值、意义和应用前景,对有关建议以及对相关内容的补充说明等;语气表达的客观性较结论弱,主观性较强。

. 参考文献:。

相关主题